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蜘蛛》教学设计 河大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5887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蜘蛛》教学设计 河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蜘蛛》教学设计 河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蜘蛛》教学设计 河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蜘蛛教学设计 河大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2学习本文生动性说明的说明方法。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情感目标:欣赏准确生动的语言美。教学重点学习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教学难点平实性说明与生动性说明的区别。教学方法1说话训练。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2信息交流。观察蜘蛛、阅读文章或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思路1以本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会用“新”眼光去看“旧”事物,在“旧”事物中看出新迹象、新特点,借此寻求新知识,获得新认识。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头脑中再现相关的情景,体会文章的精彩之处,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细节。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听说训练。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导入语:“同学们,今天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是什么吗?”(蜘蛛)“你观察过张网捕虫的蜘蛛吗?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能结网吗?蜘蛛很常见,但往往不被我们注意。本文的作者却对它作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建人写的这篇说明文蜘蛛。”知识复习1复习提问。(1)什么是科学小品?(2)科学小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1)科学小品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写给一般人看,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2)科学小品的基本要求是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生动性)。2作者简介。周建人鲁迅研究家,自然科学家,1888年11月22日生。浙江绍兴人。鲁迅之弟。写了不少对于研究鲁迅很有价值的文章,搜集成书的主要著作有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鲁迅回忆录等。另有科学著作科学杂谈,与人合译的达尔文物种起源。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自愿,每人一段),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本文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来写的。围绕这个特征,介绍了蜘蛛各种各样的捕食方法;蛛丝产生的生理机制;蛛丝的用途及其他有丝而不结网的蜘蛛等内容。文章把重点放在蜘蛛的实用价值上,具体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利用过程。2信息交流。结合你自己对蜘蛛的观察了解或根据阅读的文章内容,或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料,试模拟一只可爱的小蜘蛛的口吻,用第一人称介绍一下“自己”。引导学生回答如下:我叫蜘蛛。我们家族约有三万五千余种,属于节肢动物。我们结网定居,常在屋檐、庭园、树丛间,结大型车轮状垂直的圆形网。清晨、傍晚或夜间居网的中心,白天隐伏网旁,以树叶缝隙、树枝为隐藏地点,并要用一信号丝与网相连。当昆虫或它物触网,被网上粘液(粘丝)粘住,我就扑出,以螯肢摄捉,注入毒汁和消化液,并用蛛丝缚住猎物,然后像咬一片面包或饼干似的把它们吃掉,作为美餐。我捉拿食物的方法各种各样,人称“诸葛亮”。如果蚊、蚋等小虫飞来,触在网上,我就采取“擒拿法”,迅速赶到,把它们捉住,咬在“嘴”里,吸取它的汁液,或者咬了回到网中央去,好像咬一片面包或饼干似的慢慢享用。如果投入网里的不是这等小虫,而是力气较大的飞虫,我就采用“相缚法”。用脚拿丝去缚它们,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如果来的飞将是带枪的,如蜜蜂等,我就采用“游击战”的方法。用丝向它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走不多远,又回转去,再绕一下,又走开。等到看着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我们最难捉的是披甲的飞将。有时它们飞入网里,被兜住了,由于它的甲很厚,很重,而且力气很耐久。它的六条腿东推西撑,是很难捉住的。有时好不容易把这条腿缚住,那条腿又伸出来,真是没有办法。这倒还没有什么要紧。最可怕的是碰见蜾赢。它有时静悄悄地忽然来了,振动着翅膀,刺刺地向网里一撞,忽又离开。网起了振动,我以为已有生物被网住了,匆匆地赶去捕捉时,不提防蜾赢用了最敏捷的手段,忽然把我的腿抱住,迅速飞去,这时我是很难保全自己的性命了,成了它儿女的“面包”了。我织网的技能较好,因此我也被称为“数学家”、“织网家”。我之所以能织网,是因为我的腹内有数种腺,藏着液体,都能从腹部末端放出来。一种叫做壶状腺,放出来的液体,遇空气凝结成丝,用以做最初的棚架和辐射线。一种叫做葡萄状腺,放出来的液体也固结为丝,用以做螺旋形的线。一种叫做腹合腺,放出来的液体不会凝结成丝,即是粘液,和前一种腺液同时放出来,附在丝上,因为物理作用,凝成一粒粒的细珠状,使丝很热。我所产生的丝一般比蚕丝更细,而且很韧,又不会扭曲,因此可以用于精密仪器上使用,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我还可以用于田间地头捕捉害虫,为农民服务,做出贡献,这既可省农药,又省工本,还可以避免农药对粮食和环境的污染,而且确保粮食的丰收。同时我们还可以作为药物,为人民治病呢。这就是我,动物界中一名普通成员。希望你们多多了解我,支持我。讨论分析(l)文章开头引用诗谜的作用是什么?(2)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蜘蛛捕捉食物的几种情形及其捕捉方法。(3)文中说蜘蛛在生物界中是“名件”指的是什么?(4)蜘蛛织网的生理机制是怎样的?(5)文章围绕蜘蛛的什么特点,介绍了它的哪些知识?其中说明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文章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7)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8)展开合理想像,你认为我们可以利用蜘蛛干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l)这样开头饶有兴趣,吸引读者,同时准确形象地揭示蜘蛛的生态特征。(2)文中写了蜘蛛捕食的三种生动情景:一是克敌制胜,二是势均力敌,三是反遭暗算;文中提到三种捕食方法:一是擒拿法,二是相缚法,三是游击战的方法。(3)说它是生物界的“名件”是指织网技能之高妙,使人诧异,它的身体机构之巧妙,使人惊奇。(4)蜘蛛织网的生理机制是它的腹内有数种腺,藏着液体,都能从腹部末端放出来。一种叫做壶状腺,放出来的液体,遇空气凝结成丝,用以做最初的棚架和辐射线。一种叫做葡萄状腺,放出来的液体也固结为丝,用以做螺旋形的线。一种叫做腹合腺,放出来的液体不会凝结成丝,却是粘液,和前一种腺液一起放出,附在丝上,使丝很黏。(5)本文是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来写的,围绕这个特征,文章对蜘蛛的生活习性、蛛丝产生的生理机制,蛛丝的用途等内容作了说明。文章把重点放在蛛丝的实用价值上,具体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利用过程。这样不仅丰富了读者的知识,而且暗示了人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根本目的利用与改造自然,造福人类。(6)文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由表及里即由蜘蛛生活习性“表”,说到它吐丝生理机制的“里”;由此及彼即由蜘蛛本身的形态性质、常见的结网蜘蛛,说到蛛丝的用途和较少见的不结网蜘蛛。(7)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如第2、3自然段结合蜘蛛捕食的三种情景,介绍了三种捕捉食物的方法。举例子:如第3自然段中“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用形象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披甲飞将的难捉。作比较、列数字:如第6自然段中“园蛛的丝细到只有一英寸的一万五千到二万分之一,比蚕丝细得多了。”准确地说明了园蛛丝的细。(8)如根据蜘蛛的“液压腿”研制一种“步行机”等。(想像合理即可)总结扩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了解了蛛丝产生的生理机制,知道了人们对它的一些利用过程等,通过本课学习,丰富了同学们的生物知识,开拓了学生视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人们常见的蜘蛛的有关的科学知识写得如此新鲜清晰又饶有情趣呢?下节课我们进行学习探讨。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下认真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蜘蛛这种小动物。了解了它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作者为什么能把人们常见的蜘蛛有关的科学知识写得如此新鲜清晰,又饶有情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讨论分析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感受文章内容并讨论:作者为什么能把与人们常见的蜘蛛有关的科学知识写得如此新鲜清晰,又饶有情趣?1抓住事物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蜘蛛会织网,能捕虫,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它是如何结网捕食的。作者正是紧紧抓住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对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首先,观察了蜘蛛“捉飞将”的三种情景,一是克敌制胜,二是势均力敌,三是反遭暗算;其中重点观察的是它“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对“蚊、蚋等小虫”施展的是擒拿法,对“气力较大的飞虫”使用的是捆缚法,对“带枪的飞将”则采用游击战的方法。其次,观察了蜘蛛结网的过程。最后观察了其他有丝而不结网的蜘蛛。这是一种实际的具体的观察。文章由对檐前的网的观察生发开来,既写了蜘蛛如何捕食昆虫,也写了它如何为昆虫所食,着重说明了它的各种各样捉拿昆虫的方法,这都是以细致的观察为基础的。另一方面,作者还更深入的观察了蛛体结构和织网技能,这是由上述对事物表象的具体观察转入对事物内在特征的科学分析。他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说明了蜘蛛“织网的技能之高妙”和“身体机构之巧妙”,以及人类对蛛丝的利用。文章把重点放在蛛丝的实用价值上,具体描述了人们对它的利用过程。这一切写在文章里虽然只是科学的结论,但是不容置疑,原因就在于它是以科学的观察更精细的观察为基础的。2把记叙和描写作为手段,进行生动的说明。本文属于科普读物,是写给缺少生物学专门知识的一般读者看的,因而除了具备科学性的特点外,还应力求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饶有趣味,以达到引人入股和易于接受的目的。最能显示本文特色的,还是作者善于把记叙和描写的方法作为手段,进行生动说明。如文章开头,“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是记叙性的语言。文章的结尾,写蝇虎的活动特点,是具体的描绘。最精彩的要算对蛛网上一幕幕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的介绍了,这里作者采用的是记叙夹带描写的方法。如写蜘蛛捉蚊蚋的过程,干净利索;写蜘蛛捉蜜蜂的情形,细致、生动而富于情趣;写蜘蛛在甲虫挣脱后怅然若失的情态,极为传神。如此形象的描述,使读者对蜘蛛的生态特征有了明确的认识,达到了说明的目的。这种生动的说明方法,使读者不仅有所知,而且有所感,读来更觉有趣。课堂训练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文字,然后改成平实性说明的文字。蜘蛛怎样捕食呢?如果是蚊、蚋等小虫触在网上,它就立即捉住,吸取它们的汁液或咬回网中央去吸食。如果是力气较大的飞虫,就用丝去缚裹,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如果飞来的是带枪的,如蜜蜂,就用丝向它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但走不多远,又回转去,再绕一下,又走开。等到它们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最难捉的是甲虫之类的昆虫。由于它的甲很厚,很重,而且力气很耐久。另外蜘蛛也经常受到蜾蠃等小动物的袭击。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