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9631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案 北京课改版教学目的:了解马克吐温第一次文学尝试的经历,理解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理清文章结构,学习作者前后文联系的方法;体会学习作者对详略的处理;体味学习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积累下列词汇:滑稽 戏谑 分寸 恶作剧 出奇制胜 六神无主 煞费苦心 俗不可耐 心血来潮 言简意赅 刮目相待 乳臭未干 盛气凌人 微不足道 趾高气扬 大动肝火 诽谤;教学设想:一、两课时二、本课教学以积累词汇为重点,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为重难点;三、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疏导、提点作用,引导学生的思维去自己发现,自己品味;部分问题,不求统一答案,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掌握文章大意;积累课文语汇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生性幽默,有一次应邀去一个地方演讲。到了那个地方的时候,他先去理了一下发,热心的理发师问他:“先生,您是外地人吧?” “是的。” 他回答说,“我是头一次到这里来。”理发师又问:“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马克吐温。”理发师很高兴地告诉他:“你真幸运,可以和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同名。你很幸运,今天马克吐温今天要我们这儿来演讲,我想你会去的,是吗?”“噢,我也是这样想。”“你搞到票了吗?”“还没有。”“票全卖光了,你只有站着了。”“真讨厌。”马克吐温说,“这家伙好像不大礼貌。”理发师感到有些奇怪:“他怎么不礼貌了?”马克吐温叹着气说:“每次他讲话的时候,我都不得不站着!”马克吐温就是这样幽默的一个人,他写的文章也幽默动人,很受人们喜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二、正授自读A、读准字音: 伶俐(lngl) 差事(chi) 编辑(j) 撰文(zhun)滑稽(j) 戏谑(xu) 煞费苦心(sh) 猝不及防(c)言简意赅(gi) 乳臭未干(r) 趾高气扬(zh) 诽谤(fi)B、理解词语煞费苦心 滑稽 猝不及防 六神无主 俗不可耐 心血来潮 言简意赅 刮目相看 戏谑 乳臭未干 盛气凌人 微不足道 趾高气扬 诽谤(解释见课文注释) C、尝试用最简短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概括: A、马克吐温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是干什么?编了一期汉巴尼尔周报,并在上面发表了一篇习作。B、在编报的时候,他做了哪几件事?三件: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他的注脚。C、作者详写的是哪些,略写的是哪些?希金斯投河的报道,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的注脚详写,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略写。D、这期报纸产生了什么影响?(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使这一期汉巴尼尔周报大大畅销,使我受到人们刮目相看,整个小镇都轰动起来。3、速读,试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课文的结构: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内容。第一层:(13自然段)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第二层:(4 自然段)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第三层:(5 自然段)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第二部分:(67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4、细读课文,填好下表:(可在课后完成)事件写 作 原 因想 法过 程内 容撰写希金斯投河报道教材P7:希金斯是一家和我们对立的报纸的编辑镇里人对这事议论纷纷,而希金斯却未觉察到。这是个好机会,我信迷这件事非常滑稽,发表出来没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而且用猝不及防的恶作剧去攻击附近一家报纸的编辑,“看到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煞费苦心地写了这件事的详细报道,还画了一组粗糙的插图。文章的标题带有讽刺意味“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正文是这件事的详细报道,插图中有一幅画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涉水过河,一手提灯笼,一手拿手杖,试控水的深度。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不仅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而且也由于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给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他的脚注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他每周给报纸写一首新颖的“诗”,表达他的最新感受,我编的那一期就有。心血来潮在他诗的下方登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教材P9:我们发表这样的东西不要再利用本报专栏。三、自读课文,体会。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精析,体会课文语言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检查上节课布置作业并进行校正: (上节教案第二步第4小步)二、再读课文,分析: 1、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在哪儿得到了体现?“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听到希金斯事件,就想到“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外乡人的诗发表时,“心血来潮”,登入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等。)“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很认真的去办那一期报纸,“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等。) 2、你认为,除了这些之外,作者还有哪些品质?(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参考:正直,有正义感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嘲笑的都是些“我”认为应该受到嘲笑的人。 能干“这一期的报纸大大畅销”,“登记了从未有过的三十三个新订户,还有摆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柴、卷心菜、豆子及卖不出去的萝卜这些东西足够一家人食用两年。”胆大年少却敢敢于嘲笑对立报纸的编辑,于嘲笑那些知名人士,敢于挖苦那个外乡人;敢于面对那些被激怒的人。 有文学天赋第一次文学尝试就编出了那样的报纸,而且语言“言简意赅,措辞辛辣”,能极富灵感地用漫画来讽刺嘲笑希金斯。3、作者的语言是幽默诙谐而带有讽刺性,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讽刺希金斯的文章标题是带有讽刺意味的“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还有标题后轻松幽默地抛下一句带自嘲的话“这是一篇相当粗糙的讽刺文章”:那些被激怒的人来报复我的时候,作者写得轻松可笑,如:希金斯“看到要找的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他这样叫我),感到有失尊严,只揪了揪我的耳朵便走开了;那位裁缝“也看不起我,当晚就动身到南方去了”。作者讽刺他们“这两个被嘲讽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形容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高声喊叫,趾高气扬,欣喜若狂”,褒义贬义混用,起到了很明显的嘲笑的意味。作者被攻击而需要治疗,却说是“邀我到药房去,在亲切的气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驱虫剂,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并故意解释道:“这是他开的小小玩笑。”正话反说,幽默中充满讽刺的味道。4、编这一期周报时,作者还是一个小孩,你能从课文中看到作者当时的气味吗?(学生自由讨论,言之成理即可)接到编到的任务时,有一句:“天哪!我真的不想干这类事”,这当然有第一次干这事而胆层的味道,但同时也是作者儿童的故意夸张的味道;讽刺希金斯时,“没有想到这样发表出来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这是因为作者年小而不能考虑周全。写叔叔生气时,心里发牢骚:“我想,如果他考虑到我对报纸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考虑到,我这样做,是出于感激他对我的爱护他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他就不该如此大动肝火。由于他离家出走,他碰巧避免了查究、苛责与诽谤,逃脱了对他的攻击。”5、叔叔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后来变得温和了?(怕损及他的声誉,使报纸的销量受到影响)(看到了新登记的三十三个新订户,还有摆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柴、卷心菜、豆子以及卖不出去的萝卜这些东西足够一家人食用两年!)三、学生自读,自由提问,教师回答学生质疑:四、小结这篇课文,通过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经历,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展示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勇于尝试的特点。叙事有详有略,语言幽默诙谐,很具有讽刺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