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194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教学内容】九义教科书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能用某些事实或设计完成某些实验说明物质的微粒性;运用有关物质的微粒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2. 能力和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教学策略】学生在第二章已学习了身边的物质,知道不同的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本节课以“为什么不同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引入,让学生明确本章学习的内容和目的。首先,通过实验感受物质分割过程,使学生构建微粒的观点;其次,通过学生的讨论、设计、实验探究,得到微粒的某些特征: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并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微粒的变化情况以加深认识;最后,利用物质的微观性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一些实验现象。形成微粒的观点,学生接受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就更加顺利。【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 分组实验,四人一组,其中化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2.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试管、烧杯、酒精灯、药匙、胶头滴管、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注射器、研钵、高锰酸钾、蒸馏水、浓氨水、酚酞、酒精等。【教学过程】教学环 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用时(一)课题引 入 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物质,有些是块状,有些是粉末状,有些是液体,有些是气体。这些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 将一张纸不断地撕,到最后会怎样?结合生活常识,思考并回答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约1分钟)(二)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提出问题:展示高锰酸钾,问:你看到的高锰酸钾颗粒是否是最小颗粒?将它研碎了如何?如何分的更细?演示:从学生的20毫升液体中倒出10毫升于大试管中,然后向小烧杯中注入蒸馏水80毫升,搅拌均匀,从中倒出10毫升到与第一次相同型号的大试管中,再从烧杯中取出2毫升高锰酸钾溶液注入相同规格的大试管中,用蒸馏水稀释到10毫升左右。问:三支试管中的溶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展示微粒构成物质的图片。观察,思考后回答。学生根据要求,分组实验。分组实验(一):高锰酸钾固体,放到100mL的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搅拌均匀。观察现象,讨论,总结归纳:三支试管中的溶液都呈紫红色,说明都含有高锰酸钾微粒;溶液颜色的深浅不同,说明单位体积内所含高锰酸钾微粒的数目不等。事实说明,高锰酸钾是由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所构成的。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1.运用分割法,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大量的微粒构成的;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约9分钟)(三)认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提出问题:水是无色的,为什么加入高锰酸钾后呈紫红色?演示:取两支小烧杯,(编号A、B),在A中加入占容积23的蒸馏水和23滴酚酞试剂。在B中加入占容积23的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支小烧杯罩在一起。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要求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后回答该问题。实验演示:1在洁净小烧杯C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2另取两只烧杯,一只中的溶液与A相同,另一只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观察现象。多媒体课件演示氨分子的运动过程,演示布朗运动。扩展:构成固体、液体的微粒也是不断运动的。提问前面提出的问题:水是无色的,为什么加入高锰酸钾后会呈紫红色。结合已学知识思考。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思考。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现象,思考。观察实验现象后,讨论分析。师生小结:从浓氨水中会挥发出氨分子,氨分子运动到了装有蒸馏水和酚酞试剂的烧杯中,与水结合形成了氨水。酚酞遇到氨水变红。可见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师生小结:在无色的水中加入高锰酸钾后,构成水和高锰酸钾的微粒不断地运动,最后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液体就呈紫红色。1.培养自学能力;2.培养聚合思维能力;3.培养提问、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约10分钟)(四)认识微粒之间有空隙提出问题:11是否等于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先预测体积的变化情况,在用实验验证。动画演示水微粒和酒精微粒混合的过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新的实验,并分析总结实验结果。预测变化情况。分组实验(二)1.将50mL水和50mL水混合;2.将50mL酒精和50mL酒精混合;3. 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师生小结:酒精微粒和水微粒分别填补了对方的微粒相互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得总体积变小。学生阅读课文后按课本内容进行实验。分组实验(三)取两只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思考。师生小结:气体易被压缩,因为气态物质微粒间的空隙较大。固体、液体的微粒间也有空隙,液体和固体虽难压缩,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压缩,所以可知微粒间都有空隙。1.培养勇于探索的实验精神;2.培养创新精神。(约11分钟)(五)运用化学知识并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从微粒的角度分析)1.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明媚的天气比在阴冷的天气容易干?2. 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解释为什么铁轨的连接处必须留有缝隙?3. 冰、水、水蒸气三者之中,哪种微粒之间的空隙最大?假如你是一个构成水的微粒,你在生活中将如何运动?思考、分析:1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水分子在阳光明媚的天气运动速度快,所以衣服容易干。 2构成铁轨的铁的微粒之间有空隙,当遇热时空隙变大,此时铁轨的体积变大;当遇冷时空隙变小,此时铁轨的体积变小。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所以要留有空隙。结合日常生活知识和已学内容,思考并回答。巩固、掌握。运用有关物质的微粒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六)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师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物质的构成、微粒的特征。并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七)布置作业课本P62第2、3题。加油站里的汽油已放入储存罐存好了,但在离油罐的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这是为什么?巩固、掌握。附:板书设计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因此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二、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三、 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固体、液体中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