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1.2.想北平课后知能检测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74807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1.2.想北平课后知能检测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中语文 1.2.想北平课后知能检测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中语文 1.2.想北平课后知能检测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 1.2.想北平课后知能检测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黏合(nin)菜圃(p)揭露(lu) 噤若寒蝉(jn)B恩赐(c) 骚客(so)便宜(pin) 力能扛鼎(n)C僻静(p) 廿七(nin)什刹海(sh) 天寒地坼(ch)D辜负() 苇叶(wi)气氛(fn) 大大落落(lu)【解析】A项,“露”读l;C项,“刹”读ch;D项“落”读lu。【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跳槽 邻界点醍醐灌顶 树倒猢狲散B心扉 协奏曲骨鲠在喉 时世造英雄C像素 副食品不记前嫌 家书抵万金D饯行 热烘烘先发制人 蚍蜉撼大树【解析】A项,“邻”应为“临”;B项,“世”应为“势”;C项,“记”应为“计”。【答案】D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举国上下,对于工业明胶流入食药领域的追问已成愈演愈烈之势。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人们发现,不但与毒明胶沾染的药品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个中内幕也更加触目惊心。试图息事宁人的可能并不仅仅是一些不良企业,或许还包括与工业明胶利益链紧密相关的地方政府。因为一旦上级部门开始追责,地方政府也难辞其咎。A愈演愈烈 B触目惊心C息事宁人 D难辞其咎【解析】A项,愈演愈烈:(事情、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追问”不能“愈演愈烈”。B项,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一般表达为“令人触目惊心”。C项,息事宁人: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在纠纷中自行让步,减少麻烦。此处应为“平息事端”。D项,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答案】D4(xx广东高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D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解析】本题从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成分残缺,“缓解”一词缺少相应的宾语中心词,应在“地铁线路载客”后加“压力”。C项,成分赘余,“短期内”和“一时”语义重复,应去掉“一时”。D项,结构混乱,滥用介词“关于”造成结构混乱,应去掉“关于”。【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几年,有轰动效应的社会事件,大都和网络有着密切关联,山西黑砖窑、华南虎案、李刚案、药家鑫案、个税调整、甬温动车事故等等。网络声音潮水般地浸进现实社会,也浸润着、改变着现实社会。_,_,_,_,_,_。良好的网络心态将有助于社会的成长网络社会是日常社会中的一部分作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平台和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反之,它的盲目与非理性必将引发社会思想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网络并非是无关现实的“虚拟世界”网络心态是社会心态的反映和延伸A BC D【解析】原文前面讲的是网络声音和现实世界。句“虚拟世界”照应前句,应作为首句,排除A、C,句“反之”照应句,应在句后,排除B。【答案】D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68题。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6第段中作者说“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这个”指的是什么?_【答案】指作者对北平的爱是要说而说不出来的。7“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句话有何含意?作者为什么说假如住在巴黎会感到“寂苦”,而后面又说巴黎“太热闹”?_【答案】(1)(北平)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2)作者要是住在巴黎会因为思乡而感到寂寞孤苦。“太热闹”指的是巴黎不像北平那样动中有静,有很多地方使人疲乏,需要酒精和咖啡的刺激。8第段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在文中有什么含意?_【答案】表明北平“有个边际”;表现北平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我”对北平的亲切之感和依恋之情。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马缨花季羡林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迎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花开也是常有的事,开花有香气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选自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日)9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筛选并整合第一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第个要点;筛选并整合第三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第个要点。了解了时代背景,就会准确回答相关问题。【答案】(1)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自然环境)(2)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社会环境)1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_(2)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还应适当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答案】(1)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暗示了作者所处环境的幽深孤寂。(2)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中,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11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把握全文内容、行文思路和材料安排的目的。【答案】(1)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2)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12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_【解析】这篇文章以“马缨花”为题,通过马缨花新旧时代的对比,通过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作者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作者用“光”与“影”来分别比喻如今长在阳光下的马缨花和昔日长在庭院里的马缨花。对于两种马缨花,作者都喜欢,毕竟昔日的马缨花给了作者不少精神的慰藉,如今的马缨花则更加可爱。【答案】第一问:(1)“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2)“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3)“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第二问:(1)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2)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四、语言表达13在北京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棵千年古柏正巧处于某交通要道的必经之地,须砍伐。各界人士闻讯后纷纷上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改设计方案。请根据下列人物的身份,各拟写一句话,说明他们反对砍伐的理由。(1)植物学家说:_(2)历史学家说:_(3)美学家说:_【答案】(示例)(1)不能砍!这棵千年古柏是研究物种多样性及物种遗传的绝好的样本。(2)不能砍!这棵千年古柏是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和悠久文化的象征!(3)不能砍!千年古柏的挺拔遒劲的风姿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义。14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的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示例: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_【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分析句式结构、修辞手法,找出在仿写的句子中能够保留的词语,理解其内容意义,发挥想象力,根据分析得出的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结论完成题目。【答案】(示例)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夜空的星星,你何必与灿烂的太阳比明亮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