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7878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41(多选)(2011浙江)关于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彩色条纹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D已知地震波的纵波波速大于横波波速,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解析偏振现象是横波特有的现象,纵波不会发生偏振现象,故选项A错误用白光做的单缝衍射实验和双缝干涉实验看到的都是彩色条纹,故选项B正确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其振动速度周期性变化,而声波的传播速度是单位时间内声波传播的距离,故选项C错误地震波的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大,纵波可早到达地面,能起到预警的作用,故选项D正确答案BD2(单选)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可观察到清晰的明暗相间的图样,下图的四幅图片中属于光的单缝衍射图样的是()Aa、cBb、cCa、b Db、d答案D3(单选)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光纤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的装置,一束偏振光射入光纤,由于温度的变化,光纤的长度、芯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偏振光的透振方向发生变化,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度就会变化设起偏器和检偏器透振方向相同,关于这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正确的说法是()A到达检偏器的光的透振方向变化越小,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大B到达检偏器的光的透振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大C到达检偏器的光的透振方向变化越小,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小D到达检偏器的光的透振方向变化越大,光接收器所接收的光强度就会越小,表示温度变化越小解析由于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同,故不放温度敏感光纤时,从检偏器射出的光最强当放入光纤后,光纤会使偏振光的透振方向发生变化,这样到达检偏器的光的透振方向跟检偏器的透振方向不相同,所以光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度就会变小,温度越高光纤使偏振光的透振方向改变越多,透过检偏器的光就弱故B选项正确答案B4(多选)如图所示,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解析偏振片具有滤光功能,振动方向完全垂直于偏振方向的光不能透过偏振片,因为偏振方向竖直,所以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不能透过此偏振片,即A、B、D三项正确答案ABD5(单选)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解析由光的偏振知识,可知A、B、C三项正确;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D项错误答案D6(单选)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 BC D解析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各种色光的折射角不同形成的,则与光的干涉无关,故B项正确答案B7(单选)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双缝到屏之距离l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若所用激光波长为,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Av BvCv Dv解析设双缝间距为d,由题意知dvt,又x,则v,B项正确答案B8(单选)(xx江苏)如图所示,白炽灯的右侧依次平行放置偏振片P和Q,A点位于P、Q之间,B点位于Q右侧旋转偏振片P,A、B两点光的强度变化情况是_AA、B均不变 BA、B均有变化CA不变,B有变化 DA有变化,B不变解析白炽灯光属于非偏振光,通过偏振片P后的自然光变成了偏振光,当P转动时,通过偏振片P后光强不变,B、D两项错误;同时,P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使B处光强发生变化,A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C9(多选)如图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B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解析由于在凸透镜和平板玻璃之间的空气形成薄膜,所以形成相干光的反射面是凸透镜的下表面和平板玻璃的上表面,故A项正确,由于凸透镜的下表面是圆弧面,所以形成的薄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形成不等间距的干涉条纹,故C项正确,D项错答案AC10(多选)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绿光通过单缝S后,投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S1和S2与单缝S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屏上O点距双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P点是距O点最近的第一条亮条纹如果将入射的单色光换成红光或蓝光,讨论屏上O点及其上方的干涉条纹的情况是()AO点是红光的亮条纹BO点不是蓝光亮条纹C红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上方D蓝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上方解析O点处波程差为零,对于任何光都是振动加强点,均为亮条纹,故B项错;红光的波长较长,蓝光的波长较短,根据x可知,C项正确答案AC11(多选)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由真空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经玻璃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则()A玻璃中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B玻璃中a光折射率大于b光折射率C逐渐增大入射角i,a光比b光先发生全反射D利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大答案AD12(单选)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解析衍射、干涉现象是波的特有现象,而横波具有偏振现象,均能反映光的波动性,故C项正确答案C13(多选)关于光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波峰与波峰叠加处,将出现亮条纹;在波谷与波谷叠加处,将出现暗条纹B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距两狭缝的路程差为1个波长的某位置,将出现亮纹C把入射光由黄光换成紫光,相邻两明条纹间距离变窄D当薄膜干涉的条纹是等间距的平行线时,说明薄膜的厚度处处相等解析在波峰与波峰叠加处,或在波谷与波谷叠加处,都是振动加强区,将出现亮条纹,选项A错误;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出现亮纹的条件是光屏上某位置距两狭缝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出现暗纹的条件是光屏上某位置距两狭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选项B正确;条纹间距公式x,黄紫,选项C正确;薄膜干涉实验中的薄膜是“楔形”空气膜,选项D错误答案BC14.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和S2为双缝,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点与S1、S2距离之差为2.1106m,分别用A、B两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1)已知A光在折射率为n1.5的介质中波长为4107m.(2)已知B光在某种介质中波长为3.15107m,当B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37.(3)若让A光照射S1,B光照射S2,试分析光屏上能观察到的现象解析(1)设A光在空气中波长为1,在介质中波长为2,由n,得1n21.54107 m6107 m光的路程差r2.1106 m,所以N13.5,由此可知,从S1和S2到P点的光的路程差是波长1的3.5倍,所以P点为暗条纹(2)根据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sinC,得n由此可知,B光在空气中波长3为3n介3.15107 m5.25107 m路程差r和波长3的关系为N24可见,用B光做光源,P点为亮条纹(3)若让A光和B光分别照射S1和S2,这时既不能发生干涉,也不发生衍射,此时在光屏上只能观察到亮光答案(1)暗条纹(2)亮条纹(3)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