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N6 环境保护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7836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N6 环境保护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N6 环境保护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N6 环境保护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N6 环境保护1【文综地理卷xx届广西柳州市、玉林市、贵港市、百色市高三10月联考(xx10)】N6 44.(10分)【环境保护】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受到威胁。结合图表分析榆林市当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阐述其原因。(10分)【知识点】本题考查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答案解析】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严重。(4分) 原因:当年榆林市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3分)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3分)解析:从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污染一般严重等方面去分析。【思路点拨】环境问题要考虑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是解本题的关键。N644. 【环境保护】(1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甲、乙两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2)提出保护乙地区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土流失、湿地保护。【答案解析】(1) 甲地区:水土流失(2分); 乙地区:水污染、湿地减少(2分)。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位于山区,而且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所以水土流失严重。乙地区位于鄱阳湖地区,水污染、湿地减少是其主要的环境问题。(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实行退田还湖,增大湿地面积;附近山区植树造林,减少泥沙入湖;依法保护湿地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任答3点,合理即可,6分)解析:针对水污染: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针对湿地减少:实行退田还湖,增大湿地面积;附近山区植树造林,减少泥沙入湖;依法保护湿地生态与生物多样性。【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和熟悉水土流失及湿地保护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补充:成因影响防治水土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异常(如降水变率大);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多大风;全球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人口增长过快,经济贫困落后。产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沙尘暴危害严重;牲畜数量或品质下降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利用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农田防护林网)和工程措施(如设置沙障)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放牧(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轮牧,控制载畜量);加强行政管理;加强环境教育土地盐碱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只灌不排;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海水倒灌土壤含盐度较高,土地生产力降低,农作物产量降低,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科学排灌(合理的灌溉应有灌有排;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引淡淋盐;井排井灌;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田覆盖;施用化学改良剂水土流失自然原因: 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人为原因:乱垦滥伐,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人口增长过快,经济贫困落后。造成土壤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加剧洪水灾害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合理放牧,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矿区复垦;建梯田、修挡土坝;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消除贫困,提高人口素质。(南方山区:以种粮为主调整为以林果为主;封山育林)水体及土壤污染工业废弃物,生活污水,农业施用的农药化肥;对水体开发利用不合理,减弱了水体自净能力,加剧水污染;环境认识不足,管理力度不够,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水质变坏,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土壤遭污染,危害水生动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 制订相关法规,加强环境管理,依法保护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环保型产业;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控制排放各类废弃物;革新技术,加强对污水的处理与利用,达标排放;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河湖萎缩及地下水枯竭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补给量减少;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周围灌溉面积扩大,入湖水量减少;长期超采地下水削弱其调蓄洪水,增加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价值和供水(蓄水)、水产养殖、航运等经济价值。地面沉降,建筑物倒塌;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经济发展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制止地下水长期超采,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冰雪消融太阳活动、地球自身引起的地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变化,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如旅游)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全球海平面上升;江河补给减少,影响动植物、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供给;冰雪反射消减,地表吸热增加,加剧全球变暖,影响全球水热量平衡,大气环流和洋流,影响全球气候和环境变迁制定相关政策及法规,改革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寻找相关应对办法,尽量减少损失生物环境问题森林减少干旱、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人类过度采伐、毁林及工程建设不当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酸雨影响;病虫害;自然和人为原因使生物在空间上的快速扩散森林植被减少,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外来物种抑制或绞杀本地物种,影响当地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建立自然保护区;谨慎和合理引种、饲养外来物种,应对生态入侵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入侵城市环境质量问题固体垃圾、噪声大气、水体污染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且高度集中,生产、建设和交通规模大,人类环保意识淡薄,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升级,电子产品广泛使用,社会活动不当,城市环境的自身调节能力差,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固体废弃物剧增而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将带来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污染,对人类身体素质造成不良影响;噪声妨碍人类的正常生活、休息、交谈;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进一步降低,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走城市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容量相协调的城市化道路,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和合理处置;实施无废,少废工艺,切实节能减排;扩大城市绿地建设,美化环境,降低噪声;防止将城区内污染转嫁到城市周边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