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阶段综合测评第八九单元练习.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211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阶段综合测评第八九单元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阶段综合测评第八九单元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阶段综合测评第八九单元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阶段综合测评第八九单元练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a:40Cu:64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画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C)A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B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2对于某一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判断正确的是(D)A呈中性 BpH7 C属于悬浊液 D属于溶液3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D)A酸奶 B玉米糊 C冰水 D可乐4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A钢中含碳量低于生铁中的含碳量B合金的硬度比其纯金属的硬度小C铝、铁、铜都是银白色金属D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5为了探究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形状、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装有X溶液的试管中,通过观察现象即能得出实验结论。则X溶液是(A)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C氯化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6铁元素缺乏是目前最严重的营养问题之一。乙二胺四乙酸铁钠(C10H12O8N2FeNa)是常用的补铁剂,其晶体性质稳定,易溶于水。20 时,其1%的水溶液pH约等于4。下列关于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A20 时,其1%的水溶液显酸性B由五种元素组成C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是其物理性质D该补铁剂可预防甲状腺肿大7“细菌冶金”的原理是利用氧化铁硫杆菌促使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氧化成硫酸铁和硫酸,并能为CO2和H2O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反应1化学方程式:4FeS215O22X=2Fe2(SO4)32H2SO4,X为H2OB整个流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图中有机物一定不含氧元素D氧化铁硫杆菌在反应1中起催化作用8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9对比、归纳、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铁的活动性比铝弱,所以铁制品比铝制品耐腐蚀B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硬度增大、熔点升高C有机物中均含碳元素,所以碳酸也是有机物DCO、CH4点燃前需验纯,则所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应验纯10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C)A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B反应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C反应、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D反应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11根据表中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A.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B40 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C4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 gD60 时降温到20 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12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 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D将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13.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C)A生石灰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C硝酸铵和水 D纯碱和稀盐酸14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A. B.C. D.15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16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实验1实验2实验3(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_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_。(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_下沉_。(选填“上升”或“下沉”)(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_水和氧气同时接触_发生反应。17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_丁_。(填序号)(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_A_。(填字母)(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乙_。(4)根据如图,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8_g的M固体。1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1)小组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Zn2HCl=ZnCl2H2_。(2)为了加快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老师提示可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为了弄明白速率加快的原因,小明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起促进作用的是硫酸根离子猜想二:起促进作用的是铜离子猜想三:生成物质起到促进作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发现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得出猜想_二_不正确。小明提出将硫酸铜换成氯化铜进一步验证猜想,小刘认为不需要替换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加入硫酸铜固体后的现象就可以验证,该反应的现象为_有少量红色固体产生,反应速率加快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ZnCuSO4=ZnSO4Cu_。此反应发生后反应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小明得出猜想_三_正确。(3)小王觉得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制取的氢气更纯净,原因是_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H2中含有杂质HCl而不纯,硫酸没有挥发性,可以得到纯净的氢气_。19(1)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请根据数据分析: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_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_。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大于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瓶外大气压强。(2)如图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20 时,甲的溶解度_(选填“”“”或“”)乙的溶解度。现有60 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A水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乙的质量分数 E60 时乙的溶解度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_BE_(填字母,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变的量是_AE_。20人类制得并利用金属有着悠久的历史:(1)利用孔雀石冶炼铜的主要反应:Cu2(OH)2CO32CuOH2OCO2,该反应的类型是_分解_(选填“化合”“分解”或“置换”)反应。2CuOC2CuCO2,该反应前后铜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_20(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2)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CO2CO2_;_CO2C2CO_;_Fe2O33CO2Fe3CO2_。21近年各地纷纷展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地街头垃圾桶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1)(1)图1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铝合金或铁_(写出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塑料_。(2)塑料矿泉水瓶应收入_可回收_(选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3)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不易生锈_。(写出一点即可)(4)如图2为铁制品循环利用的示意图,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意义是_节约金属资源、节约冶炼金属消耗的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_。(写出一点即可),图2)三、实验与探究(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22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查阅资料】(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 ,沸点为100 。.【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在图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 。.【实验结论】(1)图1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_降低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下同)(2)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_升高_。.【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形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低于_(选填“升高”“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形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_(填序号)。CaO NH4NO3浓H2SO4.【反思交流】(1)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_”“”或“”,下同)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吸_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2)在图2所示方案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_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说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不再溶解放热_。23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所示。【查阅资料】(1)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2)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3)有关数据如表:【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图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1)溶液A中溶质主要有_NH4Cl、ZnCl2_(填化学式),操作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_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_。(2)欲从固体M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O2CO2_。【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生成。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置换_反应。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ZnCl2的有_AB_。(填字母)AZnO与稀盐酸BZnSO4溶液与BaCl2溶液CZnCO3与NaCl溶液 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ZnSO4_(填化学式);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_1_种溶质。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24(6分)波尔多液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农药,由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而成。某工厂用以下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来生产硫酸铜,若要制得80 kg硫酸铜。试计算:(1)硫酸铜中_S_(填符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2)若恰好消耗稀硫酸的质量是400 kg,则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上述过程中,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1)由硫酸铜的化学式可知,铜、硫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2,故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硫元素表示为S;(2)设反应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z。2CuO22H2SO4=2CuSO42H2O128 32196 320 yz x 80 kgx49 kg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2.25 % ;(3)y32 kgz8 k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32 kg8 kg400 kg440 kg。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8.2%。答:(2)若恰好消耗稀硫酸的质量是400 kg,则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2.25%;(3)上述过程中,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