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4842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1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2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 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A B C D3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说明了A分封制在周初扩展了西周疆域 B实行嫡长子继承制C.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礼乐制是维护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4.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6“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宗法制 B. 郡县制 C. 礼乐制 D.分封制7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行书律有这样的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还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起及到日月夙暮。”此材料传达的准确信息是A秦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 B秦朝通过法律保障邮驿通信C秦朝时交通空前发达 D秦朝皇权至高无上8.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西汉设置刺史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朝的“中书门下”明朝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A B C D9. 关于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监察制度是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制度, 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B. 隋唐时期的门下省主要职能是监察和谏议C. 这种制度在防止腐败、低效,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 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权力,防止了决策失误10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对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造成冲击的有:宗法制 郡县制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A. B. C. D. 11“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文中的“朕”是指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12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国家官员。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基础C扩大入仕之途,加强统治基础 D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13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14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明、清 C宋、元 D隋、唐15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16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这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致17他主持政务以后,频繁更换丞相,破格选用人才,形成“外朝”和相对应的“中朝”(“内朝”)。他即位后,还下诏策试贤良,让中央和地方上荐举人才。他在位期间,该朝代出现强盛局面。他就是 A.秦始皇 B. 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18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 A B C D19、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20、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2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认为:“天下形势方病大疸(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汉书)这一形势实指 A诸侯势力扩张,威胁中央政府 B匈奴势力强大,不断兴兵南下C社会经济凋敝,人民贫苦不堪 D权臣、宦官、外戚交替专权22“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A让“群臣”监督皇帝 B精简政府机构 C加强君主专制 D让子孙后有章可循23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加强的突出特点是 A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B议政处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 C内阁、议政处、军机处三衙分权 D设置了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24、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25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26、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丞相掌握大权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27、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的最大影响是A希腊城邦民主传统形成的一个地理因素 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C人多地少成为其海外扩张的一个因素 D有利于同西亚各国的交流28、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化轨道 D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29、陶片放逐法(亦称贝壳放逐法)不能说明的问题是A人民的监督 B直接民主制 C民主的局限性 C反对民主的敌人30.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具体表现为公民大会 参议院 民众法庭 五百人议事会A. B. C. D.31、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说:“我们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工作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32、伯利克里曾说:就人的价值观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由于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这段话所体现出的观念是 公民之间是平等的 荣耀来自于奉献 没有特殊的公民 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 B C D 33、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xx00人,自由民约168000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45000人,外邦人约30000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约为A 168000人 B 45000人 C 75000人 D 85000人34、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35、恩格斯指出:“他们(古希腊人)的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历史上为其它任何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恩格斯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古希腊人首创了 差额选举制 比例代表制 元首制 议会制A. B. C. D.3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 A 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B 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 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 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37、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 )A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 B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C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 D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38、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 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39、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在政治制度方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希腊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集体领导选举制、任期制、公民政治、个人独裁 B 中国希腊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选举制、任期制、公民政治、集体领导C 中国希腊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集体领导终身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D 中国希腊选举制、世袭制、君王主权、个人独裁任期制、终身制、公民政治、集体领导40、“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二、非选择题部分(满分40分)41、(20分)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选拔人才的制度也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社会和统治者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各级贵族不仅世袭所占有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其职务和待遇。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关系的松弛,宗法制遭到破坏,以之为基础建立的分封制也很难继续存在下去了。战国时期已经开始用立军功便授官爵的制度替代西周以来的人才选拔制度,秦和汉初基本沿袭。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汉代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实现了由夺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变,解决了战国以来军功爵制和养士制不适应治理国家的问题而且以儒家思想理论统一了官吏的价值标准,造就了一批以文人为主的职业官吏,适应了和平年代治理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需要。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东汉末年开始,朝廷采用由地方名人将本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品)、朝廷再按等(品)任命的人才选拔制度。但这一制度逐渐出现很多弊端出现“累世公卿”的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五 隋朝建立以后,面对衰败的士族,改变仅仅体现士族利益的选官制度就提上了日程。隋朝首先开创了通过文化水平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和完善。 科举制度对维护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成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成功地笼络、控制读书人,有利于巩固统治为官僚队伍提供了相对来说素质较高的人才。历代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问题: (1)材料一中“不仅世袭所占有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其职务和待遇”指的是中国古代那种人才选拔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导致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度取代西周人才选拔制度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为什么会出现选官制度的变化?察举制度容易产生哪些弊端?(4分)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隋唐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和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标准有什么变化?(4分)42、(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材料二. 图一 “通途” 图二雅典居民比例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回答问题:(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4分)(2)写出材料二漫画“通途”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3分),结合材料二两图以及材料一,如何理解这句话:“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6分)(3)据材料三,苏格拉底评论的是雅典怎么样的民主形式?他的态度如何?理由是什么?(7分)班级 姓名 学号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答卷纸41(20分) (1)(2分)(2)(4分)(3)4分(4)6分(5)4分42(20分)(1)4分(2)(9分)(3)7分 xx学年度第二学期黄岐高中第一阶段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部分1-10 ABCBC BBCDB 11-20 DABBC ABBDC 21-30 ACDDC DACAC31-40 DCBCB DBCAC二非选择题 41题参考答案: (1)制度:世卿世禄制度(2分) (2)原因: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4分) (3)原因:军功爵制和养士制不适应和平年代治理国家的需要。弊端:容易出现任人唯亲和形成小集团(言之有理亦可得分)。(4分) (4)原因:士族的衰败。(2分)积极作用:维护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成功地笼络、控制读书人,有利于巩固统治,为治理国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4分。任答两点给4分) (5)标准变化:从注重门第出身到注重德才兼备(或者注重才能)。(4分)42、1)特征:人民主权(全体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利)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轮流执政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4分)2)交通禁行标志含义奴隶、外邦人、妇女、未及年龄的男子,这些人都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政治殿堂之外。(3分)狭隘指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仅是占居民比例9%的公民群体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专政;(3分)最充实雅典民主政治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体现人民主权,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充分调动。(3分)3)直接民主形式;(2分)批判态度(1分)理由:一切公职由抽签与选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特点并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权力交给所有公民,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和国家权力滥用,论为暴民政治,导致民主制的最终衰落与夭折;(4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