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名师教案1 浙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2897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名师教案1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名师教案1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名师教案1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名师教案1 浙教版一、常见感觉和感觉器官五种基本感觉: 视觉眼 听觉耳 嗅觉鼻 味觉舌 触觉皮肤感觉是怎样形成的?感觉是人类通过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有什么不同? 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属器官层次。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二、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有保护作用)、痛觉等感觉功能。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指尖的触觉神经未梢比较集中,而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未梢比较丰富。感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刺激感受器形成信息(神经冲动)神经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形成感觉三、鼻和嗅觉1、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嗅觉中枢形成嗅觉如:蛋糕的香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 嗅神经将香味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了嗅觉。注:嗅觉不是在鼻腔内形成的,而是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中形成的。2、嗅觉的特点1、易疲劳(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会疲劳)(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差异性(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3、易适应(孩子的嗅觉往往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但随着年龄得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 4、选择性(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四、舌和味觉1、舌表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其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对液体的刺激特别敏感。2、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进入口腔溶于唾液刺激味觉细胞产生兴奋通过神经大脑皮层形成味觉四种基本味觉:酸味、甜味、苦味、咸味3、舌和味觉 苦味:舌根 酸味:舌两侧中间部 甜味:舌尖 咸味:舌两侧前部 麻、辣、涩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了,只是不在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太空听不到爆炸声。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三、声音的传播形式1、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2、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粉碎胆结石(2)探测海水深度 (3)B超检查身体四、声音的传播快慢声音传播的快慢:跟介质和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15o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oC,速度增加0.6米/秒。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利用回声和速度的公式可以测距离)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低于0.1秒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音加强,所以,在音乐厅演唱比野外效果好得多。第三节 耳和听觉一、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1、耳的结构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听小骨:运动将振动传到内耳(把声音放大)咽鼓管:调节鼓室内气压,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半规管、前庭:位置感觉(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过于敏感就会晕船、晕车)耳蜗:有听觉感受器2、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3、失聪传导性耳聋: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潜水过深神经性耳聋:有关的听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等等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嘴,捂住耳朵,这是为什么? 捂住耳朵这是防止强烈得震动传到鼓膜,把鼓膜振破。中耳经由咽鼓管连接至喉部,咽鼓管主要的作用是维持中耳的气压,使之与外界气压相同。张开口,可以使内耳的气压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保护鼓膜不至于内外压力差别太大把鼓膜振破。二、音调 响度 音色乐音: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叫做乐音。1、音调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在音乐中,同一音阶中1、2、3、4、5、6、7音调逐渐增高。一般人发声频率:85赫至1100赫左右。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赫至xx0赫。把高于xx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 把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到,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2、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小。单位:分贝,符号:dB3、音色音色: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都能影响音色。“闻其声而知其人”也就是每个人的音色不同。三、噪声污染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叫噪声。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1)防止噪声产生 (2)阻断它的传播 (3)防止它进进入耳朵第四节 光和颜色一、光源我们把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能自身发光) 如:火柴、电灯、电视、太阳、闪电、萤火虫等等二、光的传播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日食、月食、人影、小孔成像、射击、隧道掘进机的工作原理(激光准直)等可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三、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光的传播最快,每秒达3105千米。在水中每秒的传播距离为真空中的3/4。 1光年=9.461012千米/秒小孔成像: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象。 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孔的大小有关。四、光的色散由太阳光(白光)变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一条色带的现象叫光的色散。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是复色光。光色散的原因: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单色光偏折程度从小到大: 红、橙、黄、绿、兰、靛、紫五、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把这种红光以外辐射的光线叫做红外线。运用:家电遥控器、红外线烤箱。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紫外线:把这种紫光以外辐射的光线叫做紫外线。运用:消毒灭菌、鉴别纸币的真伪。对人体的影响:适量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六、物体的颜色 光照射到 一部分被物体反射 物体上时 一部分被物体吸收 若物体是透明的,则一部分被物体透过原来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眼睛接受到了物体反射出来的光。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的光。自然界中红、绿、黄三中颜色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颜色,我们把他们称之为三原色。第五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光 路 图: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具有可逆性。镜面反射: 1、反射面是光滑的。2、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也就是说入射光线朝一个方向入射,反射光线也向一个方向传播漫反射: 1、反射面是粗糙不平的。2、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却向各个不同的方向传播。也就是说入射光线朝一个方向入射,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传播二、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像点,因此称作虚像,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凸面镜具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具有会聚作用。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或水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玻璃或水表面时,在玻璃或水中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污染:(了解一下)光污染比较常见的是眩光。如汽车夜间行驶的车头灯光、电焊产生的强光会使人的视觉瞬间下降。大城市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很强烈的镜面反射,使局部的气温升高,同时强烈的反射光使人双目难睁,影响车辆行驶和行人的安全。第六节 透镜和视觉一、透镜常见的光学仪器有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望远镜、显微镜内部都有透镜凸透镜的性质:凸透镜起会聚的作用,能将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而凹透镜则使太阳光发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vf 如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如幻灯机 u=f 不能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如放大镜二、照相机和放大镜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形成正立的、放大的虚象。三、眼睛四、人类视觉上的限制盲点:在视神经穿过的地方,没有感光细胞分布,如果物像刚好落在这里,就不能形成视觉正常眼: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近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用凸透镜进行矫正。色盲: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称为色盲。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全色盲之分。五、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光线须充足: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营养摄取应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胚芽米、麦片酵母)之摄取。坐姿要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进而造成近视。阅读时间勿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以每三十分钟休息片刻为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