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6862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文本解读一、整体感知1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谢楼,是南齐著名诗人谢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称北楼、谢公楼。这首诗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借饯别咏怀,歌唱理想、歌唱人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极度苦闷,是李白诗中极富代表性的传世名篇。诗的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起笔突兀,直接抒发心中抑郁。“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时光难驻,心烦意乱。这里既蕴含了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精神苦闷,也融入了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以及一气呵成、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制的感情状态。三四句突然转折:面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因为李白素来怀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的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那样,具有清新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这里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七八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但这大胆的想象却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诗把“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虽然诗人的精神可以在幻想中遨游,但诗人的身体却始终在污浊的现实之中。当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就更强烈地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诗人的愁绪进入巅峰状态,无法摆脱,无法排抑,心急如焚,痛心疾首。借酒消愁,酒醒后面对的却是更为痛苦、更为直接的冰冷现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尽管承受着人生的种种不幸,李白仍不失李白式的豪放与洒脱、旷达与飘逸、豁达与乐观、坦然与自信。他最终还是从饯别所触发的悲伤情绪中走出,再次找到了那个与众不同的自我。2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设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用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将大自然写得犹如人一般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存在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因此心胸也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因此感到眼眶好像要裂开。“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这首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3观刈麦观刈麦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了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了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在诗的结尾,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4雁门太守行全诗共八句。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月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寒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月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倚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月光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二、问题探究1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不同理解。一般认为“弃我去者”就是“昨日”,“乱我心者”就是“今日”。“不可留”就是无法留驻。但“昨日”“今日”也可以指代其他任何事物。“不可留”可以理解为无法留,也可以看做不值得留,不应该留。这样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这两句诗。可以从现实的角度理解。把“昨日”理解为过去的岁月,“弃我去者”“昨日”等于说枉度了过去的时光。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已经年过半百,但却感觉未立尺寸之功,理想已经化为幻梦,他回忆过去,自然会感觉时光白白流逝,一去不复返,无法留驻。既然昨日如此,就该惜取今日了。但是今日也无法奋发,只能是“多烦忧”。前后对照说明不是诗人不惜时,辜负光阴,而是报国无门、进取无路,从而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平和幽愤。还可以从诅咒过去的角度理解。昨日可以认为不仅仅指过去的时间,而是偏重指过去的那段生活。“弃我去者”则是指抛弃他、冷落他的统治者。这两句就表达了对过去被愚弄被冷落生活的斥责和诅咒。诗人怀着壮志两次到长安,结果都失望离去。欲从军报国,也是败兴而归。这些失意生活只能引起诗人的痛苦回忆,是不值得怀念的。而“今日”的现实同样是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大乱在即,与过去没有太大区别,更增加了诗人对过去的诅咒。2望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而深含寓意的抒情诗。诗人描写泰山雄伟高大,独出群峰之上。这里,明笔写山,而暗中却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思想品格:只要一个人有泰山一样雄伟的气概、广阔的胸襟、敏锐的目光和攀登“绝顶”的精神,那么他总有一天会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考试落第之后那种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豪情壮志。3观刈麦中是如何运用反常心理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增加艺术表现力的?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颤栗了,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例如“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饱含着作者同情之感、怜悯之意。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劳作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的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反常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反常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反常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得细致入微。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也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这首诗中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4雁门太守行中大量运用表现色彩的词语有什么作用?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但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如同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李贺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在这首诗中用压城的黑云比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月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又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从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5对雁门太守行中“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两句的不同理解。对雁门太守行的理解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对“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两句,争议更多。有人认为这两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黑夜行军,偃旗息鼓,到达交战的地点。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也有人认为这两句诗写唐军将士带着必死的决心,半夜偷袭,奋勇杀敌。还有另外的理解,认为这两句诗描写了由于唐军将士牺牲惨重,被迫深夜撤退,走到易水这个地方,面对易水,记起当年荆轲对燕太子丹所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歌,为了报答君王对自己的厚爱,又提起宝剑冲向敌人,甘愿以身报国。思考与讨论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表达的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请你仔细思考,并与同学讨论,谈谈你的看法。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判定“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诗句的积极与消极,首先要看李白的“愁”字的含义是什么。李白的“愁”,不是闲愁逸恨,不是消极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而形成的。李白的“愁”,是因为他有雄心壮志,有兴邦济世的抱负,这就需要被人重视,出仕为官,方能施展抱负。而盛唐时代虽然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然而,全面的社会腐败已经开始,官场的黑暗使正直之士难以晋身。李白恰恰是一个不能屈身求仕之人,于是,他终生不得志,抱负不得施展,这才是他苦闷的原因。愈是雄心勃勃,愈是难以晋身;愈是难以晋身,愈是忧郁苦闷,形成恶性循环,这是李白终生苦闷的原因。可见,李白的这句话没有什么消极可言,正是积极进取精神的一种异常表现。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的是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泰山山麓。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你可以从中看出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孔子的“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情致是一样的,都是伟大人物的磅礴胸襟的写照,只是体裁不同,一个是散文,一个是诗歌罢了。“会当凌绝顶”,“会当”意思是“该当”,主语省略,即是“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将该当(可以、能够)登上泰山之峰顶,扬眉一览群山,都是小小的,在我脚下。杜甫在科举落第之后并没有感慨个人身世遭遇,没有悲观,通过这两句诗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三、“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又作“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结合整首诗,讨论一下,用“月”和“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比较诗歌中选择不 同意象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月”暗示夜已深,一缕月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借月光来显示守军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不但暗示了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而且为下文的驰援活动做了良好的铺垫,正如王琦所言“此篇盖咏中夜出兵,乘间捣敌之事”。同时月光下严整的军容更体现了守城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以死报国的决心。如用“日”,表现的是白天守城的紧张氛围,所营造的意象和意境都没有“月”形象、深刻。教学建议一、古代诗歌的教学,应以诵读为主。这四首诗,都是唐诗中著名的作品。除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外的三首诗又都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本课的教学应在熟读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落实背诵的要求。首先要练习背诵,达到基本成诵后,作一点分析,最后再检查背诵(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要求默写),要做到能脱口而出。应该注意的是:1字面上的意思,注释里都讲到了,不用过多地重复。2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背诵前至少要读5遍以上,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诗歌内容。3在背诵的过程中,适当加以必要的点拨,包括层次的划分、对偶句的运用等,这样可以起到指导学生背诵、加快背诵速度的作用。二、在这四首诗的教学中,适当地介绍创作背景、诗人的经历和其他同类诗歌,对学生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在介绍时,教师应仔细构思介绍的方式,既要紧扣学习这四首诗的需要,又要使学生获得比较深刻的印象,而且费时不多。可以参考以下建议:1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应适当介绍李白豪放的性格和满怀报国之志而不得施展的遭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李白复杂矛盾的情感。2望岳要适当介绍杜甫创作这首诗时落第的经历,从而认识到杜甫早期诗歌中也有豪迈与浪漫。3教学观刈麦与雁门太守行时应适当介绍白居易的其他关心民众疾苦的诗歌和李贺的南园等诗歌,在促进对本诗理解的同时也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三、“诗无达诂”,对某些诗句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对这些不同理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认识去接受,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四、可以组织一次古代诗歌(不要限于学过的)朗读比赛,对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诗(如观刈麦),可以改编成诗剧表演。相关资料一、关于作者1杜甫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小的官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写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言、七言古诗,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环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言、七言律诗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2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县)。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任杭州刺史,宝历初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与元九书是他诗论的纲领,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早期所作讽谕诗,如秦中吟新乐府中的不少篇章,较广泛尖锐地揭发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自遭受贬谪后,意志逐渐消沉,晚年尤甚,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和元稹友谊甚笃,与之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3李贺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韩愈曾为之作讳辩。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27岁。其诗对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加以揭露、讽刺,也表现出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艺术上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但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二、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创作背景天宝三载,李白被玄宗视为“非廊庙器”从长安逐出,政治上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他“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化为泡影,于是怀着无比怨愤的心情决计遁入方外,寄情山水,无聊地度过了七个春秋。天宝十载,他终于按捺不住报国壮怀的复苏,意欲弃文从军,到边塞去为国效命疆场。可是,当他到了当时“天子非常赐颜色”的安禄山所镇守的幽州,却发现安禄山已在大肆招兵买马,准备暴乱。他立刻返回河南,欲向朝廷陈述真相。但听人说,安禄山正深得玄宗宠信,凡弹劾安禄山者,不但无尺寸之功,反有杀身之祸。李白忧心如焚,却一筹莫展,不得已来到宣州投奔本家兄弟李昭避难。在这里意外地碰见了他的族叔李云。李云当时在长安任秘书省校书郎。在这种特殊的时候,李白见到离别多年又是从京都来的族叔,自然是谈了许多彼此的见闻和时事。这时的李白,虽身居宣州,却时刻关注着朝廷和时局;虽浪迹湖海数年,却无时不在“常为大国忧”。但是李云能告诉他什么呢?无非是唐玄宗更加沉迷声色,杨氏兄妹权势倾天,王公贵族竞尚奢侈;无非是朝廷出兵攻打南诏一败涂地,二十万人马全军覆没;无非是杨国忠当宰相排贤忌能,荒淫无度,比李林甫有过之而无不及;无非是安禄山恶势日盛,国家面临大难,皇帝却执迷不悟,反纵恶抑良,等等这些都是当时重要的时事。耳闻目睹这样的现实,希望“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诗人怎能不痛心、不义愤、不忧愁呢!于是在宣州谢楼饯别李云之际,诗人奋笔写下了这首著名诗篇,借以抒发此时此刻痛苦而忧愤的心情。(赵丽玲、金声,节选自名作欣赏xx年第1期)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赏析当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更强烈地感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情从极热一落千丈冰渊,不禁吐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顿生一个大跌宕大起伏,成为最脍炙人口的名句。好在何处呢?首先好在由眼前景自然生出联想,造成奇比。谢楼前自古有一条著名的宛溪水,登楼必见。诗人就景抒情,自然贴切,妙语天成,且扣住特殊的时间地点,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其次,“抽刀断水”是极奇特又极逼真可见的举动,其中不无夸张意味,但唯其如此,才最能表现诗人强烈的泄愤情绪。这不是弱女子式的哭愁,而是愤世嫉俗的宣泄,使人想到他“拔剑击柱”的壮举。第三,“抽刀断水”这一细节是生活中再易想不过的形象,任何人都能清楚地意识到以刀断水是不可能的,诗人故意用这一细节与“水更流”对比,极其形象地说明欲罢不能的意思,然后以此比喻“举杯消愁”,就把“愁更愁”的结局更加突出出来。不用任何比喻词,只将两者工整对偶,让人一目了然,而且连用两个表递进的副词“更”挑起两组复沓语,气势斩截,不容置疑。第四,将“水”与“愁”对举,自然造成读者意识中愁与水的叠印,抽象的愁化做了流不断的水,历历如在目前,把诗人内心无法排遣而与日俱增的忧愁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至此将发端四句中的感情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了。(赵丽琴、金声,节选自名作欣赏xx年第1期)四、望岳的创作背景望岳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不幸落第。这次落第,对杜甫说来并不是沉重的打击,他情绪乐观,对前途充满了幻想,因为这时他只有24岁。“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从此杜甫开始了他生平第二次漫游。望岳就是他在山东看见泰山之后有感而作。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景象,抒发了诗人勇于攀登高峰的积极进取精神。(摘自陶尔夫、韩式朋主编中国历代诗词注释)五、白居易为官恤民白居易(772846)是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为人正直、善良,为官廉洁清明,政绩显赫。这些从他的诗作观刈麦中可见一斑。可分为四层意思。(一)小序:“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覆:遮盖;陇:农田作场的行)诗的开头两句交代时间、背景:季节“小满”过后,麦粒很快饱满成熟泛黄,农村的收种大忙季节开始。这为下文“观刈麦”做好铺垫。(二)观刈麦:“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昔夏日长。”(荷:扛、担;箪:盛饭的圆形竹器;壶浆:茶壶装汤水;丁壮:健壮的成年男子)诗的3、4、5、6四句写观刈麦。在那夏收的农忙季节里,农民是很辛苦的;妇女携带小孩,提着篮子,肩扛坛坛罐罐,给正在田间干活的青壮年端茶送饭。农民们弯着腰、弓着背,脚下热气熏蒸,背上烈日暴晒,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肯休息,好像感觉不到热似的,只是一心一意抢时间争速度,抓紧收种。(三)访拾麦穗者:“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复:不是单一的,许多的;敝:破,坏;顾言:回顾往事;输:交出)诗的7、8、9、10四句由观刈麦的“观”转到“问”与“听”。听拾麦穗的人说当代赋税繁重,农民虽说辛勤劳作,但仍苦不聊生。一个“复”字,表示情况更为糟糕的是,有些人家没有田,没有麦子可刈。看,那贫困的妇女怀里抱着小孩,一只手拎着个破篮子,一只手伸向刈麦人的身旁在拾麦穗。她为什么不去给自家的男人端茶送饭呢?原来,为了缴纳官税,她家的田地已经变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得靠拾点麦穗充饥。可见,今日的拾麦穗者正是昨日的刈麦者,今日的刈麦者势必也有陷入拾麦穗者的窘境的可能,联想自然,推论有据,实在令人忧虑。(四)观后感想:“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事:从事,做;岁晏:一年到头快乐,晏,快乐;尽日:一天到晚)这最后3句,由“观”到“听”(问)到“想”(议),触景生情,因事生议。诗人由农民生活的苦难联想到自己的快乐,“我”作为一个县尉官员,感到自己没有什么功劳,谈不上什么恩德,又从不参加田间劳动,可是每年享有粮食“三百石”的优厚待遇,吃不光、用不完,年终有积余。仔细思忖起来,真是问心有愧,实在心神不安。这是现实主义的诗篇杰作。诗人身为县尉官员,心里可装有老百姓。他关心农事,体察民情,对于刈麦的平常事,由“观”到“听”(问)到“议”,足见其作风的深入,感情的渗透,心脉的跳动。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把自己摆了进去,加以剖析对比,找出差距。叙事,真切生动,历历如画;抒情,朴实无华,对比递进;议论,实实在在,诚挚感人;结构,顺理成章,合乎自然。通篇表现出对农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及对封建统治当局横征暴敛的反对,主题鲜明而深刻。读来亲切、自然,引人共鸣,促人深思,对诗人的一种敬仰和对封建统治当局的激愤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用大众之语,叙大众之事,抒大众之情的诗作,在我国历史上实属罕见,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操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情”与“理”时至今日仍可值得借鉴。(彭樟清,选自语文天地xx年第11期)六观刈麦赏析观刈麦一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的时候。诗人虽然是以旁观者的立场,自己并不参加劳动,但他能够感受到农家的劳苦,特别是农妇的生活苦难,因而觉得“自愧”。作为一个封建官吏来说,这种思想感情是应该肯定的。前四句,点一下时间和环境。然后用较多的篇幅,描绘出田间割麦的场景:大姑娘小媳妇挑着饭筐(箪:用竹编成的筐子),孩子们提着水壶,相随着向地头上走去;壮年男子早就在南冈割麦了。他们的脚下,炎热的泥土气蒸发上来,背上灼烤着滚烫的太阳,气力用尽了也不顾天气的暑热,反而对白日长天觉得高兴,因为那可以多干一些活儿。接着又刻画了另一种动人的场面:还有一位贫苦的妇女,怀抱着小孩子。右手捡拾遗留下的麦穗,左臂间挎着个残破的筐篮。听了她们的相互讲话,谁也会感到悲伤难受:地里的收成都充作了租税,只好捡一点麦穗来救命。最后六句,作者自述愧悔之情:自己没有给百姓做什么好事,也不种田养蚕,可是一年要拿三百石的俸禄,年底还有余粮。结句说“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是极写其感受之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