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61104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2.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一段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ab期间,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B.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cd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发生了种间互助D.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3.(xx六安模拟)在自然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的群落演替中,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群落中物种组成不断变化B.开始时的物种数目上升,然后趋于稳定C.生态系统中生物量不断下降D.生态系统中有机物不断增多4.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的影响,在距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动物种群数/(种m-3)2023375058动物个体总数/(个m-3)3656657501 9832 490A.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很强,一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B.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呈负相关C.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中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D.水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种群数和个体总数5.(xx宿州模拟)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数量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不受A物种种群数量的影响C.A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还受迁入和迁出等的影响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6.(xx玉溪模拟)下列有关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7.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M、N两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db时,M与N竞争激烈D.M、N将呈现“J”型增长8.(2011江苏高考)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垂直带海拔(m)3 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9.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10.(xx南通模拟)如图表示环境变化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群落甲物种单一,只具有水平结构B.随着环境的变化,群落乙出现的波动较大C.群落甲、乙均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D.群落甲中任一物种的消失必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非选择题(包括2小题,共50分)11.(24分)(xx淮南模拟)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跟踪研究。(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渡为灌木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2)对于退耕年份不同的林地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数据:群落类型树种数量(种)平均胸径(cm)平均高(m):撂荒7年的次生林228.76.3:撂荒25年的次生林8110.48.4:撂荒50年的次生林9611.89.2:撂荒150年以上的近天然林12813.710.5分析上表可知:物种数目变化: 。前50年与50150年比较: 。(3)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环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生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山桃1丁香0.1241油松0.1250.8341刺槐0.1480.7610.8841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造成种间竞争激烈的原因是(一方面即可)。12.(26分)(能力挑战题)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调查时间调查项目1969年1989年xx年xx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00(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3)请在下面相应坐标图中绘出生产者的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4)下图是1969xx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调查不同物种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解析1.【解析】选C。在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法一般适用于植物,也可用于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而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蜘蛛与害虫之间可能是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因此在bc期间,蜘蛛数量下降的原因是食物不足;在cd期间两者还是捕食关系,只是数量相对减少,并非种间互助。螳螂与蜘蛛之间是竞争关系。3.【解析】选C。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一般而言,该过程中物种组成不断增加;开始时群落中物种数目上升,然后趋于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量不断增加;生态系统中有机物不断增多。4.【解析】选A。土壤中小动物活动能力虽然较强,但身体微小,因此不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呈负相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抗干扰;离污染河流越远,污染物越少,动物种群数越大。5.【解析】选B。两条曲线呈非同步性变化,可以判断A物种与B物种之间为捕食关系,A种群数量多于B,且A先增先减,所以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A正确;具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的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所以B错误。6.【解析】选C。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能够使植物充分利用阳光,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光照、温度和湿度都能使植物出现分层现象;玉米是一个种群,而不是一个群落,因此不存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7.【解析】选C。仅从食物关系来看,曲线不重叠时,M与N无竞争关系,但是二者在其他生存资源上可能会发生重叠而产生竞争关系,所以仅凭曲线是否重叠不能确定二者是否存在竞争;b越大说明该生物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适应能力越强;M、N两个种群数量受环境因素以及其他生物因素的影响,呈现“S”型增长;db时,两种生物的食物种类重叠部分增多,竞争会加强。【易错提醒】本题由于忽略了竞争既可以争夺食物还可以争夺生存空间,而误选A。8.【解析】选D。A项中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项中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的是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C项中蝶类依赖于绿色植物而生存,故蝶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D项中不同植被类型区域的气候特征不同,蝶类的生存离不开气候等环境条件,故蝶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的气候特征有关。9.【解析】选C。该群落的演替应是次生演替;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因此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只是人为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10.【解析】选C。图示表明群落甲、乙随环境的变化而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波动,说明两个群落均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任何生物群落均有其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根据图示可知群落乙出现的波动较小;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群落中一种生物的消失不一定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解析】(1)群落演替的过程就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研究群落要研究物种的丰富度和群落的结构,不同地段是水平结构上的差异,而不是垂直结构的上的差异。 (2)从撂荒7年到150年的近天然林中树种数量由22种达到了128种,部分个体平均胸径和平均高均呈上升趋势。(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一般用样方法,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油松和刺槐资源的重叠系数最大,为0.884,所以两者的竞争最激烈;阳坡光照充足,能够满足较多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需,而使水分、无机营养等相对少一些,所以种间竞争比较激烈。答案:(1)群落演替丰富度群落的水平结构(2)随着次生演替的进行,次生林的恢复是向着物种数量的增加、林木不断生长的方向进行的在次生演替的前50年内,群落内树种数量增长比较快,而50150年之间次生林群落树种数量增长的速度减缓(3)样方油松和刺槐阳坡受强光照的影响,温度较高,水分流失较快,造成耐旱植物间水分竞争激烈12.【解析】(1)由于该地区开始有生物成分存在,所以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从数据中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2)据表可知,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3)生产者呼吸量的计算公式为: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并连线即可。(4)据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的,最终趋于稳定。(5)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可以调查每种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布。 答案:(1)次生演替逐渐增加(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呈正相关)(3)(4)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的,最终趋于稳定(5)空间上的分布(分层、生活区域、活动地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