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4760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通化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呈“S”型增长B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呈负相关C群落内的种间竞争比种内斗争剧烈D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消失发生变化,有的种群可能减少甚至消亡,不属于“S”型增长。群落内的种内竞争可能比种间竞争剧烈。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答案:D2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温度和水分。答案:D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解析:年龄组成只是种群数量的一个影响因素,种群数量与迁入率、迁出率、死亡率和出生率直接相关,譬如种群遇到严重病害,可能大量个体死亡,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杂草有很多种,而种群必须是同种生物的集合;人类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但影响演替速度,还能影响演替方向,如人类对自然的恶性掠夺,导致生态系统的环境恶化,物种减少。相反如果人类合理获取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则会增强。答案:C4如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根据图中存在X的事实可推断出()A这两物种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食物竞争B两物种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D两物种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解析:两种群食物相同,在食物缺乏时就存在生存斗争竞争。夏季食区范围不同,不能随机交配;秋季食区范围有重叠部分,不存在地理隔离。食区范围与氧气供应关系不大。答案:A5.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解析:导致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答案:D6.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较低等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解析:该题考查群落演替,属于识记水平,试题较简单。弃耕的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多年后演替成树林。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原因是灌木更能适应环境,不是因为草本较低等。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往往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既可以使其向有利的方向前进,也可使其向有害的方向发展,但不能说人类活动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答案:B7(xx合肥教学质检)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任何一个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答案:B8(xx孝感统考)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来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A项所述属于初生演替,B、C、D项所述都属于次生演替。答案:A9(xx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联考)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级群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级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B形成哪种顶级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顶级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高解析:顶级群落若受到强烈的干扰,其群落可能发生改变;由于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营养结构复杂,故其自我调节能力较高。答案:C10.(xx东城区检测)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解析:由坐标图可知,甲种群生活在相对低湿度、低温环境中,乙种群生活在相对高湿度、高温环境中,因此在高湿、高温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答案:D11(xx临沂一模)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初生演替的结果B研究人员的到来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C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D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多样性增加解析:由于该岛屿位于太平洋深处,与其他环境存在地理隔离,所以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不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答案:C12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做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注: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干物质的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C4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2个群落则没有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优势物种分别为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从表中数量分析可知,群落演替过程中,叶面积指数越来越大;从灌草丛到针叶林干物质的量增长了184.746.65178.09(t/hm2),从针叶林到针阔叶混交林干物质的量增长了377.52184.74192.78(t/hm2),从针阔叶混交林到常绿阔叶林干物质的量增长了398.57377.5221.05(t/hm2),因此B项正确;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特征之一,任何群落都具备这一特征,题中的群落也不例外;植被干物质的量不仅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也与植被的种类等有关。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xx银川一模)xx年9月份以来,一种体长不足1 mm的灰白色农业害虫“烟粉虱”,在江苏盐城的大丰等县(市、区)漫天飞舞。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发生区棉花平均每张叶片有卵、若虫(无翅的幼虫)、伪蛹和成虫达5 400头(粒)之多。它们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叶片汁液并传播多种病毒,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烟粉虱对黄色很敏感,在田园或大棚内设置黄色板可诱杀成虫。据研究,这种烟粉虱起源于东非,借助一品红或其他花卉的调运进行扩散是其在世界范围传播的主要方式。(1)一块棉田里烟粉虱的全部卵、若虫、伪蛹和成虫在生态学上称为一个_,烟粉虱与被侵害的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2)农业生态系统易受烟粉虱严重侵害的主要原因是_。(3)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这说明烟粉虱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并非所有个体都能发育到成虫,这是通过_来实现的。(4)用化学药剂杀灭烟粉虱时,有两种用药思路:交替用药和提高用药剂量,_思路更科学,原因是_。解析:(1)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烟粉虱吸取植物叶片汁液,与植物是寄生关系。(2)农业生态系统物种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差,易受烟粉虱侵害。(3)由于存在生存斗争,不是所有的个体都能发育成成虫。(4)交替用药能防止烟粉虱产生抗药性。答案:(1)种群寄生(2)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差)(3)生存斗争(4)交替用药防止烟粉虱产生抗药性14(14分)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面积。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从数据上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 (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_,总初级生产量增多,这可能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_增多有关。(3)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指全部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能量的速率,而净初级生产量指全部生产者固定并贮存能量的速率,统计数据表明在由针叶林到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生产量/总呼吸量有下降趋势,试解释可能的原因:_。解析:(1)表中数据表明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由灌草丛开始的,因此,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表现出层数增多,群落丰富度不断增加。(2)生态系统的截光率1漏射率,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增大,这可能与群落中植物种类增多、分层增多有关。(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植物光合作用获得的光能增加减少(漏射率下降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增加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生物数量的增加,生态系统呼吸作用(特别是动物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总量增加,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总生产量/总呼吸量下降。答案:(1)次生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2)增大分层(3)随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全部生物的总呼吸量不断增加,而绿色植物可利用的光能有限,限制了光合作用总生产量的增加15(14分)(xx北京西城一模)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调查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等环境资源。(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_。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暴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_,使水质净化。(3)在夏季,航道区的苦草迅速繁殖达到最大量时可占湖泊中总生物量的60%以上,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可用于_、_、_等方面。除人为捕捞外,此湖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少。解析:(1)调查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多次随机取样,通过分析表格可知调查的水生植物有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三大类,体现的是水生植物的垂直分布状况,各类水生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可根据表格中“”的多少作出判断。苦草是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在养殖区,由于河蟹的捕食,苦草数量相对较少。养殖区的水生植物吸收和利用了河蟹排泄物中的氮和磷等无机盐,不会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3)苦草属于生产者,其固定太阳能制造的有机物主要去向是自身细胞呼吸消耗、被初级消费者捕食利用,被分解者利用等;随着营养级的提高,流动的能量会逐渐减少,处在高营养级的大型肉食性鱼类就会较少。答案:(1)随机取样(多次取样)垂直光能(2)苦草河蟹的取食吸收和利用水中N、P等无机盐(3)细胞呼吸消耗被初级消费者取食被分解者利用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