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第17课科学技术成就(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7863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第17课科学技术成就(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第17课科学技术成就(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第17课科学技术成就(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第17课科学技术成就(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及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根据数字资料分析 “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掌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技能。通过学习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研制成功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比较中国同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制造核武器方面所用的时间图表,提高学生历史比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邓小平关于科技发展的讲话资料,培养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认识发展国防科技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建国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设计思路本课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一是“两弹一星”,二是“籼性水稻”的推广,从整体看,内容过于简单,知识点相对较少。但本课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一是要拓宽,调动学生大量搜集资料,充实本课内容。二是要联系实际,把历史引入学生的身边,使学生有效地去感性认识。三是深入挖掘,如理解“两弹一星”精神,分析国防建设与战争、和平的关系,理解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推广的意义。“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学难点对核武器和航天飞机、籼性杂交水稻等科技知识的理解。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课下多方面搜集相关资料,从而突破难点,扫清学习中的障碍。教学方法参与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地、多方面、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求知,让学生体会求知的快乐,这一课有大量的内容可以通过音像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全面地了解体会“两弹一星”伟业的过程和籼性杂交水稻推广价值。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教学渗透点通过对史实的描述,提高学生语言概括、口头表达及表演能力。根据史实联系现实,珍惜今天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通过上网搜集和查询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教学资源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下册)。自制多媒体课件。网站资料。 关于两弹一星研制的录像片段;感动中国(袁隆平)片断。板书设计过程设计导入新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尽管我国的科技事业和祖国的命运一样经历了不平坦的道路,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防建设、农业生产等科学技术领域里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取得了满举世瞩目的成就,提高了国际地位,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成为我们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板书课题)讲授新课:播放关于中国“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录像片,以生动的镜头、感人的故事展现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果。探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两弹一星”指什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国名美国前苏联英国中国时间7年零4个月4年4 年零7个月2年零8个月通过这个资料,可以看出,研制核武器,我国科学家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请同学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邓稼先的情况。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全班共享。从邓稼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当年在经济困难时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研制“两弹一星”,特别是“两弹”根本没派上用场,你认为有必要吗?(学生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总结发言)(明确)代表了我国当时科技达到的先进水平,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核武器的研制,只是在国防科技方面取得了成功,要转化为强大的国防力量,还要空间技术的支持。请同学们看书,搜寻重要信息:1970年4月“长征1号”火箭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xx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教师简介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状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在哪一年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学生展示搜集到xx神五、xx年“神六”的情况)原子弹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而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关于袁隆平和籼性杂交水稻的资料。教师展示xx感动中国关于袁隆平的录像。在此基础上指出: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xx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这个世纪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巩固小结: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从我国国防、农业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来看,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 (1)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中国优秀科学家的纷纷回国;(3)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进一步结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