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3.2.3pH的应用.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4998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3.2.3pH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3.2.3pH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3.2.3pH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3.2.3pH的应用知识点一酸碱中和滴定1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0 mL量筒 B10 mL量筒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2下列对仪器“0”刻度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量筒的上端B在滴定管的上端C在托盘天平标尺的正中 D在托盘天平标尺的右边3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25 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 mL4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滴定洗涤A BC D5用0.102 6 molL1的盐酸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L322所示,正确的读数为()图L322A22.30 mL B22.35 mLC23.65 mL D23.70 mL6如图L323是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图L323(1)写出仪器名称A_,B_,C_,D_。(2)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有_。知识点二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7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 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0 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图L324A大于10.00 mL B小于10.00 mLC等于10.00 mL D等于11.00 mL8现用0.10 molL1 HCl溶液滴定10 mL 0.05 molL1 NaOH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A10 mL B5 mLC大于5 mL D小于5 mL9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般加入23 mLB滴定管、锥形瓶均先水洗后润洗C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而不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D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值偏大10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导致结果偏低的是()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滴定时,锥形瓶里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溶液A BC D11如图L325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L325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BP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用于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中会造成所测盐酸浓度偏低的是()所用烧碱已部分潮解NaOH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就立即转移入容量瓶并定容定容后,溶液液面最高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面向容量瓶中一次性转移NaOH溶液A B C D13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的盐酸,如果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体积约为0.05 mL)继续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pH是()A4 B7.2 C10 D11.314用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的H2SO4溶液,其水溶液的pH和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变化如图L126所示,则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完全反应后溶液的大致体积是()图L326A1.0 molL1,20 mL B0.5 molL1,40 mLC0.5 molL1,80 mL D1.0 molL1,80 mL15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配制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在配制过程中,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_(用序号填空)。烧瓶量筒容量瓶锥形瓶烧杯碱式滴定管玻璃棒胶头滴管漏斗(2)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轻轻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3)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颜色由_色变为_色,并在30 s内不变,即为终点。(4)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入标准盐酸B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D读取盐酸体积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16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处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cm 处;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17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NaOH放在锥形瓶内,盐酸放在滴定管中)。用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判断,填写下列各项操作会给实验造成的误差。(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节天平的零点()(2)将NaOH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时,加入水的体积不准确()(3)滴定管装入盐酸前未用盐酸洗()(4)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端处有气泡,滴定完毕气泡排出()(5)滴定前未将液面调至刻度线“0”或“0”以下,结束时初读数按0计算()(6)在滴定过程中活塞处漏液()(7)摇动锥形瓶时,因用力过猛,使少量溶液溅出()(8)滴定前读数时仰视,滴定完毕读数时俯视()18在标准状况下充满HCl的烧瓶做完喷泉实验后得到稀盐酸,用标准碳酸钠溶液滴定这种盐酸测定它的准确浓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用标准Na2CO3溶液滴定这种盐酸时,Na2CO3溶液应装在_式滴定管中,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从_色变为_色。(2)现配制三种浓度的标准Na2CO3溶液,你认为最合适的是下列第_种(填序号)。2.500 molL10.25 molL10.025 molL1(3)若采用上述合适浓度的标准Na2CO3溶液滴定,用c(Na2CO3)表示,滴定时实验数据列表如下:实验编号待测盐酸体积(mL)滴入Na2CO3溶液体积(mL)120.0018.80220.0016.95320.0017.05求这种待测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数据和符号列式即可):c(HCl)_。第3课时pH的应用1C解析 准确量取25.00 mL液体,要用滴定管,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B解析 量筒无“0”刻度,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托盘天平“0”刻度在标尺的左边。3D解析 量筒为粗略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托盘天平为粗略称量固体质量的仪器,读数均保留一位小数。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整数。滴定管为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读数保留两位小数。4B解析 中和滴定的顺序一般为:查漏、洗涤、润洗、注液、滴定。5B解析 滴定管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仪器,每一小格为0.10 mL,零刻度在上,刻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故读数为22.35 mL。6(1)量筒容量瓶滴定管温度计(2)BC解析 第(1)题是对常见仪器的认识,从刻度及形状判断常见仪器的名称。A没有0刻度,刻度自下而上由小到大,为量筒;B中只有一个刻度,上部有塞子,为容量瓶;C中刻度自上而下由小到大,为滴定管;D中0刻度在中间,有负值,为温度计。第(2)题是在第(1)题判断的基础上考查对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查漏的问题。7A解析 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量取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使读数偏大,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使读数偏小,滴定前后刻度差为10.00 mL,但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偏大。8C解析 用0.10 molL1 HCl溶液滴定10 mL 0.05 molL1 NaOH溶液正好需5 mL HCl溶液。现盐酸被稀释,其浓度小于0.10 molL1,故中和NaOH所需体积大于5 mL。9C中和滴定中,标准溶液越浓误差越大,指示剂用量一般为23滴,A错;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不应润洗,否则测定结果偏大,B错;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而不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C正确;滴定前仰视,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读数偏小,致使标准盐酸的体积偏小,故测定值偏小,D错。10D解析 中相当于向锥形瓶中事先加入了一部分NaOH,会多耗用盐酸,导致结果偏高;中气泡体积充当了标准盐酸,导致V(HCl)偏大,结果偏高;中滴定前仰视使V(HCl)初偏大,则V(HCl)V(HCl)末V(HCl)初偏小,结果偏低;中使NaOH溅出,则使V(HCl)偏小,结果偏低;对结果无影响,综合分析,选D。11B解析 由滴定起始时pH1可知盐酸的浓度为0.1 mol/L,A错;曲线a起始时溶液pH1,可知是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曲线;酸碱中和滴定操作中可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为指示剂。12B解析 所用烧碱已部分潮解,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浓度偏低,使滴定结果偏高;NaOH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就立即转移入容量瓶并定容,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浓度偏高,使滴定结果偏低;定容后,溶液液面最高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面,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浓度偏高,使滴定结果偏低;向容量瓶中一次性转移NaOH溶液而未洗涤溶解NaOH所用的烧杯23次,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浓度偏低,使滴定结果偏高。13C解析 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的盐酸,滴定到终点时溶液呈中性。多加1滴NaOH溶液(1滴溶液体积为0.05 mL),加水至50 mL,此时溶液中c(OH)1104mol1c(H)11010mol1,pH10,即选项C正确。14C解析 滴定前稀H2SO4的pH0,c(H)1.0 molL1,则c(H2SO4)0.5 molL1,当pH7时V(NaOH)40 mL,通过计算原硫酸溶液的体积为40 mL。本题考查中和滴定曲线,关键是把握滴定终点,pH7恰好完全反应,即n(H)n(OH)。15(1)(2)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3)黄橙(4)AB解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所需的仪器为:量筒、容量瓶、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即。(3)甲基橙在碱溶液中呈黄色,滴定至终点时呈橙色。(4)A项,盐酸被稀释,则所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高;B项,读数会偏大,则所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高;C项,不影响;D项,读数偏小,则所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低。16(1)BDCEAF(2)洗去附在滴定管壁上的水,防止因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3)偏高(4)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解析 (2)无论是盛放标准液还是待测液的滴定管均应润洗,因为滴定管的内壁上附着的蒸馏水会将放入的溶液稀释而引起测定误差。(3)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使待测液的体积大于20.00 mL,消耗标准液多,则测定结果偏高。(4)由于用酚酞作指示剂,故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即达到了滴定终点。17(1)D(2)C(3)B(4)B(5)A(6)B(7)A(8)A解析 (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节天平零点,不能确定称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故选D。(2)锥形瓶内是否含水或加多少水并不影响NaOH与HCl的中和反应。(3)滴定管中装盐酸前未润洗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4)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相当于待测液比实际用量多了,导致结果偏低。(5)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小,导致结果偏大。(6)滴定过程中漏液使读出的待测液的体积比实际消耗量多,导致结果偏低。(7)摇动锥形瓶时,用力过猛,使少量液体溅出,致使一部分NaOH未被中和,消耗待测液体积减小,使测定结果偏高。(8)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使结果偏高。18(1)碱红橙 (2) (3)1.7c(Na2CO3)解析 (1)Na2CO3溶液呈碱性,应装在碱式滴定管中;甲基橙遇盐酸显红色,滴加Na2CO3溶液至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橙色。(2)充满HCl的烧瓶做完喷泉实验后,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Cl)0.045 molL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用浓度与之接近的Na2CO3溶液进行滴定,故选。(3)实验1中Na2CO3溶液的体积偏大,应删除,因此实验2和实验3所用Na2C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17.00 mL,甲基橙作指示剂时,Na2CO32HCl=2NaClCO2H2O,因此c(HCl)1.7c(Na2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