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人口双基限时练 湘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64927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人口双基限时练 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人口双基限时练 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人口双基限时练 湘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地理 地域文化与人口双基限时练 湘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B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地区和国家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D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域文化虽然有差异,但对人口发展的作用往往相同解析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答案C2初婚年龄的大小不能影响 ()A出生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C死亡率 D亲子年龄差距解析影响死亡率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等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C3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是()A早出晚归 B安土重迁C季节性迁移 D逐水而迁解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人口流动量很少,故其特征为安土重迁。答案B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到1995年流动人口达8 000多万。据此回答45题。4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A BC D5促使文化新时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庞大的人口压力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45.解析从材料可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流动人口大大增加,多为打工和经商,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引起的。答案4.C5.B6读乌兹别克斯坦和日本的结婚年龄结构(各年龄段百分比)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年龄(岁)152025303540乌兹别克斯坦(1994年)新郎0.311.065.615.03.61.01.9新娘12.636.739.55.92.41.21.7日本(1995年)新郎01.219.341.522.08.17.9新娘02.733.343.912.43.54.2自然增长率较高和生育率较高的国家分别是乌兹别克斯坦和日本自然增长率较高和生育率较高的国家是乌兹别克斯坦造成两国婚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两国婚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的婚姻制度、文化及宗教不同A BC D解析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与婚龄是密切相关的。婚龄越低,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就越高,故正确。婚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发达国家的婚龄一般比发展中国家婚龄高,故正确。答案B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比例为117100,少数省份高达130100,出生性别比失调将造成新的社会问题。据此回答78题。7造成性别比严重失调的原因是 () A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B婚姻的地域范围的空前广阔 C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D环境污染愈演愈烈 8解决性别比严重失调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提倡计划生育,少生优生 B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 C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 D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78.解析我国目前虽然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但在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地区仍然存在,从而出现人为控制选择生育的现象,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加快城镇化、工业化步伐,树立新的生育观才能完成。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而新风尚的树立则可通过宣传教育,近期就可达到。答案7.C8.D“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据此回答910题。国定指数国家指数巴基斯坦4.9肯尼亚1.1尼泊尔4.0哥伦比亚1.0韩国3.3菲律宾0.9泰国1.4委内瑞拉0.99.人口生育意愿与传统中国文化相似的是()A韩国、泰国、菲律宾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1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B“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C中国儒家文化重视子女质量和个性发展D发达国家受基督教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910.解析第9题,传统中国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所以“重男轻女指数”偏高,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的“重男轻女指数”偏高,与传统中国文化相似。第10题,“稻米文化”需要大量劳动力。答案9.C10.B按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二胎,但现在农村许多夫妇却不想生育二胎。据此回答1112题。11这种变化是()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变化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的变化C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的变化D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12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受宗教的影响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A BC D1112.解析我国由于社会的进步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变化;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的变化;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的变化;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材料中现在农村许多夫妇不想生育二胎反映的是。答案11.B12.A“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 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据此回答1314题。13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A生育率低 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C“养儿防老”思想 D年龄结构失衡14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C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1314.解析第13题,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低;传统生育思想为“养儿防老”;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说明该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情况不同。年龄结构失衡并不一定导致性别比失衡,因此年龄结构失衡不是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第14题,我国“婚姻贫困”是由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等导致的,因而要适度调整生育政策。答案13.D14.B15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学历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关系。从中可知()A相同学历段女性比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短B高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大于低学历段C各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没有变化D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预期寿命越长解析由图可得出以下信息:相同学历段女性比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长;低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大于高学历段;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预期寿命越长。答案D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小红随妈妈参加了表哥的婚礼,婚礼主持人发言时祝贺新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单位上的证婚人发言时却说“要注意计划生育”。材料二小红在上网时发现了两组有关我国婚姻状况的数据:甲:xx年上海人均结婚年龄再次推迟,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32岁,女性平均结婚年龄为29.6岁。比xx年推迟约为0.6岁。乙:香港统计年刊载:1991xx年香港的离婚判令数与粗离婚率统计图(粗离婚率指一年内每1 000名1564岁的离婚人数所占比重)(1)(双选)材料一中婚礼主持人与单位证婚人的发言反映了我国生育文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C从家长包办到自由恋爱D从封建礼教到新社会风尚(2)试分析近年来上海市人均结婚年龄推迟对人口的影响。(3)由材料二图可知,1991xx年香港离婚率的变化特点是_,分析这种变化使香港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解析第(1)题,婚礼主持人的发言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的思想,而单位证婚人强调计划生育,反映了我国提倡晚婚晚育,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第(2)题,人口结婚年龄推迟,会延长亲子年龄差距,降低生育率,其原因在于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题。离婚人口增加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同时产生家庭与社会问题。答案(1)AB(2)会使人口亲子年龄差距变大,降低人口的出生率。(3)波动上升离婚率增加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同时会使单亲家庭增多,对家庭尤其是儿童产生不利影响,并影响社会稳定。17总和生育率是按照某一年度的妇女生育水平,计算每个妇女度过其整个生育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下图表示1950199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总和生育率最高,原因是受到哪些传统观念的影响?(2)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总和生育率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3)1992年后,我国总和生育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试述中国新文化引起生育观念方面的哪些变化?解析不同时代、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们的生育观念不同,妇女的生育率也不相同,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对人口生育率影响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时应注意出生率与生育率的关系。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新出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一般指年龄在1549岁的妇女)人数之比。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生育率高,出生率也高;另一方面,生育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育龄妇女的关系,而出生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总人口的关系,同一地区在同一时期,生育率一般大于出生率。答案(1)“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导致多育多子;“早生贵子”、“四世同堂”的观念,导致早婚早育。(2)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3)在中国,人口压力十分大,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力的培训费用升高,使人们由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的新观念使人们由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