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苏科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52178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苏科版学校学科数学年级职一人数13课题认识三角形教时第一教时执教日期xx9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苏科版七(上)P20-P2,在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在小学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这些都是三角形学习的基础。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学生在过去直观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学习三角形的最基础知识。本节课的重点是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学习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共13人,其中7名是本校学生,另6名学生来自外校。本校的7名学生中,学习不够自觉、主动,有3名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外校的7名学生,有1名不懂手语听课有些吃力,来自武进的1名学生基础和理解能力差,有2名学生表现不错,课堂表现比较积极活跃。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并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及其基本要素。2。能正确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体悟分类的数学思想。3。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于解决相关的问题;4、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与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教学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若干;长度分别为3cm、4cm、5cm、6cm、7cm、9cm的6根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设计(导入)1、出示“帆船”、“金字塔”“艾菲尔铁塔”等一些含有三角形的图案,随之提出问题:(1)这些图案,有同学们熟悉的图形吗?在每幅图上用铅笔描出一些三角形,然后同桌交流共享。请举出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并与同学交流。 1、观察老师出示的图案。2、(1)在每幅图上用铅笔描出一些三角形。然后同桌交流。(2)交流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如( 自行车,高压线的三角形铁架,红领巾,三角旗,三角板,七巧板拼成的图案)这样设计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找出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认识三角形。二、新授设计组织活动一:请问我们学过了哪些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什么叫做三角形?怎样表示三角形?不同三角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活动一 (1) 请同学们用直尺画3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2)和同桌交流讨论怎样表示这些三角形。(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三角形的概念、基本要素(边、角、顶点),体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的必要性。组织活动二:完成 P20议一议基础上略改的题观察下面的三角形,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相应的椭圆框内: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2)在上面的三角形中,有等腰三角形吗?本活动在于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分类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组织活动三:1、组织学生从6根小棒中选择3根小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并填写表格。2、教师出示4个小问题,要求学生边活动边思考: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角形边的关系。 “数学实验室”的教学准备6根小棒,长度分别为3cm、4cm、5cm、6cm、7cm、9cm,任意取出三根小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并填写下表:选择的长度能否画出三角形示意图能不能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样长度的小木棒不能组成三角形?(2)什么样长度的小木棒能组成三角形?(3)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说说你的理由。(4)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到任意长度的小木棒,不一定能搭成三角形,从而主动寻求构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在操作感悟中探究出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组织学生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问题:教学例题例题设计:例 (补充) 下面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1)5cm,8cm,2cm (3)3,3,3(2)5cm,8cm,13cm (4)3。5,7。5,4。5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交流,再集体评价。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才能组成三角形;只要有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或等于第三边,就不能组成三角形。通过本例题规范解题步骤,发现解题技巧:只要比较两条较短线段之和与最长线段的大小即可。组织活动四:组织两人游戏:同桌两同学分别在纸上写出3组数(每组3个数)后交换,让同桌去判断它们能否组成三角形。学生做两人游戏。本活动同桌互编互答,通过编题训练,还课堂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三、练习设计组织课堂练习1(课堂练习)1。如图是用三根细棍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图形是( ) A B C D学生口答并说出理由。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 三角形是由3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组织课堂练习22。 小晶有两根长度为5cm、8cm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的木框,现在有长度分别为2cm 、3cm、 8cm 、15cm的木条供她选择,那她第三根应选择( )A 2cm B 3cm C 8cm D 15cm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学生口答并说出理由。让学生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组织课堂练习33、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分别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说明是什么三角形, 并写出他们的边和角。ABDCE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基本要素(边、角、顶点),会熟练用符号表示三角形。四、总结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三角形,你有哪些收获?为什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口答通过总结,布置课堂作业(课堂作业)1。课本第23页第1题。2。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条线段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1)3,4,5 (2)3,12,8(3)9,6,15 (4)6,6,6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cm、7cm,求三角形的周长?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会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问题。板书:认识三角形ABCcba三角形:三角形的表示:ABC 三角形的分类ABC的边: BC、AC 、AB;或a、b、c 锐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ABC的角:A、B、C 直角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