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 第一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川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70942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 第一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川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 第一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川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 第一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川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 第一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川教版【课标要求】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三大技术;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生物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初步认识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了解知识经济出现的情况。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原因的分析,归纳出科学技术革命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通过目标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积极创新的精神;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的意识;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学生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而努力学习的精神。【重点难点】一、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二、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授课类型】 新课。【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导学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图示法等多法结合。【教具(媒体)】 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师:(用多媒体演示)神舟5号和神舟6号发射和回收的实况录象资料,指出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在航空领域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问: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有哪些成果?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了哪些成果?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学习新课:(多媒体显示本版块的学习目标)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三大技术的突破1、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三大标志。2、了解原子能的发展过程。(理论军用民用)3、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成就。4、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间、地点。(师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将基本知识在书上勾画出来,并试着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巡视做指导。(时间不要太长,2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探究)1、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三大标志。(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2、了解原子能的发展过程。(理论军用民用)(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图片加以说明:第一张: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及形象图;第二张:1945年美国成功爆炸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第三张: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由此说明原子能的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到军用再到民用的过程)3、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成就。(让学生根据教材找出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时间,根据人类登上月球的图片指导学生理解阿姆斯特朗所说的“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的含义;展示我国神舟5号和神舟6号的图片,指出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根据“哥伦比亚”号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4、4、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间、地点。(了解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过渡)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在这一系列的科技成果中,同学们比较熟悉而感受又最深的当首推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互联网的发展吧。(多媒体显示第二版块的学习目标)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1、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信息时代到来的标志。2、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3、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5、知道现代生物学开端的标志。6、知道基因重组技术的成就和意义。7、了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的意义。(师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将基本知识在书上勾画出来,并试着解决有关问题,教师巡视做指导。(师生共同探究)1、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信息时代到来的标志。(要求学生准确指出并记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信息时代到来的标志是计算机网络技术)。2、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简单介绍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其发展经历了五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计算机)3、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的特点)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你如何看待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利与弊5、知道现代生物学开端的标志。(首先教师要指出生物工程技术的含义,然后在指出1953年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测定,标志着现代生物学的开始)。6、知道基因重组技术的成就和意义。(成就和意义:1973年基因重组技术获得成功,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身的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物种,xx年和xx年人类基因工作组工作草图和序列图谱的完成,为破译大千世界的生命之谜奠定了基础)7、了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的意义。(意义;加快了人类认识自我的进程,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革命性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在此基础上,打出“多利”羊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该怎样对待“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否应该受到限制?(教师要简单介绍克隆的含义,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克隆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应指出他对人类伦理道德的挑战,要加强对克隆人的限制)(过渡)我们了解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那么,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给我们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多媒体显示)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利用以下两个图表材料来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多媒体显示)(1)科技革命转换成生产力的周期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8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动机65年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6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电子计算机每2年甚至半年换代一次(2)科技进步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5%10%60%80%设问:同学们根据这两个图表能归纳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些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特点:速度快(科技转换成生产力的速度和周期大大加快); 范围广(涉及多领域,且各个科技领域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影响大(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组织学生讨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思考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改变,体会今昔生活的变化,了解其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从而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并导致知识经济的到来,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巨大挑战)。(过渡)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人类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显示)四、知识经济(多媒体显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美国硅谷每天增加60多个百万富翁。(通过图片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认识到知识经济对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练习巩固】一、课后习题。 二、学习活动。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学习,请同学们结合现实谈谈你应该如何面对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有电脑的同学可直接通过e-mail(tan780624163)直接交给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