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训途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26691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教师培训途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年教师培训途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年教师培训途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年教师校本培训途径实践研究以 156 中学为例开 题 报 告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作为一次深刻全面的教育革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既是一次绝佳的锻炼升华的机会,又是一次极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不仅要求他们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掌握全新的教育理念,而且更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人的层面,已然成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打造一支研究型、学习型、创新型教师队伍成为了一个务必要完成了重要任务。目前,哈尔滨市第 156 中学有教师 234 人,其中 35 岁以下青年教师则占了 42.3 %,这一群体是第 156 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生力量。这支队伍从整体上看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工作热情较高,但是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二是能够较快地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华而不实;三是虽然这一群体大多是师范专科或者本科学历,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近年来,学校调入了一部分农村教师,其中的青年教师尽管能够扎实工作,但是受制于原有教育观念的落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鉴于此,尽管建设一支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就成为学校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而校本培训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针对性、全员性、实践性受到了各学校的青睐。因为校本培训能够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师本人的自我反思,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助、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与实践引领,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基于以上背景和原因,提出“青年教师校本培训途径实践研究以 156 中学为例”这一论题。二、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基础教育新课程在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功能、课程的内容、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教师全方位地转变教育理念来与之相适应,其中包括教学观念与行为、心智模式等。为了更好地应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必须重新塑造、定位自己: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经验的传递者;第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学习的强制者;第三,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而不是“教书匠” ;第四,教师应该成为合作者,而不是单一型的某一学科的教师;第五,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者,而不是旧观念与旧知识的守护者、释放者。而若要实现教师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教师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的作用至关重要。基于校本的教师培训,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一传输理论知识的做法,把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凸显出来了,使传统的唯书本知识转变为校本探究和体验。因此,本文从校本培训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对于进一步强化教育界对于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对于进一步丰富校本培训的理论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开展校本的培训,能够为教师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增强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打造教师学习型团队,进而逐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因此,只有以校本实践为基础,才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更加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而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地调整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这一角度而言,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不仅可以有力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而且也能够进一步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目前,在基层学校中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可以说是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通过具体的实践和反思,校本培训中还客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切实予以解决。一是对于校本培训在认识上不到位。因为传统培训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头脑中,学校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校本培训的领导还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在理解和投入方面还比较欠缺,因而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于本校的校本培训进行规划和组织;在一线教师方面,由于认识不足、理解不到位,往往只是被动地参与校本培训,其主体作用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更有甚者视培训为走形式、是一种负担,接受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二是校本培训所采取的形式仍然比较单调刻板。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来看,为了切实引导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行为,以期全面与新课改的要求相适应,就必须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校本培训。但是,部分学校依旧主要采取讲授理论的方式进行培训,而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此外,在培训中学校过于依赖制度的刚性要求,忽视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导致呈现出较为严重的模式化问题。三是校本培训呈现出较为浓厚的功利性色彩,不注重培训后的反思及下一步的改进。开展校本培训最终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持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部分学校的校本培训没有做到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更没有做到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切入开展培训,相反却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顺应所谓的新课改潮流、树立学校的外部形象,从而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不仅没有达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反而在客观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还有一些学校在校本培训中存在着短视行为,不能很好地组织规划本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而且在开展培训之后就没有了下文,不能组织引导教师利用培训成果指导教学实践,缺乏相应的跟踪问效,进而也就没有针对问题的反思和改进。实事求是地说,大部分学校对于本校的校本培训还是比较重视的,通过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办讲座,可以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有些学校只是单纯地把教育科研课题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一种手段,或者只是服务于教师评职称,这种现象很明显地违背了校本培训的原本目的,其最终的效也不会好。四是没有构建起完善的校本培训保障机制和体系。新课程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学校必须调动各种校内外的相关教育资源,并全面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这样的大环境,必须要有相关的政策和经费来支持校本培训的开展,否则即使有再完美的校本培训计划,也不可能有效地予以落实。同时,校本培训是依托于新课程而开展的,所以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因此从制度层面上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培训组织,对于校本培训进行科学的组织和规划,并加强管理培训的过程。然而在具体的培训实践中,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组织管理机构,即使有这样的组织,其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旨在通过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工作,推动教师队伍专业组织和能力的持续提高。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现状综述(一)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现状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理论学术界、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部门,以及基层学校开始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始有意识地把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自我调适与监控,从而不断地对于教学行为进行改善与优化,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持续提高。通过“中国期刊网” 、 “全国报刊索引”进行检索,至少可以得到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论文 4000 余篇和 10 多种专业论著。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包括教师在内的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都逐步地对学校这一场所的地位有了更为清晰准确的认识,它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且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有关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的教师,逐渐开始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就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其中:叶澜教授把教师的专业素养分为专业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顾泠沅教授主持课题组进行了行动教育研究,这一研究的主要形式包括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课例研究等。另外,湖北是较早地开展校本培训的省份,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省通过几年的具体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三种校本培训模式,即“学习训练考评分层”模式;“分层研训师导定向”模式;“定向专修独创发展”模式。而且全国很多中小学校已经比较广泛地采用或借鉴了上述校本培训模式。(二)国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现状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英、美等国最先提出“校本培训”这一概念并逐步加以实施。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英、美等国的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开始得到大规模实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校本培训有机地结合了教学改革思想、学校课程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1972 年,英国在其发布的詹姆斯报告中提出,应该从中小学开始实施教师在职进修,并通过实施教师聘任制、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以及 1988 年出台“教育改革法” ,从而在全国逐步推行了校本培训这一教育国策。同时,法国、日本、芬兰、韩国、印度、美国等国家也立足于本国的教育改革实践,大力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主要的培训目的是使教师能够胜任本职的教学工作,以及具备相应的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了解教育的最新理论,掌握任教学科的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如何有效管理学校和班级,如何与交往学生、评价学生、开发校本课程,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本论文主要在前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理论和学校校本培训的实践,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引领,以有效解决目前学校校本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主旨,积极研究、探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策略、新方式和新途径。四、论文的构思、设想及基本观点(一)论文的构思和设想本论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现状,以及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立足于校本培训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针对当前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哈尔滨市第 156 中学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为例,进行青年教师校本培训途径实践研究,进而在校本培训的侧重点,培训的保障体系、组织形式,培训方式和培训活动等方面提出个人见解,以期为学校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二)论文提出的基本观点1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即要紧密结合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校本培训。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而不至于偏离轨道或者流于形式,也才能真正地起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2必须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构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保障体系。特别是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要建立完善科学的校本培训考核评价制度,不能只把考核评价的标准放在论文证书的多少和论文的质量上面,而要更加专注于培训成果的转化,重在持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要建立科学的培训奖惩制度,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联系挂勾于职称评定与年终考核。3必须坚持创新,研究、构建促进校本培训持续发展的组织形式,探索激励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校本培训要基于教师、基于校本,只有激发出教师自主进行校本培训、发展专业能力的内驱力,才能切实收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因此,相关的组织形式和激励策略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4必须通过多样灵活的校本培训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培训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激励性,是吸引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必要前提,校本培训要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实效,必须要在培训方式和培训活动上多做文章。五、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保障条件(一)主要的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论著、网络搜索相关的论文研究成果,认真摘录、选择、学习、借鉴有关校本培训的理论知识、研究和实践成果,用以指导、支撑本论文的写作,提升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理论价值。2经验总结法。笔者所在的学校哈尔滨市第 156 中学一直以来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校的实际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归纳出一定的实践经验,用以丰富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二)论文的保障条件1笔者截至目前已经有 18 年的基层教育教学经验,本身就已经经历过从新手教师到成熟教师的成长过程,同时一直致力于关于校本培训的研究。因此一方面对校本培训有亲身的经历,另一方面也具有切身的体会和具体的经验,可以保障本论文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践性。2本论文的研究范例哈尔滨市第 156 中学,是一所有着 38 年办学历程的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保障本论文的观点具有普适性,内容更加丰富,达到预期的论文写作目的。 六、论文的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014 年 9 月 10 月 ) 。论文开题后,搭建论文的框架,拟定详细的写作提纲,交由导师审阅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修改。第二阶段(2014 年 11 月 12 月) 。进一步整理收集到的相关文献,梳理选择可用的部分,并认真加以归类、提炼,积累相关的知识,为下一步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2015 年 1 月 2015 年 5 月) 。完成论文初稿,交导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第四阶段(2015 年 6 月 2015 年 7 月) 。在导师提出意见的基础上,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第五阶段(2015 年 8 月 2015 年 9 月) 。完成论文的英汉摘要并交导师审定,根据导师的意见进一步修改,进而完成论文的写作,同时准备迎接论文答辩。七、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本论文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以 156 中学为例,一般情况下,学校只注重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而对于先进理论的指导,以及从具体工作、具体活动中总结出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往往存在不足。鉴于此,通过与学校有关领导和中层干部、一线教师进行沟通,从推动学校教师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采取访谈、问卷、召开座谈会、征集案例反思等形式,进一步梳理相关的工作成果,总结工作经验,为丰富论文内容、提高论文层次奠定基础。八、论文框架前言一、论文的研究背景二、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现状综述(一)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现状(二)国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现状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五、基本概念(一)校本(二)校本培训(三)校本培训的作用六、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一)对于校本培训在认识上不到位(二)校本培训所采取的形式仍然比较单调刻板(三)校本培训呈现出较为浓厚的功利性色彩,不注重培训后的反思及下一步的改(四)没有构建起完善的校本培训保障机制和体系七、完善校本培训的途经与实践(一)坚持的基本原则(二)校本培训的内容(三)校本培训的途径1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即要紧密结合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校本培训2必须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构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保障体系3必须坚持创新,研究、构建促进校本培训持续发展的组织形式,探索激励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4必须通过多样灵活的校本培训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结语参考文献致谢九、阅读文献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网络文章)2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3.43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4王馥郁,杨建广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M新世纪出版社,2006 年 3 月第 2次印刷5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 年 6 月第 2 次印刷6刘芳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年 3 月第 1 次印刷7杨明全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J师资培训研究,2001(4).8熊川武实践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1 月第 1 次印刷9周晓晔激励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丹东师专学报,总第 74 期10 【英】邓尼斯恰尔德著心理学与教师蔡笑岳,周鸿等译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1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2张二庆,齐平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 年 08 期13张水发浅谈教师校本培训的相关措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 年 09 期 14杜志强,靳玉乐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5 年05 期15黄耀军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培训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 年 16廖华红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D华南师范大学,2003 年 17张祖春.校本培训实施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姜平.解读校本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郑金洲.校本教研指导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 20宋德如.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的有效路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 06 期 21莫晓东,顾通达.浅谈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模式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 02 期 22余维文.发挥校本培训功能的思考J .广西教育,2000 年 Z1 期 23徐巧英.关于构建新型“校本培训”模式的若干思考J .广西教育,2001 年 15 期 24郑金洲.走向“校本”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年 06 期 25徐今雅.校本培训价值的实现J .教育评论,2005 年 01 期 26陈启文.论教师校本培训保障体系的构建J .教育评论,2007 年 02 期 27赵蒙成.校本培训: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创新J .教育与职业,2000 年 03 期 28卢辉炬,谢清连.浅论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培训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 02期 29张向新.实行“校本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能力J .辽宁教育研究,2000 年 10 期 30林必武,熊百华,陈颖悟,刘生君. “校本”理论举要兼谈我国引进“校本”理论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 01 期 31胡平凡,林必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J .教育评论,2004 年 04 期 32张乐,陶志琼,戚荣华.我国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述评J .辽宁教育研究,2005 年 07 期 33张乐,陶志琼.国内外教师校本培训比较研究及评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年 06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