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文综下学期期中试题历史 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第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商纣王有个同母的哥哥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立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法力争,认为生微子启时母亲为妾,生纣王时母亲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后来纣成为商王。这说明商朝时期A宗法制度有待完善 B分封制度有待完善C宗法观念已经存在 D分封现象已经存在25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以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掌权 D建立地方的行政系统26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A主张加强相权 B主张建立内阁制C反对中央集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27唐代安史之乱时,长安和洛阳俱失,地方州郡还是有办法可以各自为战,并最终平叛;北宋时金兵内侵,“虏骑所过,莫不溃散”。造成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B军事实力的差异C皇帝是否昏庸无能 D地方权力的大小28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汉代选官制度的这一调整A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 B奠定了九品中正制的基础C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 D使考试成为选官主要途径29崇奉古代雅典民主的法国革命者,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雅典民主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其原因是A雅典民主的内容具有片面性 B雅典民主具有不可复制性C雅典民主的影响具有地域性 D雅典民主具有一定时效性30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A体现了自然法的精神 B对贵族特权进行有效的限制C体现了公平公开原则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311906年5月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他们在其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这反映了罗马法A发展历程的悠久性 B法政的首创性C法律观念的普遍性 D存在的合理性 32.它“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也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融合。”这是一位西方宪政学家的结论。“它”是A.英国的内阁制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内阁C.美国的参议院 D.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3杰斐逊曾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基于此,美国建国之初的政治精英们A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B设计分权制衡机制C建立政党相互监督 D减少选民资格限制34.吕一民法国通史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其“独特”之处在于A.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在外国势力主导下制定C.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 D.各派势力妥协痕迹明显35.近代历史上,英国和德国实行了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两者的一致之处是A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B君主都是国家元首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具有浓厚专制色彩第卷4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秦人富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北魏485年, 孝文帝颁布命令: “男子15岁以上, 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授露田20亩。露田不得买卖, 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 不须还官, 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奴婢授田与良人共同, 耕牛每头授田30亩,限4牛。” 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对秦国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均田制对北魏的影响。(6分)(3)总结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4分)42.(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材料二: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砚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有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中心论点并指出其实质,(5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开学校、变科举、变官制”在变法法令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43.(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 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但是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有日本学者认为:“明治维新维系天皇圣明,锐意革新,遂振日本国威;摒除内忧外患,立日本国典型和平、民主、富强之形象;实乃东方之大幸,世界之大幸。”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日本学习西方有何突出特点?(4分)并分析明治维新后新领导人热衷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2)归纳材料二中的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7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说理充分)历史参考答案242526272829CBADCB303132333435DCABDB41、(1)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认土地私有,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变法后,秦国逐渐富强起来,为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10分)(2)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一定土地,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授田者对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能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分)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2分)(3)两改革能取得成效,得益于: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得到拥护和有力的支持;把握好时机,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任写两点满分4分)42、(1)中心论点:变法最重要的是变官制。(2分)实质: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改革。(3分)体现: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6分)(2)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6分)43、(1)特点: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 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4分)目的:提高国际地位与竞争能力, 为对外侵略扩张做准备。(4分)(2)观点(3分):明治维新只是天皇个人圣明的结果;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和平、民主、富强典型;明治维新是东方之大幸,世界之大幸。(任答一个观点3分)评价(4分)该观点不正确。明治维新不是天皇个人作用,以中下级武士、商人、新兴地主和资本家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道路。且中下级武士也是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该观点不正确。明治维新改革后日本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规定天皇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能作为民主、和平典型。该观点不正确。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给亚洲人民包括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无法说是东方之大幸,世界之大幸。(对应观点评价,满分4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