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夏感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6841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夏感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夏感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夏感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夏感教案 新人教版教材分析 夏感 主要写的是作者对夏天的感悟。作者写夏,不做无病之呻吟,而是以具体生动细腻的笔触尽情描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本文,应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之上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强与文本的对话。要通过联想与想象,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真切感受夏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积累词语。2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能力目标1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掌握生动的词汇。2 通读品味,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1 诵读、品评优美语句的含意及表达效果。2 学习作者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突破方法: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可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赏析语言。先通过自由阅读和情境朗读,从文中找出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捕捉灵感,加深体验,然后再反馈讨论结果,相信学生的发言会异彩纷呈。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段和中心句,从而抓住写景的特征,再从文中寻找能够凸显这一特征的景物和语句,让学生在仔细的品读中体会景物与特征之间的表里关系。教学方法1 大声朗读法:朗读本文要大声,要有“磅礴之势”,倾吐“升腾”之气,表达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的情调、语调,读出梁衡散文语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2 联想想象法:课文写夏,不是抽象地概述,而是具体生动地描写。所以应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进人课文情境中。每个学生对“夏天”“夏季景物”都有自己的感受,应把这种感受迁移到课文中来,让文中景物、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班德瑞的音乐 寂静之音)) (可在百度上搜索),然后请同学们看四季图,说说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悟)在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 夏感 ,看看梁衡先生对夏天有着怎样一种情感。(设计意图:利用课前放一段音乐可以使学生有进人夏天的感觉。调动他们对四季尤其是夏天的兴趣)二、走近作者1 作者介绍梁衡(1946 一),山西霍县人。196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 年在 佛山文艺 上发表散文 忽又重听“走西口” ,获 美学 文学自由谈 佛山文艺 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 晋祠)) ( (觅渡,觅渡,渡何处 和 夏感 人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 新闻三部曲 (三卷), 数理化通俗演义)) (两卷),散文集 名山大川 人杰鬼雄 等。2 写作背景梁衡先生笔端的 夏感 写的是他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多年驻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意在。三、整体感知1 正音正字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会读的字词和不懂的、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与就近的同学讨论解决。芋芋(qin qin) 黛色(di) 磅礴(png b) 甸甸(pf) 迸发(bng ) 澹澹(dn dn ) 2 朗读课文老师提醒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作者对夏天的热爱之情、夏天节奏的急促,要读出感情。设计意图:好的文章是靠读出来的,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诵才能在课文中获得语言的美感,与作者思想达成共鸣,体会到作者对夏天的种种独特感受。多读,自然也能把握到作者对夏天的热爱之情和夏天急促的节奏。3 理清文章层次( 1 )给文章分段,并概括各段段意。全文共五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 段):概述夏季总体特点。第二部分(第2 一4 段):具体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景象。第三部分(第5 段):表达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 2 )这几部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明确:总分总(首段总领全文,末段总结上文)。四、研读课文1 齐读第1 段,思考问题:( 1 )第1 段中哪几个词写出了夏天的特点?- 明确:紧张,热烈,急促(板书)。( 2 )从全文看,第1 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总领全文。2 指名学生朗读第2 段,思考问题:( l )第2 段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1 段中的“热烈”一词?明确:“沸腾”。( 2 )本段选择了哪些富有季节性特征的自然景观?明确:草,树,蝉,阳光,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麦浪。3 朗读第3 段,找出中心句,并思考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色的。(用文中原句回答)。明确:中心句: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原因: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4 自由诵读第4 段,找出中心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感情。( 1 )中心句: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2 )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此句隐含着作者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赞美和同情之情。5 在作者笔下,夏天是如此的热烈、紧张、急促,那么作者对夏天是什么样的感情呢?请看第5 段。试分析写法。明确:热爱,赞美。对比、欲扬先抑手法。教师提示:作者赞美夏天,其实是在赞美夏天里辛苦劳作的人们。记得小时候学过一首古诗,描绘的是烈日当空的正午时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地劳作 同学们,告诉老师,是哪一首诗?(李绅 悯农)) )学生齐背,感受农民的辛劳。五、品析语言1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从本文中找出例句,分析其表达作用。2 小组讨论交流。3 反馈交流结果。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比喻句: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分析:这句话具有视觉效果,应和开篇第一句话,突出了夏天“热烈”的特点。本来这些特氛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了,更加生动形象。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分析:这里用人们常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地表现了林带的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及其生长的繁茂。 “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分析: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说明春天的灵秀之气在夏天已酿成了磅礴之气。 “山坡上的羊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分析: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生长的繁茂。拟人句: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分析:“曼舞”是想象,用了拟人写法,想象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句旬前进的瓜秧。”分析:写两种农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很有趣味。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署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分析: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六、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为本节课作小结,想一想,通过本文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哪些赏析文章的方法。老师综合学生的回答作一个小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独特”:它的急促、它的金色、它的生机勃发、它的承前启后、它的生命交替、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少年时,正如自然界的夏天一般,希望大家在这个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时期汲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迎接下一个收获的季节吧。最后再高声齐读课文。七、布置作业仿照本文写一篇“春感”或“秋感”或“冬感”,不少于500 字。设计意图:课外练笔,仿写本文,再次体味文章的写作技巧,巩固所学的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一、“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回归本色的一条路径。本课的设计强调朗读这一方式,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引领学生朗读,走人文本,感知内容,在结尾以朗读结束,在朗读中体验真情。二、“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极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设计中,创设学习情境,奠定自主学习氛围文章的真情美景,品味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