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7783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着(zhu)想 掺(cn)和 漂(pio)白粉 一塌(t)糊涂B洁癖(p) 依偎(wi) 脾气拧(nng) 微创(chung)手术C熨(y)帖 恸(tng)哭 应(yng)用文 雪泥鸿爪(zho)D职称(chn) 哈(h)达 煞(sh)风景 力有未逮(d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单就独到和睿智而言,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孔子和孟子擅长于“换位思考”,而庄子则跟老子非常相似,擅长于逆向思维。B与广州相比,香港的保障房面积虽小,却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客厅和卧室之间没有墙,而是用活动屏风隔开,市民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隔断。C秀逸端庄符合传统审美的眼光,所以真正的旗袍在剪裁设计上除了尽现中国女性的外在美外,更是注重展现其秀外惠中的内在美。D电视选秀节目风靡荧屏,曾让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他们认为电视选秀节目弊端从生,尤其是电视选秀节目与“造星运动”相结合的模式,对青少年起到了极大的误导作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纵然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B近年来,空气污染加剧,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年初至年末,由北向南,雾霾波及整个中国。C到太湖旅游,游客亲自掌舵、结网捕鱼,可品尝船上现捕的太湖三白等湖鲜,体验真正的太湖渔家风情,充分领略太湖山长水远、渔帆点点的美景。 D.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里有介绍纽扣制作工艺、展现纽扣文化的纽扣博物馆和反映我国窑文化的瓦当文化展示馆等,对于热衷此道的游人,大可以各取所需。B地沟油不仅脏而且危害极大,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会使人导致肠癌、胃癌等恶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C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D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旅行社是否可以安排购物,是否可以有另付费旅游项目等问题,有关人员表示,国家旅游局将会同立法部门尽快推出相关规定。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魏晋时期,随着一股思想解放的浪潮,书法也实现了人性的觉醒,_,_,_,_。_,_。这些当然不是王羲之一人的功劳,而是许多前人共同创造的结果。所谓技术就是书体的成熟和技法的完善使书法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把性情、襟度、风格寓于书法之中然而这种人文精神势必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就人文精神的建立而言,王羲之的功绩无疑是巨大的这对书法品格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作用A B C D6. 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注】图片左下方的最后一点为散落的轮胎,“酉”字里的“横”为一辆倾斜的汽车。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驾危害极大。(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原创,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2分)15(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3分) 7. 12月12日下午,学校中山厅举行了18岁成人仪式。请你写一段抒情文字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至少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20字。(4分)120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杂剧的名称,唐时已经有了。李德裕在其所撰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状中谈及南诏人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时说:成都华阴两县,被驱掠80人,其中有杂剧丈夫两人。这是杂剧名称见于记载之始。南诏进攻成都在唐文宗太和三年,其时已是唐代晚期。文中所说“杂剧丈夫两人”,应是在成都演奏的伎工,则杂剧之兴当在其时之前;其盛行一时,则当在宋代。北宋都城开封习于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词中有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时风气实是如此,杂剧就不能不受影响。宋室南渡,临安成为都城,继续发展杂剧。南宋周密所撰武林旧事皆记临安城事,其末篇所记官本杂剧段数多至280种,可见一代盛况。临安北距建康不远,南朝陈时的旧音历时悠久,临安其时也不能不受到波及。因此临安的杂剧虽仍保持当年开封正声,恐也难于避免受到陈时旧音的影响,从而使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复而多变化。这一点前人似未多所道及。金人南迁后,原来的中都开封为元代的大都所代替。流行于中都的杂剧转而流行于大都。由于金、元的倡导,杂剧到元代更有显著发展,达到高峰。杂剧名家辈出,不断会集于大都,极一时之盛。钟嗣成录鬼簿中有详备的记载。大都和中都皆在北方,杂剧由开封传来,难免带有北方的音调。据说当时用的是七声音阶,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这样虽合乎北方人的口味,却为南人所不习用,因而就出现了南曲。南曲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可能就是以临安为中心的语音。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自然合于南人口味。可以说这样柔缓婉转的声调,自南朝以来大都如此,自然和北方的遒劲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更张。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元明之际有了传奇。传奇也属于杂剧,它虽出于杂剧,却和杂剧有不同之处。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不一,主唱却只有一人。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人独唱。早期传奇的作家就已不少,高明就是其中一位。高明于元时已有文名,明太祖很推许其书,他的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演出。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传奇仍当在旧都继续传播演出,似未稍止。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声震海内,南京也应该不会无人演出。传奇以南曲为主,也参用了一些北曲,因而也在当时的都城演出,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明清之际改朝换代,而传奇并未因之而前后有差异。传奇的盛行时期大致是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年间。清康熙时,洪昇撰长生殿,与孔尚任桃花扇齐名,当时有“南洪北孔”之称。长生殿曾在北京演出,据说轰动一时,这样的演出固然是由于洪昇的文名震世,但也显示出都城中人对传奇的爱好。8.下列有关杂剧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状、周密武林旧事和钟嗣成录鬼簿,分别对不同时期杂剧繁荣的盛况有所记载。B. 据说,当时北曲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乐风与南曲截然不同,不能与南曲互相调节,这跟它存于北地有关。C. 元明之际的传奇出自杂剧,但与之前的杂剧有不同之处:后者有折数、出场人物和主唱人数的限制,而传奇在这几方面则没有限制。D. 传奇并没有因为明清之际的改朝换代而衰落,其盛行期大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长生殿都是清传奇的代表作品,据说在北京演出时,曾轰动一时。9.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中引用柳永鹤冲天的词句,是为了说明,北宋时期都城开封的杂剧习惯于浅斟低唱。B. 宋室南渡后的杂剧,保持了当年开封时期的特点,也难免受到南朝陈时旧音的影响,这使杂剧更为繁复多变。C. 高明和汤显祖都是明朝著名的传奇作家,高明的琵琶记因明太祖的推许曾在南京演出过,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也应该会在南京演出。D. 在金、元的倡导之下,杂剧至元代更有显著的发展,达到了高峰。随着朝代更迭,杂剧的中心也转移到了元大都,名家会集于此,一时盛况空前。10.南宋杂剧、元杂剧和明清传奇都曾非常繁荣,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这三者繁荣的标志分别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锦书谁寄东西人是怀旧的动物,什么消失了就怀念什么,什么消失得越快便怀念得越迅速,比如我就怀念过麦芽糖、弹弓、军衣、汽枪、鞭炮、压岁钱、爱情以及白日梦不要伤感,因为这种怀念是明摆着的,只要生活在时间的链条里,谁都逃不过去。但有些怀念却在悄悄地孕育,即使对象还没有完全消失,却已经让我怀念了。 书信,正是这么一种值得怀念的对象。我平生收到的第一封信,是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天,老师把一封信递给我。那是来自部队的信,上面赫然写着我的乳名。我哆嗦了半天,才把信封撕开,原来信是我从未见面的表哥寄来的。他当兵了,挎驳壳枪了,所以要把这个喜讯告诉我父母,而我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他只好让信在我这里拐一个弯。这封信被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揣在心窝子的旁边,不时地按一按,生怕它丢掉。它除了能给我走夜路壮胆之外,还使我对山外边有了大胆的设想,当时我是多么希望能像表哥那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 后来,我外出求学,书信成了我跟家里讨钱的惟一工具。我的信一去就是一两个月,犹如石沉大海,基本上得不到回音。于是我的思绪就跟着那封信一遍遍地走,想像它怎么到达县里、乡里、村里,再怎么到达我姐夫的手上,我姐夫又如何如何地读给我父母听我知道,不等信读完,父母的眉头早就紧锁了,他们不知道向哪里去找钱,猪还没有出栏,木耳还没长起来,鸡又发瘟了,粮食本来就不多在我这头,信是希望,是期待,甚至是温暖;然而在我父母那一头,信也许就是钢刀,就是恐吓,就是一张张罚款单。好在我的父母都能咬紧牙齿,一次次完成我的罚款任务,才让我有了今天。所以,不是全部的信都是美好的,但却值得我去回忆,值得我去感激。 写信最多的日子,是在初恋的岁月,我跟恋人分居两地,几乎每天一封。当看到好的小说我会在信里谈感想;当工作上稍有成绩,我会在信里大吹特吹而她的工作和生活也是通过信件向我呈现。这样的通信常常使我没有时间概念,几天前发生的事情往往要在我收到信件的时候才知道,也就是说她经历的我也会经历一遍,已经消失的事件因为书信便存活下来。这是文字的力量,书信的力量,它让我分享喜悦,共渡难关。在当时,我几乎把文字当作最有力的工具,就像一个名人说的:书生报国无它物,惟有手中笔如刀。所以我选择写作,以为拥有了文字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 但是错了,当我像暴发户那样拥有一部砖头似的手机时,才知道一个声音的时代已经来临。你只要在手机上按下一串数字,就可以听到千里之外的呼吸,方便了,近了,世界变成村庄了。我们在“喂、啊”声中,把一切摆平,搞定,书信的仪式、期盼的心情、遥远的想象、纸上的墨香统统地被声音覆盖,说话更直接,心灵更草率,仿佛吃快餐,只为填饱肚子。再也不会有人像李白那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连回味的时间都不曾空出。这几乎是集体性的叛变,哪怕我这样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也因为图方便,不再愿意拿起笔来写信。于是,我对书信除了抱歉就是怀念。 几年前,我因为向作家叶兆言(叶圣陶之孙)约照片,收到过他的两封来信。那信是用一种特制的书画纸写成,竖式,每页八行。明明他年长于我,却在抬头处称为我兄;明明我是小辈,他却在落款处称自己为弟。这是多么谦逊的表达!暂且不说称谓,单凭那纸、那字你就感受到了一种尊重,书香之气扑面而来。也许这就是信的最后贵族,留住它便是对书信的最高尊敬。 11赏析文中第段划线句子“这封信被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揣在心窝子的旁边,不时地按一按,生怕它丢掉”。(3分) 12根据文章段内容,概括书信对作者的意义。(4分) 13文章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4本文以“锦书谁寄”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15在文章第段,作者写到“这几乎是集体性的叛变,哪怕我这样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也因为图方便,不再愿意拿起笔来写信”。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阿留传(明)陆容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传者曰:樗栎不材,祈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注】参亭:参互均匀。樗栎ch l:都指无用的木材。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 应:照看 B. 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 举:举出,说出 C. 客至出陈之 陈: 陈述 D. 实元素之能容也 容:收容,容纳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家人为之哄然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 何黯黑若是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C. 沙石至恶,玉人赖焉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D. 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18. 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留负责看家、照顾柳树发生了一些可笑的事情,但对于绘画、调色很有天赋,周元素因此“专任之”,终身用他。B. 文章选取了“执洒扫”“应门”“涤磨古玩”等事例,通过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了阿留“痴呆无状”的特点。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C. 文章为阿留作传,但并非局限于此,而想到了樗栎、沙石等其他看似无用之物,最终得出了天地间没有完全可抛弃之物的结论。 D. 文章由周元素能容人、用人说开去,借以讽喻当权者也应像周元素一样,能任用天下的士人,用人当用其所长。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短 榻 缺 一 足 使 留 断 木 之 歧 生 者 为 之 持 斧 锯 历 园 中 竟 日 及 其 归 出 二 指 状 曰 木 枝 皆 上 生 无 下 向 者20.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3分) (2)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散曲,完成21-22题。(7分)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注】云沙:云海。山家:山那边。21.曲子的前四句从云与山的映衬关系入手,写出了云的 之美,山的特点。(每空不超过4个字)(2分)22.结合全曲赏析“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5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子墨子自鲁即齐,即过故人。(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注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墨子卷十二)【注】如:应当。23.材料中墨子体现出的精神与孔子 的精神非常接近。(1分)24.材料中墨子在实践道义过程中持什么态度?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墨子这种精神的评价。(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吾恐季孙之忧, , 。 (论语)(2)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滕王阁序)(3)呜呼!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指不得下咽也。 (六国论)(4) ,更那堪、 。 (雨霖铃)(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蜀相)四、作文(60分)26.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主人要去远方旅行,把庭院交给他的朋友看守。院子里破土而出的草芽,朋友从不拔去。到了夏天,那草芽开出蜡黄色的花。朋友带着一朵花和几片叶子,向植物专家求证,得知这是蜡兰兰花中的一个稀有品种,这种蜡兰一棵价值万元。主人得知这一喜讯,惋惜地说:“其实它每年都破土而出,只是我认为它是一棵普通的野草,每次都是尖芽刚冒出就拔掉了。如果我能耐心地等它开花,这棵蜡兰早就被发现了。”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 【 A掺(chn)和;B微创(chung)手术;D职称(chng)、称(chn)职。】2A 【B应为“螺蛳壳里做道场”;C应为“秀外慧中”;D应为“弊端丛生”。】3B 【A“纵然”即“即使”,表假设,应改为“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C“山长水远”形容路途遥远,与语境不符;D“漫无边际”既指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又形容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4D 【A成分残缺,后一句主语残缺,应删去“对于”;B句式杂糅,“使人得疾病”与“导致疾病”杂糅,可删去“使人”。C搭配不当,“发展基本功”动宾搭配不当。】5. A 【解析】根据语境,接下来应谈的是“书法与人性”的关系,应是一体的,是对王羲之在建立人文精神方面的总结;的顺序主要根据“技术”一词来确定。6【答案示例】(1)酒一滴,祸无穷!酒后驾车,生命打折!酒后驾车太危险,缺手少腿又丢脸!(2)答案:构图巧妙简洁,图片本身就是一个“酒”字,但组合了散落的车轮和即将倾覆的车子。形象化的表现方式,能激发人们的联想,起到警示的效果,并进一步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注意,采用现成的标语回答,没有紧扣画面内容要酌情扣分,如“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7内容2分,纪念自己的18岁,抒写18岁成人对自己的意义;形式2分,采用抒情的笔调,运用两种修辞。8. B【解析】A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状中记载的内容,称不上是“杂剧繁荣的盛况”;C杂剧折数与主唱人数的确有限制,但出场人物并无限制;D在北京演出,并曾轰动一时的是洪昇的长生殿,原文并无桃花扇在北京演出的信息。9. D【解析】A引用柳永鹤冲天的词句,并非为了说明北宋时期都城开封的杂剧习惯于浅斟低唱,而是为了说明当时北宋都城开封有浅斟低唱的风气;B“杂剧更为繁复多变”以偏概全,应该是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复多变;C或然理解成必然,琵琶记曾在南京演出只是推测,并无确实演出的实据。10.南宋杂剧:杂剧数量多。元杂剧:杂剧名家辈出。传奇:涌现了不少很有分量的名作家与名作。11通过“我”平生第一次收到来信时的动作、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我”当时的激动之情,并把来信视若珍宝的心态。(3分)12. 书信给予作者勇气,并激发了作者对外界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书信成为作者向父母求救的工具,使他温暖,让他感激;书信维系了作者和恋人间的关系,是他情感的分享和寄托。(4分,答出1点给2分,2点给3分,3点给4分,意思相近即可)13. 通过叶兆言的信表现其谦逊和书香气以及作者的感动,突出书信的高贵;和前文所写手机流行、书信不再的现象形成对比;收束全文,深化主旨,突出对书信的尊敬和怀念;显得韵味悠长,发人深思。(4分,答出1点2分,2点3分,3点4分,意思相近即可)14. 化用李清照的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更显典雅;运用问句,预示当下书信作为交流媒介的衰退;表达作者对书信的期盼和怀念,点明文章主题。(4分,答出1点给2分,2点给3分,3点给4分,意思相近即可)15.(1)态度:作者对当下人们对书信的背叛持否定态度;情感:作者对书信的消失存有遗憾,对自己不愿写信心存愧疚。(3分)(2)看法正反皆可。示例一:不同意作者的态度:交流工具的更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作者大可不必感慨,需用更达观的态度来对待。示例二:同意作者的态度:书信预示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情趣,我们更需要呼唤一种古典的情怀、含蓄的情感表达。(2分,言之成理即可)16C 【陈:陈列】17B 【均为“像”之意。A介词,因为/介词,替;C代词,相当于“之”/哪里,副词;D顺接,就/转折,却】18A 【“绘画有天赋”不当】19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错两处扣1分,错三到四处扣2分,五处及以上不得分。)20(1)(他)曾试着负责清扫,整个早晨挥舞扫帚,没能使一间屋子干净。(2) 于是(周元素)就让他做这件事(调色),(他调的颜料)色彩的浓淡,调和得参互均匀,完全像是一向就会的,(周元素)多次试他(让他调色),也没有不适合心意的。(使、一、素。)21. 云:飘逸轻盈 山:若隐若现 (每空1分)22. “眠”和“戏”运用拟人手法,两句景色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恬静悠闲的画面:野鹿在山坡草丛中躺卧,悠闲得好似睡去;山猿顽皮地跳着跑着,在花地上嬉戏。(手法2分,分析2分)表现诗人退隐后忘情(陶醉)山水,恬然自得的生活情趣。(1分)23.知其不可而为之 (1分)24.态度:乐观自信。(1分)评价:认可墨子的这种精神。墨子的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出他心怀天下、以大义为重的品质,对国家民族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分)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一个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共同去实现,因此更加需要众多有识之士能不畏艰难,勇挑重担,为国家民族的理想执着奋斗、开拓创新,所以墨子的这种精神非常值得赞扬。 (2分)25(1)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2)谁悲失路之人 尽是他乡之客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多情自古伤离别 冷落清秋节 (5)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26审题:学会等待,给每一个人以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人或事物的价值还未展现时,要耐心等待,不可剥夺他绽放自己的权利。参考译文:阿留,是太仓人周元素的家僮。生性痴呆无规矩,但周元素一直收养他。他曾试着负责清扫,整个早晨挥舞扫帚,没能使一间屋子干净。主人冲他发怒,他就将扫帚摔在地上,说:“你会做这事,为什么要麻烦我呢?”周元素有时到别处去,让他照看门户;来的宾客即使是熟悉的,他也不能说出名字。问他,就说:“又矮又胖的,瘦长有胡子的,长得好看的,老态龙钟拄着拐杖的。”后来的都记不住,就关起门拒不接待。周元素家里收藏有古尊、古彝、古鼎、古敦等多件古董,客人来了就拿出来陈列一番。阿留等客人走了,私下敲敲,说:“这不是铜吧?为什么这样深黑呢?”跑去拿来沙石,就着水洗磨起来。矮榻缺了一只脚,周元素让阿留砍树的一根分枝做榻脚;(阿留)拿着斧头锯子,在园子里走了一整天。等回来了,他伸出二根手指比划着说:“树枝都向上生长,没有朝向下边的。”家人因此哄堂大笑。房子前新栽了几株柳树,周元素担心邻居小孩摇动它们,让阿留守护着。阿留将要进屋吃饭,就将柳树拔出来收藏。阿留可笑的事情,大概诸如此类。周元素工于楷书,尤其擅长绘画。有一天,(他)和好颜料,开玩笑似地对阿留说:“你能干这个吗?”阿留说:“对于这事,有什么难的呢?”于是(周元素)就让他做起来,(只见他)色彩的浓淡,调和得参互均匀,完全像是一向就会,多次让他调色,也没有不如意的。周元素从此专门要他调色,终身用他,没有废弃。写传者说:樗栎不成木材,找木材的人并不弃用;沙石非常难看,玉雕匠们需要它;大概天地间没有完全抛弃的东西。况且比其他生物灵巧的人,偏偏就没有可取之处吗?阿留痴呆无规矩,本来是可弃用的材料罢了,最终却因为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在是周元素能够收容他。如今天下正直清静退处的人士,常常不被当权者所了解;生性不聪敏,迂阔的人,又不被他们所喜欢。(当权者)能够了解并且喜欢的人,使用他们时又不能适合他们的才能,接着就弃用他们。唉!如今的士人为什么不幸,而只有阿留幸运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