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名著阅读 西游记》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5119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名著阅读 西游记》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名著阅读 西游记》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名著阅读 西游记》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名著阅读 西游记指导教学书(无答案)(新版)苏教版教学目标: 1.课内外结合,提高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2.欣赏精彩篇章,品味名著语言。3.简要分析主要人物,对人生和社会有新的感悟。教学重点:1.欣赏精彩篇章,品味名著语言。2.简要分析主要人物,对人生和社会有新的感悟。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师生互动对话。课前准备:最好每人一本西游记、积累的西游记读书卡片、收集的有关图片及文字资料、演示道具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课前提醒所有的学生拿出语文课本、所带的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本)导引:刚才,同学们听到的乐曲,歌名叫什么?猴哥猴哥;是哪部电视剧的插曲?西游记。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名著推荐与阅读,老师这里带了一些不同版本的西游记,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部名著的?(可补充:小时候,太宽泛了,具体一点,通过什么方式?)2.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可能的答案有:连环画、电视剧、动画片、小人书、小说书等等。二、读名著,理情节。 (教师:老师没有想到同学们这么早就知道了西游记,但真的读过了吗?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1.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2.教师:老师从西游记这部名著中挑出了5个故事(电脑点到这一页)。请同学们在读书笔记本上把这5个故事按照取经的前后排序重新排列一下。排好之后,何老师将给出答案(电脑点到这一页);同桌交换批改,每排对一个故事得20分,计100分;老师要请同学们把自己得的分数读给大家听。最后点明:“大闹天宫”在取经前;“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两个故事在取经途中;“通天河遇鼋湿经书”在取经后。学生排序,教师巡视。1分钟左右。无序的故事:取回真经三借芭蕉扇通天河遇鼋湿经书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答案:原正确顺序: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取回真经通天河遇鼋湿经书3.故事话西游记(点课件)4.比一比,看谁收集得多?5.教师归归纳小结:通过检查,老师知道了同学们对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掌握得比较到位。名著不厌百回读,常读常新。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艾登堡说:“没读过西游记,就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谓大胆。”文学名著西游记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三、悟哲理,评人物。1、教师:同学们知道西游记的哪些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读后的感受(一人说一个,不重复;尽量鼓励举手发言,不少于5人;如果没有一人举手,则“开火车”)。现在老师给你们做个示范:在美猴王这个故事中,孙悟空顽皮灵活、聪明乐观、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给大家找到了安身之处水帘洞。真正的领袖从来都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最后由公众推选出来的。请一位学生分析老师的写法,老师点拨后概括:(内容、思想、形象+哲理性的感悟)(指导画下P150阴影部分中的句子并齐读)(请同桌之间相互大声地说一说你所读的故事的感受,1分钟左右之后请同学们回答)(以下教师备用:(1)在三调芭蕉扇这个故事中,面对高山火海,面对狡诈的铁扇公主,孙悟空没有退缩,总是千方百计战胜一切困难,他的成功并不单靠一根金箍棒。真正的英雄应是有勇有谋,善于变通。(2)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中,孙悟空面对师傅的误解,孙悟空不离不弃,不恼不怒,情真意诚。无情未必真豪杰,单是本领高还算不上英雄人物,英雄总是有着高尚而丰富的情感的。或者说:面对诡计多端,花言巧语,善于欺骗的白骨精,孙悟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战斗到底,最终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点拨并归纳: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从中读出了做人的道理。读名著中的故事,一定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写下自己的感想;而且同一故事,由于着眼点不同,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时的阅读中一定要写下读后感,哪怕一两句话也行,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一笔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2、教师:情节是人物成长的历史,在我们所熟知的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中,毛泽东对孙悟空有一个经典的评价。教师:毛泽东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诗中有两句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教材说“精辟地道出了位神猴的本质特点”,请同学们联系具体情节说说神猴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请前后桌之间,同桌之间相互之间大声地说一说。(至少2名同学回答让学生联系具体情节充分析。看时间)指名学生回答后,着重归纳孙悟空的形象: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除恶务尽,热爱自由,充满了斗争精神。但有时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教师:看一看课本P162的第附录部分的第6节,课本上的概括分析和老师的分析有什么不同。(指1名学生回答后概括)教师: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以偏概全)(多角度)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的约束。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3、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联系具体人物和情节说说,这在孙悟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教师可补充: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中,孙悟空面对师傅的误解,孙悟空不离不弃,不恼不怒,情真意诚。无情未必真豪杰,单是本领高还算不上英雄人物,英雄总是有着高尚而丰富的情感的。)(学生若难于回答请学生看书,回答到其他人物也予以承认和表扬,如:P154罗刹女对红孩儿的感情)3、教师小结:西游记中许多人物都是神性、人性和物性的和谐统一,优秀的古典小说总是有它独特的人物形象,有它独特的无可取代的魅力。作者吴承恩在禹鼎志序中称:“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徽有鉴戒寓焉。”也正点明了他刻画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根本目的。其他三人也是具有个性特征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里就不一一分析,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去分析。四、赏名篇,品语言。1、(教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用语言文字塑造的,那么西游记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呢?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3分钟左右的美猴王电视剧片断(视频和文字相配)。边看边思考:原著和电视剧相比,各有什么优势?(学生自由观看)。(学生无法回答,就提示学生看黑板上的文字,从修辞等角度进行欣赏。)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归纳:电视剧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许多地方加上了导演的意图,它通过图像、声音等塑造艺术形象,娱乐性强,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原著则是原汁原味的,通过语言文字塑造人物形象,启发人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提高读者的文学欣赏水平,这是电视剧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要多读原著,领略原著的真滋真味,不能用看电视剧来代替看原著。2、(教师:那么,西游记的语言魅力表现在哪里呢?下面老师给你们5分钟,请同学们前后桌组成四人小组,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高声地朗读课文,用圈点读书法在文中批注你喜欢的句子,并把你喜欢的好词好句抄写在读书笔记本上,并思考好在哪里。)(1)学生自由读书:自读+交流+背诵。(注意:品读语言是重点:读前提要求,读中要指导,读中要巡视,读后要交流。注重整理、摘抄、对照课件读背)。指导学生把语言特色进行归类。学生也可以结合,其他篇目来谈语言特色。(2)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归纳(学生说到那一类,就这一类进行归类分析):第一、多用诗赋(其他回目也有词)穿插,题材多样,体裁各异,文采斐然。从内容来看,有对美丽风景的刻画(烘托环境的美好),有对出场人物的评价(对人物美好未来的憧憬),有对幸福生活的描绘(找到水帘洞后的欢乐生活)。(有对解除劫难的欣喜,也有对取经艰辛的慨叹)。从体裁来说,诗不拘于一体,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大量的诗赋的穿插使作品具备了很高的文学性,并且不会因为体裁的单调而显枯燥乏味,我们可以感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第二、引经据典,意蕴丰富,典雅优美。引用论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教师:“西游记一书,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并无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学者张书绅)这句话的第一字和最后一个字加上就是何老师的姓,何老师特别提醒你们:读名著学做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引用诗经中的“伐木丁丁”(一调芭蕉扇中),叠词的使用,韵律优美,琅琅上口。(伐木丁丁丁(zhn)丁:砍树的声音。“丁”不能读“钉dng”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第三、大量使用口语,平实浅显,地域特色浓郁 。如:“耍子”,极具地域特色,使读者在阅读时,渐渐被引入成书时代的社会环境,对于接受作品,品味其中蕴味,有很大帮助。语言学上,江淮方言区。第四、引用俗语、古语。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如:“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等。第五、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整齐优美,形象生动。如排比、对偶句等。第六、骈散句交替使用,句式整齐,流畅自然,琅琅上口。第七、语言风格活泼,幽默风趣,轻松平和,切合人物性格特点。如P153、154悟空叫铁扇公主嫂嫂一段。(3)学生自由背书,看着黑板上的语言特色分析。3、归纳小结: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的明朝中叶,几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许多读者对西游记这样一部故事内容简单,甚至略显幼稚的作品爱不释手,实际上依靠的,就是语言上的巨大魅力。五、归纳总结:1、教师:今天,我们从西游记这部名著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围绕所学回答);我们可以怎样去读名著。名著推荐与阅读总结:读名著,理情节;悟哲理,评人物;赏名篇,品语言。2、教师总结: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易老名著不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精彩的故事、典型的人物、深刻而独到的主题。今天我们只欣赏了美猴王这个情节,只分析了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然而西游记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挖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西游记负载了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它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阅读快感,更是一次文化历险、精神漫游、哲理思索。正如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哈发姆莱一样,一千个读者就可能有一千个不同的“西天取经”征程。在今天,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到真经,修成“正果”的艰难历程启示我们:(学生齐读)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六、阅读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