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70207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威海模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 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指定的决策是()A“科教兴国”B“985工程”C“星火计划”D“两弹一星”解析:选D由“20世纪50年代中期”“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可以判断应选D项。2(xx乌鲁木齐模拟)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解析:选C人造卫星是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A、B明显不相符。D项时间较晚。故C正确。3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解析:选A本题依据时间信息来排除。A项说法正确,B项“时期”说法错误;C项“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说法错误;D项“时期”说法与史实不符。4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解析:选D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重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在教育上充分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人才。5(xx大连高三双基测试)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二、无产阶级的新教材的编写,是一桩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我们正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殷切地期望各地革命委员会广泛征集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提出意见和批评。A19491956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781988年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中的“无产阶级”“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革命委员会”等,可以判断是文革时期的教科书,故选C项。6下表中新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1965年学校数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学生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高等学校434所1.1倍67.7万人3.3倍中等学校80 993所14.1倍1 432万人6.9倍小学1 681 000所4.9倍11 626.9万人3.9倍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D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解析:选A采用排除法,关键信息:1965年,根据所学知识,B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C提出于1995年,D实现于50世纪末。7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19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解析:选BA、D是20世纪末以来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上山下乡、扎根农村反映了文革时期的情形。故B正确。8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在此讲话的影响下()A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B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C我国文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D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解析:选A抓住材料时间“1977年”和邓小平语“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结合所学我们知道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故选A。9(xx佛山模拟)以下最能体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方向的是()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解析:选D注意题干给定的时间“文化大革命时期”,联系所学知识,“文革”时期,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样板戏”一统天下。排除A、B、C。答案选D。10(xx保定模拟)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解析:选A把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可,B、C项均不利于文化建设,D项出现与新时期以来,选择A项,双百方针促进了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化建设。11(xx浙江模拟)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解析:选B“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这种形势下,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12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众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阶级斗争为纲ABCD解析:选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1988年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1956年;“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依据时间先后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中国的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所占的比例70%58%29%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担任院长,中国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xx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xx年,“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xx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4分)(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数据的减小,然后结合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政策归纳原因。第(2)问,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卫星“发射失败”、“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据此归纳概括;第(3)(4)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社会因素的分析思路。答案:(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由领先世界转为日渐落伍)。原因:农耕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难以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科技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及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阻隔中外科技交流;政府不重视发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2)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3)由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并逐渐增强;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国家政策,国际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材料二北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盛,书院作为教育的特殊组织形式,在宋朝非常兴盛。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环境的推动作用,又有文人群体的不懈努力和开拓。在这两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之下,宋代书院呈现出了一个辉煌发展的局面。材料三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材料四下图分别为“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图和“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的现场图。(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创办私学的重大贡献。分析当时“矮化”孔子的原因。(5分)(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5分)(3)依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的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根源。(5分)(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文革”中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何不利影响?“文革”后邓小平为我国科学、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哪些努力?(5分)解析:第(1)问,可从其思想和实践角度来概括孔子办私学的贡献;当时“矮化”孔子的原因,可联系所学知识,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第(2)问,联系宋代的政治、经济和儒学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的信息归纳康有为的教育主张;第二小问,可依据材料信息“大同之世”“公养”“公教”“公恤”归纳其思想根源,即他继承儒家的“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第(4)问,可从教育机会、人才、现代化建设等角度来归纳上山下乡的不利影响;“努力”可结合邓小平在新时期提出的相关措施、政策、战略等来归纳。答案:(1)贡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原因:当时百家争鸣,各学派之间相互攻诘;诸侯争霸,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2)原因:政治上,北宋重文轻武;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文化上,理学注重人的内心修养。(3)主张:教育是社会福利(或义务教育);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文化与职业技能并重。思想根源:继承儒家的“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4)不利影响:使大批青年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了人才的断层;从长远来说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努力: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行义务教育法;提出“三个面向”;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