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目标演示课件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2673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目标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目标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目标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目标,2018年5月23日9时8分,第一节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行为主义1、发展历程,1. 学习的实质:学习即形成联结2.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过程3. 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4.相同要素说: 即一种学习迁移的理论个体在某种刺激情境中学到的刺激-反应,将有助于其他类似情境中学习新的刺激反应联结,早期行为主义,桑代克,主要内容:,试误学习理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你来试试!1、野人过河:三个传教士与三个野人在一个渡口过河,他们找到了一条船,但船太小,一次最多只能容纳两个人过河。但是,假若岸上的野人数量或船上的野人数量比传教士多,野人就会将传教士吃掉。找出一个最简单的过河方案,以保证所有的传教士和野人都能平安过河。假定船上的乘客在下一步活动之前都得先上岸,并且每次过河船上至少要有一个人。(Reed et al.,1974),第一步:先过去两个食人兽,再回来一个;(或先过去一个传教士和一个兽,传教士回来)第二步:再过去两个食人兽,再回来一个; (再过去两个兽,再回来一个兽,下面的一样)第三步:过去两个传教士,再回来一个传教士和一个食人兽;第四步:再过去两个传教士,回来一个食人兽;第五步:过去两个食人兽,再回来一个食人兽;第六步:最后两个食人兽过去。,2、分蛋:你与同学小李一起分21只鸡蛋,在分蛋过程中二人必须遵守的规则有二:(1)二人轮流取蛋,每人每次可随机取蛋的个数只能是1、2或3个;(2)你先拿,只有保证最后1个鸡蛋被你拿到才算你赢,否则就是对方赢。请问:你该如何取鸡蛋以保证自己获胜?,巴甫洛夫,形成过程:,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实验:狗的唾液分泌,小故事,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郑板桥揖驴,消退与自发恢复 在条件作用后,如果条件刺激反复出现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那么条件反应将逐渐削弱直到消失,这个过程叫“消退”。 例如:一只狗经过训练后在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只有铃声没有食物,那么狗在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能力将逐渐削弱至消失。不过,某一个铃声响了狗又可能开始分泌唾液,这种条件反射的再次出现称为“自发恢复”。,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和消退曲线,刺激泛化与刺激辨别当有机体对某个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时,他们对其他相似的刺激也会形成相同的条件反射。即刺激泛化。在条件作用中有选择地只对我们的刺激而不对其它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就叫刺激辨别。,小故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华生,行为主义理论,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11个月大的婴儿艾波特刚开始接触一个中性刺激小老鼠,艾波特毫无害怕的表现,似乎想用手去触摸它。然后老鼠出现后,紧接着就出现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的使婴儿害怕的响声(无条件刺激US),经过3次结合,单独出现小老鼠也会引起艾波特的害怕与防御的行为反应,6次结合后,被试的反应更加强烈。,恐惧形成实验:,1、有机体的学习实质上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2、习惯的形成遵从频因律和近因律。 (1)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惯中起重要作用。 (2)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3、条件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的结合,替代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建立了联系。4、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而习得的。,主要观点:,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经典实验:斯金纳箱,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1. 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和惩罚是增强或减弱反应概率的手段。2、强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3、与行为相伴的任何能够增加行为出现概率的刺激,都是强化物。 4、惩罚,它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降低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主要内容:,案例海尔本部,对每天工作表现不佳的员工要站在6S大脚印上反省自己的不足,海尔称这种做法叫“负激励”。在美国则把这种“负激励”变成了“正激励”,表现好的员工才让站在脚印上,争强、好胜的欧美员工们,很乐意站在大脚印上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当站在大脚印上演讲者越来越多,车间里的混乱现象很快消失踪影,2、行为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是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小步子学习原则。小步子学习原则要求对学习内容分割适当,对单元划分的大小要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确定(不是步子分割得越小越好,否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斯金纳认为,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对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做出反应。要改变这种消极的学习,就要求对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让学生做出积极反应。使学生通过选择、填空和输入答案等方式做出反应,以保持积极的学习动机。,五大原则,当学生做出反应后,必须使他们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要求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强化”或“及时确认”,特别要注意对学生所做出的正确反应给予及时强化,以提高其操作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的进度是一致的,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而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发展,必须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学生在以适宜速度进行学习的同时,通过不停地强化得到了进一步学习的内动力。,在教学中应由浅人深,由已知到未知,使学生每次都尽可能做出正确反应,将学习的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学习效率。,二、认知主义1、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皮亚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加涅累积学习理论,2、经典实验,格式塔心理学家克勒之顿悟九点问题,格式塔心理学家之黑猩猩问题,托尔曼之白鼠走迷宫问题,白鼠学习的方位迷津图,皮亚杰之两兄弟分饮料问题,爸爸给小明(12岁)和小东(6岁)两兄弟分饮料喝。爸爸将一样多的可乐倒进两个容积一样但是形状不同的杯中。弟弟小东非要那个细长杯子的可乐不可,因为他觉得那杯可乐多。哥哥小明觉得无所谓,他还怪弟弟:“傻瓜,明明是一样多的嘛!”,3、主要观点,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4、对教学的启示(1)学习不是机械的、被动的,而是有意义的、主动的(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3)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觉思维,用非语言形式去记忆和掌握操作要领,三、建构主义鱼牛与建构主义的故事,1、主要观点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得到的。,学习环境,情境,意义建构,协作,会话,2、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3)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学习观,(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学生观,(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他们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2)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师生定位,(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学模式,(1)支架式 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2)抛锚式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自主学习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效果评价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教学设计,3、对教学的启示(1)给学生真实的任务(2)精心设计教学环境(3)重视合作学习、协作学习(4)尊重差异,关注学生的前导经验,四、系统论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系统论认为,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1、核心思想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2、对教学的启示(1)系统、整体地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注重教学各个环节,不可偏废,忽略任何一个教学要素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2)要协调好教学中各种因素的关系。,五、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对教学的启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第二节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和目标,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操作性,整合性,趣味性,发展性,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科技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科技,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科技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逐步细化,兼顾和平衡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1、内容选择原则2、内容组织原则,基础性,适度性,应用性,逻辑性,融合性,灵活性,五、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安排,不少于68课时,上机课时 70%总学时,练习二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哪些重要理论基础,简要阐述有关理论的主要内容。2、在理解上述理论的基础上,你认为这些理论对小学信息技术有哪些教学启示,请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理论来提高教学效果。,.,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