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5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Ⅰ.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57301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5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5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5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5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今时代飞速发展,人们的欣赏趣味随之改变。作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更得“易以新词,透人世情三味,虽观旧剧,如阅新篇”。著名戏剧家李渔曾尝试改编过不少旧剧,并成功地将其搬上舞台。400多年前的李渔曾经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人们爱看旧剧?观旧剧“如看古董,妙在身生后世,眼对前朝”,就像今人欣赏古董一样,年代久远的东西总能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才能被称为古董而受到追捧!否则,即便是美玉黄金,也不过是昂贵值钱的东西而已。不是吗?如今观众看戏颇有观赏古董之感,台下T恤短裙,台上黄袍马褂。“然而古董之可爱者,以其体质愈陈愈古,色相愈变愈奇”,由此可见,旧戏新演,戏剧必“变”,必有“生斑易色”之过程!李渔认为:“仍其体质,变其丰姿。”体质是指曲文与大段关目,丰姿乃指科诨与细微说白。他认为,对于旧剧,曲文与大段关目不可轻易乱改,那是古人心血所在,况且改不好还会遭到世人嘲笑。但科诨和细微说白不能不变,因为“传奇妙在入情,即作者至今未死,亦当与世迁移,自啭其舌”。因为,科诨与细微说白,说的均是原创者当时的新鲜事儿,然而时过境迁,原创者当时的新鲜事儿,如今已成老生常谈,确有枯燥无味之嫌。所以,必须在原有的曲文中加入新词,以此透视当今的人情世故,从而达到“虽观旧剧,如阅新篇”之目的。戏剧出新路何在?李渔曾依此理论亲自改编过南西厢等并成功搬演。这让我想起了已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豫剧程婴救孤,此剧的改编创作过程,几乎形同李渔的足迹,其中的曲文与大段关目没有改变,而在科诨和细微说白上下大力精心雕琢。演出后票房价值、观众反响等非常好。当然,程剧在舞台美术方面的改变之大,是李渔所想象不到的。如今,像这样取得成功的戏曲作品不少,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长生殿等,均有“新版”问世,尤其打着“青春版”旗号的牡丹亭还一度掀起了昆曲热!事实证明,“生斑易色”运用得当,可使旧剧重焕新彩!再如,根据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编演的曹操与杨修金龙与蜉蝣等,令人称之为“新编历史剧”。这些戏曲多为借古讽今之作,在其舞台呈现和观众认可度方面都是非常不错的。众所周知,“样板戏”的成功确有特殊的历史性因素,但就艺术性而言,仍可称得上现代戏曲之楷模。由此而得,戏曲改革不能简单定义为话剧加唱加舞蹈,以及华丽的现代舞台美术、服装设计等,还应承袭几百年来的程式和表演风格,那是戏曲的灵魂所在!正如著名戏剧家李渔所言,“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眼看观众的审美需求已经全面提速,戏曲可不能落后啊!(选自当代戏剧,有删改)1对李渔戏曲创作理论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正如李渔所说的“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戏曲改革不仅要承袭几百年来的创作程式和表演风格,还要推陈出新。B李渔依据“虽观旧剧,如阅新篇”的理论亲自改编了南西厢等,并成功搬演,这为现今的戏剧创新提供了借鉴。C李渔主张引用古代戏曲中的科诨与细微说白,因为这些虽然时过境迁,变为老生常谈,但能让人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经典语言。D成功改编的精品豫剧程婴救孤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精心雕琢戏剧中的科诨和说白,是李渔戏剧理论在现今戏剧创作中的成功尝试。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改编剧本可以在原有的曲文中加入新词,以此透视当今的人情世故,迎合观众的需要,达到“如阅新篇”的目的。B年代久远的东西总能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如今观众观赏旧剧,颇有观赏古董之感。C戏曲改革必须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既要承袭古代戏剧创作传统,又要有所创新,真正体现为观众服务的目的。D当代戏剧“新版”作品,改变了古剧的演出技巧与舞台美术,在票房价值、观众反响等方面都表现良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戏曲必须不断进行改革,“易以新词,透人世情三味”,让观众有“虽观旧剧,如阅新篇”的感觉。B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金龙与蜉蝣等戏曲作品,通过借古讽今,使旧剧重焕新彩,因此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C由“样板戏”仍可称得上现代戏曲之楷模可知,戏曲改革的方向不能简单定义为话剧加唱加舞蹈,以及华丽的现代舞台美术、服装设计等。D戏剧改革势在必行,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新版”作品,但如果随意改变戏剧几百年来的程式和表演风格,就可能会失去它的灵魂。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李渔曾依此理论亲自改编”中的“此理论”指的应该是“仍其体质,变其丰姿”。C项,由第2自然段中的“他认为科诨和细微说白不能不变”“必须加入新词”可知,“李渔主张引用古代戏曲中的科诨与细微说白”的说法与文意不符。D项,梁山伯与祝英台只是古代戏剧,并不一定是豫剧。2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改变了古剧的演出技巧与舞台美术”表述不当,“新版”作品改变“演出技巧”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程剧在舞台美术方面的改变之大,是李渔所想象不到的”。3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通过借古讽今,使旧剧重焕新彩”表述有误。原文中说“使旧剧重焕新彩”的是“ 生斑易色 运用得当”。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中国文化中的“饥民特征”饥饿是我们畸形的民族魂和病态的国民性。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千年,习惯成自然,已经制度化,见怪不怪。饥饿一旦成为我们的基因,渗入我们的血脉,铸造出我们的人格,那么我们就容易对世界上的一切都采取“吞下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吞下主义”会让人丧失理智。也不管它能不能消化,先一口吞下再说,哪怕被撑死,有俗语为证“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既有饥饿的尖锐记忆,又有“民以食为天”的潜移默化,中国人的味觉和肠胃系统异常敏感和发达,中国人的口腔一刻也难以停止运动,形成了习惯。形形色色的“饥饿后遗症”仍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但凡聚会、婚宴等场合,总是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碰杯猜拳声不绝于耳,以至于中国人的那种热闹不能称为兴奋,而应该叫亢奋。很多外国人到中国餐厅吃一次饭都像经历了一场世界末日。一日三餐还不够,宵夜还不够,即使在工作、开会、学习、谈恋爱的时候,中国人也是茶水、水果、瓜子甚至各种糖果和糕点吃个不停。在中国,任何事情到最后都演化成了“吃”这种仪式,连死人也不放过,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西方人扫墓不过一束花而已,而中国却是将宴席摆到了墓头上,酒、食、器皿、仪式等一样也不能少,可谓“以饥民之心,度鬼神之腹”。不过,这些行为也使“吃”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进餐时抢,乘车时抢,入学时抢,分配时抢大街上到处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鸭子般伸长了脖子的人在寻找一切猎物。我们像蝗虫一样争抢着眼前的一切,即使这些东西都已经过剩,我们还是要抢,就像一些暴发户买来“茅台”或者“XO”,喝一口吐一口。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个体人格和普遍国民性,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风气。这个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饥民特征”。在历史和现实中,中国的商人擅长官商勾结、投机倒把,而不是创新和开拓,企业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采取的是掠夺式开采,官员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政府部门出现种种短期行为,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老百姓信奉“明哲保身”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等人生哲学中国人拥有世界最高的储蓄率,中国人建立起奢华的殉葬制度,中国人在宴请、祭祀时的铺张浪费等怪现状,折射出的何尝不是内心深处对明天就会发生的饥饿的恐惧心理和投机心理。饥饿是藏在中国文化内核里的永动机,是我们的个体人格和民族魂!这一切才是鲁迅先生关于中国历史“吃人”论断的最深层、最残酷的社会根源。这种人格已经藏不住,可以外化为文学形象,鲁迅先生曾经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形象来高度浓缩蒙昧的中国人,对于病入膏肓的国民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有删改)4下列对中国文化中的“饥民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饥民特征”反映了我国的社会形态、社会风气,与我国文化以及国民的个体人格、普遍国民性密切相关。B官员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老百姓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等,实际上就是“饥民特征”的表现。C“饥民特征”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人们的内心深处对明天就会发生的饥饿的恐惧心理和投机心理。D“饥民特征”深藏于个体人格和民族魂的深处,必然会表现为文学形象,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一个例证。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A“饥民特征”是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制度化的、习以为常的畸形的民族魂和病态的国民性。B当饥饿渗透到我们的灵魂深处、影响到我们人格的形成的时候,我们就会非理智地“吞下”一切。C因为“饥饿后遗症”普遍存在着,所以中国人的味觉和肠胃系统异常敏感和发达。D我们进餐时抢,乘车时抢,入学时抢,分配时抢即使这些东西都已经过剩,还是要抢。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饥饿后遗症”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凡聚会、婚宴等场合,总是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碰杯猜拳声不绝于耳。B文章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将中国人和外国人在用餐及扫墓时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人对“吃”的特殊感情。C“饥民特征”具有负面效应,譬如中国的商人不擅长创新和开拓,企业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掠夺式开采等。D饥饿是藏在中国文化内核里的永动机,是我们的个体人格和民族魂,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答案:4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必然会”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可以外化为文学形象”。5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因为,所以”强加因果。6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无中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