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6305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解析1. 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 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 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A. 将凸透镜往上移 B. 将光屏往下移C. 将蜡烛往上移 D. 将蜡烛往下移3. 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 cm处时,所成的像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放大的虚像5. 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xx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10 cm小于20 cmB. 等于20 cmC. 小于10 cmD. 大于20 cm6. 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B.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C.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D.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7. 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_,对光有_作用。8. 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_(选填“都是实像”“都是虚像”或“一个实像、一个虚像”),甲透镜的焦距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乙透镜的焦距。9.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 cm处,如图(b),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a) (b)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 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物距/cm403530252015像距/cm13.5141516.72030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的实像。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像_(选填“大”或“小”)。(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微课程:透镜的应用、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 放大镜 B. 近视镜 C. 投影仪 D. 照相机2.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时,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时,所成的像也变小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3. 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 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 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 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 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4.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 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_。6.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cm。7. 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途径,由图可知:_(选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8. 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的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_(选填序号)照相机 放大镜 投影仪 潜望镜9. 小明利用家中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登记照。试拍后发现左脸白,右脸黑,原来是台灯放在左侧,这是由于光的_造成的;调整台灯后,小明应在距离镜头_处;如果觉得像偏小,他应该_(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看着自己的照片,他发现面部光线还是不均匀。请你帮他想出一个解决办法_。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 D 解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选项A错;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B错;月食、日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C错;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选项D正确。2. C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反转,原来像在光屏上侧,说明蜡烛偏低或光屏偏低,还有可能凸透镜偏高,总之,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根据上面分析,只有C选项的调节是正确的。3. C 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项C正确。4. B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时,此时物体应放在2倍焦距之外,像距为10 cm,像的位置应该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当把物体移到距透镜10 cm处时,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正确的选项是B。5. C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此可以判断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小于焦距,即小于10 cm。6. D 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观察完正立、放大的虚像后,需要将凸透镜远离花朵,才能观察到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项D正确。7. 凸透镜 会聚 解析:小灯泡的前端A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在微型手电筒中节能灯前端相当于凸透镜,代替凹面镜在普通手电筒中的作用,起到聚焦作用。8. 都是实像 小于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缩小和等大的像都是实像,且都是倒立的,物体成缩小的像时,其物距大于2f,物体成等大的像时,物距等于2f,由此判断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9. 15.0 缩小 解析: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由题图(a)可知,此时焦距为15.0 cm,当蜡烛距此透镜35 cm时,即蜡烛在2f以外,所以在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10. (1)左 (2)缩小 大 (3)左 解析:从装置图可知,此时蜡烛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f和2f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实验的14次,蜡烛均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第5次实验是蜡烛正好在2f处,此时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而第6次实验是蜡烛在1f和2f之间,此时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蜡烛在C点时是位于1f以内,此时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蜡烛越靠近焦点像越大,所以为得到更大的像,应将蜡烛向左移动,靠近焦点。透镜的应用、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 D 解析:由题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成实像,此时物体应该放在了2倍焦距之外,所成像的位置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 C 解析:题图甲中凸透镜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书本应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这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而题图乙观察到字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原理,书本应在凸透镜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在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因此选项C正确。3. B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华看书越来越近了,说明他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是患上了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故选项B正确。4. C 解析:甲图中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乙图中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漫反射是由于反射面粗糙不平导致了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只有选项C正确。5. 照相机 变小 解析:摄像头拍摄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原理是相同的,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小,从图片上看,由乙到丙,汽车所成的像逐渐变小,即像距变小。6. 放大 倒立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0 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而平面镜只是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平面镜的光呈现在屏幕上方成像,要使物体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必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因此凸透镜的焦距f40 cm2f,20 cmf40 cm,则焦距不可能小于20 cm。7. 乙透镜近视 解析:从光路图可知,激光经过甲透镜后光线变得比原来会聚了,所以甲透镜是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而激光经过乙透镜后光线变得比原来发散了,起到了发散作用,所以乙透镜为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它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8. 后 变小 解析: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远离凸透镜,既像成在视网膜后方;要使像仍然成在视网膜上,则需要将光线会聚一点,使像距变小,所以看近物时晶状体焦距会变小,这是一种变焦系统,而像距并没有变化,这类似于照相机。9. 直线传播 大于二倍焦距 靠近 灯光不直接照射面部(用多灯从不同角度照明;让灯光透过白布照明;让墙面反射灯光照明等)解析:左脸白,右脸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照射到右脸的光线较少引起的。视频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是将景物置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所以他应该靠近镜头。拍摄的像面部光线不均匀,是由于光源光线太强或不均匀造成的,应改变灯光使之不直接照射面部,或类似于照相馆中用多灯从不同角度照明,也可以让灯光透过白布使光线柔和一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