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现代史综合检测(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70058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现代史综合检测(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现代史综合检测(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现代史综合检测(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国现代史综合检测(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是来自少数民族。”这表明()A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C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D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1953年,材料中提到了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故A项最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形成于1954年,时间不符,C、D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2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答案C解析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C项符合1954年后政协的特点;A项时间上不符合;B、D两项说法错误。3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推翻“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B为平反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C为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大声疾呼D为改革开放造势答案B解析抓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推翻“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可知是要对原来冤假错案进行纠正。故B项正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基础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故A项错误。C、D两项表述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4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这说明()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C我国已基本上实现工业化D“一五”计划得到很好执行答案D解析据题干时间提示“1956年”和内容反映的主要是工业发展情况,说明是“一五”计划,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工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5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是处于“人民公社”时期,人民公社的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这违背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律并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6“大跃进”期间,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全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这反映了()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开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C农民自发纠正“左”倾错误D中央领导人一致支持安徽实行责任田答案C解析注意时间“大跃进期间”“1961年底”。结合所学知识,60年代,我国农村是人民公社体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开始,排除A、B、D三项。7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把握材料“开放整个海岸”以及“35年来”的时间信息即可判断为1984年的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81992年初,邓小平谈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A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B成为中共十四大召开的理论先导C宣告中国改革开放新格局开始形成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答案B解析由“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可看出A项错误,排除;C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选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21世纪初。9xx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这一20年前的“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问题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关键信息:“20年前”“不包括”,换言之即是问: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南方谈话”的影响。经济特区设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早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故选A。10xx届学生在一节探究课上,老师给出一份文字投影,当年这份内容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A陷入外交孤立境地B外交政策的成熟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组建上海合作组织答案B解析只要判断出投影的文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即可判断出其是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故选B。11从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外交政策可以分两段时期。第一段,从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这一段我们外交政策的目标是求生存。之后第二段,我们外交政策的目标是求发展。两个阶段我们始终不变的原则是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C不结盟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案B12下列两幅漫画展示了相隔10年的不同话题场景,最能反映材料共同主题的表述是 () xx中国2011美国A中美发展应“风雨同舟”B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C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D中美间已确保外交安全答案C解析中国由积极入世到美国向中国借债,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A、B、D三项表述,与中美外交关系的史实不符,故选C。13“睦邻友好”,谋求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关系一直是中国的外交原则之一。下列各项中具有这种效果与影响的现象有()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A BC D答案D解析“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国家统一问题而提出的政策,是内政问题,与外交无关。14毛泽东反对将他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并列起来,他认为“如果并列起来一提,就似乎我们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请马、恩、列、斯来做陪客。我们请他们来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学说()A全盘吸收他们的思想主张B与他们的思想主张一脉相承C完全超越他们的思想主张D完全囊括了他们的思想主张答案B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一脉相承的,故选B项。A、C、D三项说法太过绝对,皆排除。15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出自新民主主义论,出自论人民民主专政,属于工农武装割据建立时期,出自建国后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C项符合时间排序。16中共党史的“黄金时代”:延安13年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的主要表现,分别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B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C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D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即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日益成熟。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人民解放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开创了历史新局面。17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答案D解析“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这只是表面现象,况且连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考虑在内,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应该是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B项表述错误,C项也是表面现象。18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加拿大客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并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在计划经济时代,此语一出,石破天惊。这些言论()A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C是在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D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时间“1979年”排除A、C两项;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排除B项。191959年文化部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这一盛况的出现直接得益于()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B“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C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D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答案B解析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直接促进了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据材料时间1959年艺术成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20“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的准确识记。题目时间是“1978年春天”,A项是1978年12月,B项“邓小平复出”是在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12月,C项是在1995年,D项是在1993年。二、非选择题(21题18分,22题16分,23题16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材料三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xx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 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 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 845家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xx年)材料四“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2011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6分)(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6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4分)答案(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2)相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大陆和台湾分别实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的稳定性(或长期不变)。(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问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体现从军事对抗向和平方式的过渡;第(2)问相同点都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体现了该政策的稳定性;第(3)问通过史实说明该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第(4)问制度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22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妥协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是这一观点的生动体现。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xx中国的奋斗材料二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材料三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的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2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3)据材料三,分析推动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因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4)在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料二、三的角度有何不同?你认为导致角度不同的因素有哪些?(4分)答案(1)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2)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因素:应对苏联的威胁。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4)角度:材料二认为是美国急于改善两国关系;材料三认为是中方急于改善关系。因素:史观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史料的挖掘和运用的程度不同等。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把握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特征。第(1)问,抓住时间和“拒绝”“军事包围”等信息即可解答。第(2)问,联系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史实以及“五个力量中心”“面对苏联的争霸”等信息,注意从美国角度分析即可。第(3)问,联系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从中国的政治、经济、国家关系等角度分析即可。第(4)问,根据两本著作的作者,分析其阶级立场、史观、史料的差异即可。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5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5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材料二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指清了改革的方向南方谈话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材料三xxxx年中美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货物进口额比上年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货物进出口差额xx124935.144731.916961249xx162930.44879.121161142xx203524.959221.826271443xx232714.469417.23021163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请回答:(1)改革开放之前30年,中国在经济和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4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外背景。(4分)(3)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初中美贸易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形成的重要历史原因。(4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取得惊人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1)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技文化: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两弹一星”等成就,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严峻考验。(3)趋势:我国对美贸易一直处于顺差。重要历史原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xx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根本原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