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6159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教案(1)湘教版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会求有理数的倒数.(二)能力训练要求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会求有理数的倒数.(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运用,求一个负数的倒数.教学难点除法法则有两个,在运用时要合理选用法则1和法则2,当能整除时用法则1,在确定符号后,往往采用直接相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特别是除数是分数时,用法则2,把除法转变为乘法比较简便.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法.与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然后运用规律.教具准备投影片六张第一张:练习(记作29 A)第二张:想一想(记作29 B)第三张:法则(记作29 C)第四张:例1(记作29 D)第五张:练习(记作29 E)第六张:做一做(记作29 F)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引入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能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谁能叙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呢?生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师好,根据法则能口答下列各题吗?(出示投影片2.9 A)(1)(3)4; (2)3();(3)(9)(3);(4)8(9);(5)0(2);(6)(8)(6);生(1)12;(2)1;(3)27;(4)72;(5)0;(6)48师从回答问题中,知道大家已经掌握了有理数乘法法则,我为此很高兴.假如: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要求另一个因数.那么我们用什么运算来计算呢?生用除法.师对,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有理数的除法.讲授新课师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及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那105是什么意思,商为几?05呢?生105表示一个数与5的积是10,,商为2;05表示一个数与5的积是0,,商为0.师很好.那(12)(3)是什么意思呢?商为多少?生(12)(3)表示一个数与3的乘积是12,商为4,对吧?师对,你是怎样考虑的?生甲(12)(3)表示一个数与3的乘积是12,那什么数与3的乘积是12呢?+4.即:4(3)=12.由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与除法是互为逆运算,所以:(12)(3)=4.生乙老师,我们在小学学过: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那么计算(12)(3)时,就可以转化为(12)()即:(12)(3)=(12)()=4.这样可以吗?师可以,两位同学的思路都很正确,分析得也很好.那大家现在想一想:(出示投影片2.9 B)(1)27(9)=_(2)(72)(9)=_(3)0(2)=_(4)48(6)_(5)(18)6=_(6)5()=_(7)(27)(9)=_(8)546=_(9)8(4)=_(10)(45)(15)=_(学生分析、计算、讨论)生(1)3;(2)8;(3)0;(4)8;(5)3;(6)25;(7)3;(8)9;(9)2;(10)3.师很好,大家来观察一下算式,看看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有没有关系?有,总结出规律.生甲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不为0的数得0.生乙两个有理数相除总结出的规律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类似.都是先确定结果的符号,然后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老师,是吧?师对,大家总结得很好.在两个有理数相除时,首先确定商的符号,若两个数是同号两数,则商的符号为“+”,若这两个数是异号两数,则商的符号为“”;其次确定商的绝对值,即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还有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为什么要除以非0的数呢?生因为0不能作除数.师很好,这时,我们就总结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出示投影片2.9 C)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零.(学生念一次,背一次)注意:(1)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是专指“两数相除”的.(2)0不能作除数.师好,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来熟悉有理数除法法则.(出示投影片2.9 D)例1计算:(1)(15)(3);(2)(12)();(3)(0.75)0.25;(4)(12)()(100).分析:直接利用法则进行计算.首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再把绝对值相除.(4)小题要按顺序从左到右进行计算.另外注意:负数在有理数运算中一定要加上括号.解:(1)(15)(3)=+(153)=5(2)(12)()=+(12)=48(3)(0.75)0.25=(0.750.25)=3(4)(12)()(100)=+(12)(100)=144(100)=(144100)=1.44下面我们来做一练习.(出示投影片2.9 E)计算:(1)(84)7; (2)()(3)(3)0(196)(7)答案:(1)12;(2);(3)0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就学了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在运用这两个法则进行运算时,首先要确定结果的符号,然后再求结果的绝对值.下面我们做一做(出示投影片2.9 F)计算:(1)1();1()(2)0.8();0.8()(3)()();()(60)答案:(1),;(2),;(3)15,15.师得出计算结果后,比较每一小题两式的结果,有规律吗?生结果一样,说明两式相等.即:1()=1()0.8()=0.8()()()=()(60)由此得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师对.通过计算总结,又得到有理数的除法的另一法则,我们可把这个法则称为法则二,把前面的那个法则称为法则一.这两个运算法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这两个法则.一般来说,两数能整除时,应用法则一较简单;两数不能整除或除数为分数时,应用法则二.法则二是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那什么叫互为倒数呢?生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是互为倒数.师那我们现在回头看刚才“做一做”的(1)小题:1();它的意思是与什么数相乘,积为1呢?生师那与是什么数呢?生互为倒数.师对.因为互为倒数的乘积为1,所以1()的商就是的倒数.大家再看:1()=1()=可知:与是互为倒数,那谁能总结一下怎样求一个负数的倒数呢?生1除以这个负数,就等于这个负数的倒数.师很好,要求一个负数的倒数,只需要1除以这个负数得到的商就是这个负数的倒数.如果这个负数是分数,那么只需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即可.想一想:正数的倒数是什么数,负数的倒数是什么数?0呢?生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0没有倒数.师很好.大家要求一个数的倒数时,一定要注意:(1)0没有倒数.(2)互为倒数的两数为同号.课堂练习课本P70随堂练习1.计算:(1)();(2)(1)(1.5);(3)(3)()();(4)(3)()().解:(1)()=(7)=(2)(1)(1.5)=+(11.5)=+(1)=(3)(3)()()=+(3)()=()=(4)=30(4)(3)()()=(3)()(4)=(3)+(4)=(3)=(3)=.2.阅读课本P6970,然后小结.课时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有理数除法运算的步骤与有理数加、减、乘一样,都是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有理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有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后,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律性质简化运算.课后作业(一)课本P71习题212 1、2、3、4、5、6.(二)预习内容:P72732.预习提纲(1)乘方的概念.(2)如何进行乘方运算.活动与探究1.若1059、1417、2312分别被自然数x除时,所得的余数都是y,则xy的值等于( )A.15 B.1 C.164 D.179(xx年竞赛)过程:对于除法运算中的整除性与非整除性,小学已初步探讨过.有以下公式: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可以让学生利用此公式进行变化、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设已知三数被自然数x除时,商分别为自然数a、b、c.那么:ax+y=1059bx+y=1417cx+y=2312得 (ba)x=358得 (ca)x=1253得 (cb)x=895由于:ab bc ca所以,x是358、1253、895的公约数即x=179,由此可得y=164xy=15结果:选A2.求除以8和9都是余1的所有三位数的和.过程:可以让学生借鉴(1)题来变化、运算.可设三位数为n,它是除以8、9的商分别为x、y余1的数.则:n=8x+1;n=9y+1由此可知:三位数n减去1,就是8和9的公倍数,即为:144、216、288、360、432、504、576、648、720、792、864、936.所以满足条件的所有三位数的和为:144+216+288+360+432+504+576+648+720+792+864+936+112=72(2+3+4+5+6+7+8+9+10+11+12+13)+112=72(2+13)6+12=6492答案:6492板书设计2.9 有理数的除法一、有理数除法法则:(一)(二)二、如何求负数的倒数三、课堂练习四、课时小结五、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