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一、基本信息课题授课学校授课时间教学设计及授课人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学情分析有利因素:初中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烈,对身边的物质发生的各种变化很感兴趣,经过半年的探究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体验学习过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不利因素:酸和碱是化学中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但此时学生对这些物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而且本节课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的“酸碱盐”的入门课,学生对于酸和碱的分类标准和判断方法还不了解。教学目标认识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难点自制酸碱指示剂并使用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仪器药品仪器:点滴板、胶头滴管、研钵、杵、烧杯药品:石蕊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白醋、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酒精溶液分组数:6组,每组6-7人演示文稿PPT其他资源学案三、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宗旨与意图导课问题讨论PPT展示以下故事:英国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兰上,为了洗掉花瓣上的酸,他把花浸泡在水中,过一会儿,他发现紫罗兰变成了红色,他既惊奇又兴奋 通过这一现象,你想到了那些?学生猜想:1.紫罗兰花瓣的成分是什么?2.花瓣为什么会变成红色?3.是什么物质使花瓣变红的?4.其它物质能不能使花瓣变红?5.花瓣会不会变成别的颜色?6.有没有别的物质遇到盐酸也会变色的?7.盐酸能不能使别的花瓣变色? 用故事设置悬念的方法引课,这样能从情感上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再让学生从故事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假设,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节课打好基础。复习碳酸、盐酸变色知识复习利用学生已有的关于碳酸、盐酸使石蕊溶液变色的知识,将学生知道的一些酸进行了归纳,并由此引出接触过的几种碱,让学生回忆起碱也有引起酚酞溶液变色现象的出现,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些变色现象之间也许存在某种联系。写出相关的化学式本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新知,明确难点,使学生在下一环节学习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实验一:酸碱指示剂与酸、碱实验探究提出酸碱指示剂的概念,帮助学生从生动的实践上升到抽象的思维,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酸碱指示剂。动手实验,记录现象总结出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变色规律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特征,寻找共性。理解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以便更好的应用。实验二: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探究还有哪些物质能代替酸碱指示剂,学生由开头的紫罗兰自然就会联想到其他植物的花瓣、叶和果实,提供给学生不同的花朵,教给他们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让学生再次通过体验探究实验的过程,发现植物色素可用作石蕊和酚酞的代用品。动手实验,记录现象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知识提升巩固新知提出新问题:“选择代用指示剂时应该考虑什么条件?”思考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 课后活动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家庭小实验:利用你所做出的酸碱指示剂,来试验家中食盐水、肥皂水、汽水、炉具清洁剂、果汁等几种溶液的酸碱性。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四、板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 酸碱指示剂的探究酸碱 盐酸 紫色石蕊溶液 氢氧化钠 硫酸 氢氧化钙 硝酸 氨水 碳酸 无色酚酞溶液 五、导学案 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报告单1石蕊溶液、酚酞溶液变色探究紫色石蕊溶液显示颜色无色酚酞溶液显示颜色白醋盐酸NaOH溶液Ca(OH)2溶液2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遇酸性溶液遇碱性溶液石蕊溶液( 色)酚酞溶液( 色)3自制代用指示剂(1)小资料:自制代用指示剂的方法将带来的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分别撕碎后放在研钵中研磨,倒入少量酒精溶液浸泡。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加白醋、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用四层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滴加在备好的溶液里,观察现象,记录。(2)自制代用指示剂变色情况的探究所用植物名称浸出液(酒精中)酸溶液中碱溶液中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完全放手让学生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既能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学生自己制作的指示剂变色明显,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2、本节课不仅达到了课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而且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生成了许多深层次的课堂教学资源。因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在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质疑并再探究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的创新意识,符合新课程学习的特点,有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我的发展。3、但存在的问题是要完全解决本节课的问题,需花费较多的教学时间,不能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完成。七、点评与分析【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师利用化学史小故事巧妙地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并尽可能给学生一些动手机会,在学生对酸碱指示剂非常感兴趣的基础上,再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花瓣、蔬菜和果实等制取酸碱指示剂,并使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去区别几种酸和碱,使学生在体验实验探究的同时,感悟到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教学手段】学生学会合作,体验成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良好,教师对课堂中新生成问题的合理处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思,引发了语言、思维、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不同维度的互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部分教学内容。体现教师领悟内隐在具体内容中的化学基本观念,所以才能引导学生去完成实验探究的认识和体验。在学生的交流和表达中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帮助品质,同伴合作的意识。【改进建议】教师能及时抓住课堂生成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互相评价。对于课堂上学生答出意外的答案,教师能够及时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维障碍,深化所学知识。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八、参考资料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1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