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69084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第4章 第4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冒白烟C盛液溴的瓶内加少量水可防止液溴的挥发D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解析:选D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一氧化氮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故错误。2(xx南昌二中调研)实验室常用NaNO2和NH4Cl反应制取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还原剂BNH4Cl中N元素被还原C生成1 mol N2时转移6 mol电子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解析:选DNaNO2中N元素为3价,NH4Cl中N元素为3价,反应后生成N2(0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知,NaNO2为氧化剂,被还原,NH4Cl为还原剂,被氧化,两者之比为11,每生成1 mol N2转移3 mol电子。故正确答案为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解析:选CA项中,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在400以上发生分解,产生N2、NO2和H2O);B项中,所有的铵盐都易溶于水,铵盐里除NH中的N呈3价外,还可能含有其他价态的氮元素(如NH4NO3中的N有3、5两种价态);C项中,铵盐与碱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即加热时,生成NH3,不加热时,往往生成NH3H2O;D项中,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4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ABCD只有解析:选C浓硝酸与Cu反应剧烈,所用时间短;因Cu反应后均生成Cu2,故等质量的Cu失电子相等,生成n(Cu2)相等,又溶液体积相同,故c(Cu2)相等;由电子守恒知Cu2NO2,3Cu2NO,故生成气体体积不等。5(xx南开中学测试)下列反应中说明NH3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是()A4NH35H2O4NO6H2OBNH3HNO3NH4NO3C8NH33Cl2N26NH4ClD2NH33CuO3CuN23H2O解析:选CC选项的反应中,氮元素由3价升高到0价,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同时生成了氯化铵(盐类),说明氨气具有碱性。6(xx乌鲁木齐一中月考)有a、b、c、d、e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1)a和b混合气体变红棕色(2)c和d混合产生白烟(3)c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4)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都产生淡黄色浑浊a、b、c、d、e依次可能是()AO2、NO、HCl、NH3、CO2BO2、NO、NH3、HCl、SO2CNO、O2、NH3、HCl、SO2DHCl、CO2、NH3、H2S、CH4解析:选Ca和b混合后气体变成红棕色,可知a和b分别为NO、O2中的一种;b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b为O2,a为NO;c和d混合产生白烟,则c和d分别为NH3、HCl中的一种;c通入少量溴水中使溴水变成无色透明液体,则c为NH3,d为HCl;e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e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e为SO2。7如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NH3、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BCD不能确定解析:选C设烧瓶的容积为V L,该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m L/mol,烧瓶中NH3全部溶解,充满烧瓶,则c(NH3) mol/L;烧瓶中发生3NO2H2O2HNO3NO的反应,溶质为HNO3,最后烧瓶中溶液体积为V L,则c(HNO3)mol/L。8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选A因浓硫酸不挥发,与NH3反应时看不到白烟,并非不反应,B项错;C项也可能是MgCl2溶液;NH3本身不能电离出OH,因此NH3不是碱,NH3H2O才是碱。9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B只能是O2与NO2的混合气体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D只能是NO2一种气体解析:选C经多次重复通O2,试管内完全充满水,所以不可能有N2,排除A;气体显红棕色,应有NO2,可能的组合是NO2或NO2与O2或NO2与NO等。10(xx上海高考)一定量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HNO3中,收集到气体V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0 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A9.0 LB13.5 LC15.7 LD16.8 L解析:选ANO2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生成1 mol的混合气体得到2 mol电子,n(CuO)0.15 mol。一个CuS、Cu2S分别失去8、10个电子,假设全部是CuS,则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0.15 mol81.2 mol,生成混合气体0.6 mol;假设全部是Cu2S,则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0.075 mol100.75 mol,生成混合气体0.375 mol,所以混合气体的体积在8.4 L13.44 L之间,只有A选项正确。11(xx河北名校联考)下列图像表示将铁粉逐渐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时,铁和硝酸铁之间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B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关系式:2Fe2Fe(NO3)3Fe21生成Fe(NO3)3消耗n1(Fe),与Fe(NO3)3完全转化消耗n2(Fe),即2 mol Fe参加反应,生成2 molFe(NO3)3,1 mol Fe与2 mol Fe(NO3)3反应,对比图像比例关系,B正确。12下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M可以是_或_,C是_,F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GAF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由M的三个反应关系和A、C为无色气体可知M可能为(NH4)2CO3或NH4HCO3,也可能为(NH4)2SO3或NH4HSO3;由AD和G(HNO3)木炭A,可知A为CO2,则M一定是(NH4)2CO3或NH4HCO3而不是(NH4)2SO3或NH4HSO3,由此可推知有关物质分别是:A为CO2,B为H2O,C为NH3,D为O2,E为NO,F为NO2,G为HNO3,M为(NH4)2CO3或NH4HCO3,淡黄色粉末为Na2O2,按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即可。答案:(1)(NH4)2CO3NH4HCO3NH3NO2(2)2CO22Na2O22Na2CO3O2(3)3Cu8H2NO3Cu22NO4H2O(4)4HNO3(浓)C4NO2CO22H2O13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某校化学小组学生用下列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等略去)进行有关氨气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装置制取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2)若用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烧瓶内装的试剂是_,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是_,收集装置应选择_(填装置序号)。(3)小组成员设计了、装置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将产生的氨气和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中两个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将试管侵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4)将过量的氧气与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_,其理由是_。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1)装置适用于“固固”加热制取气体,制取NH3时试剂是NH4Cl和Ca(OH)2。若测定NH3的体积,必须用排液体法,而NH3极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所用的液体必须不与NH3反应,也不溶解NH3才行。(2)装置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装置,制取NH3时,可用浓氨水和碱石灰作用。(3)氨的催化氧化生成的NO遇氧气生成二氧化氮,为红棕色。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热量,降温平衡会正向移动,生成更多无色的四氧化二氮。(4)氨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能燃烧,故需先通氧气,形成高浓度的氧气环境,且可避免不能燃烧的氨气污染环境。答案:(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氨气难溶于该试剂,且该试剂不易挥发,不与氨气反应(2)CaO(或NaOH或碱石灰)浓氨水(或浓NH4Cl溶液)(3)4NH35O24NO6H2O2NOO22NO2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部分红棕色NO2转化为无色N2O4(4)先通入O2,后通入NH3若先通氨气,氨在空气中不能点燃,逸出造成污染4NH33O22N26H2O14(xx福建高考)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甲Mg(NO2)2、NO2、O2乙MgO、NO2、O2丙Mg3N2、O2丁MgO、NO2、N2(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2)实验过程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称取Mg(NO3)2固体3.7 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 g。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是正确的。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褪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研究。解析:(1)根据猜想丁,Mg(NO3)2MgONO2N2,只有N元素价态降低,没有元素价态升高,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2)该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根据现象可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中的空气中含有O2,甲、乙、丙猜想都有O2生成,若不用N2驱尽装置中的O2,将对分解产生的O2的检验产生干扰。用酒精灯加热时,为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首先应来回移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使其受热均匀后再集中加热。(3)根据实验过程的现象可知,产物中有NO2,排除丙。猜想乙的分解反应为2Mg(NO3)22MgO4NO2O2,根据差值法,296 g Mg(NO3)2分解得到80 g MgO,则3.7 g Mg(NO3)2可得1.0 g MgO,与题设数据吻合,可见猜想乙成立。分解产生的NO2、O2可与B装置中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所以无法用D装置中的Na2SO3溶液检测O2的存在。若有O2,Na2SO3被O2氧化为Na2SO4,导致D中溶液颜色消失,反应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答案:(1)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或其他合理答案)(2)装置气密性良好避免对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或其他合理答案)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3)乙2Na2SO3O22Na2SO4O2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