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5054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4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把握刻画人物的各种方法。2、揣摩作者写人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赋予人物不同的个性,最终实现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的。3、理解四位世界著名作家的高尚情操、共同的情趣、相同的文学主张、真挚的情谊。课堂实录师:前两天的随笔中,有一个同学给我出了一个谜。他的谜面是这样一段话:“她长得很漂亮,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身材是不高不矮,不胖也不瘦。她特别爱笑,一笑起来就露出两颗雪白的牙齿。但她生气起来,瞪起眼睛的样子也特别可怕。”他说让我猜猜这是咱们班上哪位同学。我没猜出来。我想请大家帮帮忙,一起来猜猜这是谁,好吗?生:老师,“大大的眼睛”我看应该是咱们班余露吧?生:王霞的眼睛不也是“大大的”?而且身材也是“不高不矮,不胖又不瘦”。我猜是王霞。生:我猜是章聪。生:是不是严科佳啊?生:好像都有点像。生:是啊,好像都有点像。师:对,问题就在这里了。为什么都猜不出来是谁呢?生:这个人物描写太大众化了,没有什么特点。师:对,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那么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呢?生(齐声):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师:那么又该如何来抓住人物的特征来描写人物呢?师:今天,我们这一堂课的重点就是要借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文章来引导大家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动作等特征来描写人物。这是法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一篇文章。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题目吧。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从这个题目中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呢?生:时间、地点。师:那么这个星期天在福楼拜家中发生了什么事?又来了哪些人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学生朗读课文)生:他们在聚会聊天。生:依次写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福楼拜这四个人师:你看得很仔细,还看出了人物的出场次序。师:但是只凭名字我们还不能算是认识了他们。那么接下去就让我们再去看看他们到底长什么样。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插图。师:你能根据课文中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猜出这插图中的人吗?让我们再来跳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依据。生:老师,插图上怎么有五个人啊?生:可能是他们的朋友。课文中也讲到了说有其他人。生:我觉得可能是莫泊桑。师:大家想想,谁能把当时的场景真实地记录下来呢?(部分学生恍然大悟,“哦”了起来)生:是莫泊桑。师:应该是他。师:看来只要仔细发现,你就能够从课文中找出一些隐含的信息来。好了,接下去就让我们继续去跳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证据。(统一给插图中的人物标上代号。坐着的三个人从远到近分别标号为A、B、C,站着的两个人握着手的为D,分开手的为E)(学生跳读课文,图文比照)(五分钟后)生:我认为A是左拉,因为文中说他“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那他应该就是A,只有A在图中是戴眼镜的。B可能是都德,因为文中说他有“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图中B的头发看上去是卷的。C是屠格涅夫。第四段第一句话说“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图上只有C仰坐着。E可能是福楼拜。因为课文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而E正好是分开双手,做着夸张的动作。剩下的D就是本文作者莫泊桑了。生:我觉得戴眼镜的不一定是左拉。因为第6段里说都德“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都德也是近视的,那是都德也说不定。生:不对不对。都德的头发是“浓密卷发”而这个A的头发很少。师:好,有争议了。那我们就逐个来确定吧。先一起来看A到底是谁。生:A是左拉。因为书上描写他“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这都符合画上A的样子。生:而且他又是近视的,可能戴眼镜。生:我也认为A是左拉。课文第7段说“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而且“他很少说话”。从图上看就只有两个人没有什么姿势,似乎在听人谈话。一个是A,一个是D。D是站着的,只有A是坐着的,符合课文中对左拉的描写。所以A是左拉。师:有说服力。我赞成你的看法。师:那都德是哪一位呢?生:我看应该是B。文中说“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B是图中胡须和头发最长的。师:对,这个肖像特征最相似。还有什么证据没有?生:第5节最后一句话说“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而B用手指指着前方,就好像在指点、嘲讽什么。师:有道理。那C是谁?生:是屠格涅夫!第四段第一句话说“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只有C是这样仰坐在沙发上的。师:对。那福楼拜是哪一位?生:E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看上去就像鼓起来一样,像风帆一样。生:我也认为E是福楼拜。从文章第9段来看,他性格活泼,很容易激动。做着这样一个夸张手势的应该是他。师:说得很对。那么剩下的D是谁呢?生(齐声):莫泊桑。师:在大家细心比照下,我们现在总算是看到了这几个人。但是,认识一个人,仅仅知道他的姓名与长相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认识。那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认识呢?生:还要看有没有摸清这个人物的性格。师:对!只有摸清一个人性格才能算是真正认识一个人。成功的人物刻画,应该是既刻画出了人物的形象,又能表现出人物的思想面貌、性格特征。下面让我们试着就从课文的描写中去找找看,是否能让这个图片中这个平板的人物形象立体起来,具体起来。(学生研读课文。5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生:我从第4段中看出来屠格涅夫有一张“白皙的脸”,“嗓音特别洪亮”,他有“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师:好的,你给我们描绘出了屠格涅夫的长相。我们对他的印象就更具体形象了。生:从第3段里可以看出屠格涅夫是一个有着“狂热的理想”,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博学多识”的人。生:而且他的表达能力好。师:这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 “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也说明他有才华。因为只有有才华的人才可能把任何事情讲得那么有感染力。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有才华、博学多识,但表现这一点的不仅仅这里有,别的地方也有,你还能找出来吗?生:“屠格涅夫也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师:对,这里也表现了他的博学多识。师:我们再去看看都德。生:“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师:嗯,这是他的肖像特征。那你能从你找出来的句子中看出点别的含义吗?生:他眼睛小但是目光有神。师:对。还有吗?生:他“手势生动、举止活跃”。师:哦。还有吗?生:“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我从这里看出他比较讨厌“贪图享受、寻欢作乐”的生活。生:我想他可能是不满现实吧?生:我觉得是愤世嫉俗。师:这个成语概括得很好。总结大家的意见,都德应该是一个生性活跃,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的人了。再来看左拉。生: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生:第8段里这样说,左拉“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师:能再概括得简单一点吗?生:聪慧和坚强。生:眼睛似乎要看穿一切,目光锐利。师:仅仅如此吗?生:还有“声音总是很平静,也很温和”。生:从“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腕,很细心地听大家讲。”这里可以看出他比较不爱说话,比较内向。师:对,这是左拉,一个温和,寡言,坚毅,聪慧的人。师:再来看看福楼拜。生:第四段里说福楼拜有一双“蓝色的大眼睛”。生:第9段里说“福楼拜作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他个性比较外向,比较容易激动,没有左拉那么内向。 生:他比较和蔼可亲,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师:文中说“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生:“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我觉得这还是在写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师:“两块同样的石头碰撞在一起”是指什么?生: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师:哪位同学再来小结一下福楼拜的为人?生:他是一个个性外向、容易激动、和蔼可亲,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的人。师:很好。这堂课大家的发言都比较精彩,让老师觉得和大家一起学习是一种享受。(学生微笑)师:看了莫泊桑对这四位文学大师的描写,对你有什么启示吗?生:写人物不可以拘泥于一种方法,可以多种方法综合使用,这样会更形象。像课文中就是肖像、动作、语言等多种手法一起来使用的。生:一定要写出“人样”来。(学生笑)师:这个“人样”该怎么理解?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你要写出这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像课文中写了四个人,每个人都像是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 (不少学生都点头)生:我看平时还是要多细心观察,要写好就要先看好。生: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要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服务。师:对,要能以形来传神。师:你看,这位短篇小说巨匠仅仅用了一千多个字,不仅仅写出四位文学大师的形象,更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性格特征。从人物的外貌到人物的内心,牢牢抓住了人物特点,声态并茂,为我们塑造了这四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我们与其说福楼拜神奇,有魅力能吸引这么多的大文豪到他家来聚会,倒不如是莫泊桑神奇,能用这样精炼、准确的语言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来。师:这堂课一开始时,我读了一段某同学的人物描写的文字,大家都觉得他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都没猜出来。接下去,我要请大家都来尝试一下,学习本文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任意选取班中的某位同学,紧扣他(她)的特征来写,以形来传神,然后大家一起来猜猜他是谁,好吗?(学生兴致勃勃,开始观察、写作)(交流、互动)(学生小结本堂课)反思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为此,我把“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作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过程我引导学生从插图入手,去认识人物,并从课文中寻找与之相匹配的文字描写,尝试从画图上去认识人物,从文字上去印证人物,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群像描写方法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去分析人物性格。整个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但对知识的梳理较粗,没有细致地理清一些知识点,特别是对本文语言的鉴赏学习,没有做到很好的引导。点评蒋老师讲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而且做到了首尾呼应。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头头是道,气氛亲切自然。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充分利用了平常老师都忽略了的教学插图,做到了图文相结合。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紧紧抓住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又训练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学得有趣又有效。但在基本知识的落实上我觉得蒋老师做得还不够,这篇课文的字词比较丰富,而且所涉及的作家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教师应对此有所指引,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但蒋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同时,这篇文章“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比较突出,也应该是教学本文的一个重点,在这节课中也没有很好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