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春4 第2课时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45169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春4 第2课时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春4 第2课时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春4 第2课时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春4 第2课时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教学内容:研读另外四幅图,品味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测1字词(略)2背诵课文(略)二研读与赏析(一) 春花图默读课文,完成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理由。2本段文字描写非常细致,表明作者对春花作过细致的观察,说说作者观察了纯花的哪些情况。讨论、交流明确: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争春的热闹场面。更显得生机盎然。用比喻的句子,如:“像火”“像霞”“像雪”“像眼睛”“像星星”具体生动。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为鲜明。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野花“眨呀眨”的“眨”,能够绘声绘色,刻画出勃勃生机的景象。“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眼睛”“像星星”是花的形态;“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是花的色彩;“花里带着甜味儿”是花的气味;“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是花里传出的声音。作者观察了春花的形、色、味、声,因此作者对春花的描写才会有态有声、有色有味。(二)按照上述的学习方法,分组学习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1各小组讨论、交流,老师点拨春风图:风是无形的,难以描绘,可作者却把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是怎样做到的?风是无形的,可作者调动了人的触觉、听觉、嗅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由此可见,观察大自然不仅仅用眼睛,还要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这样的观察才会细致,才会有细致的描写。春雨图:春雨有什么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这些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谁能说说杜甫是怎样写春雨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何特点?由静景到动景,从人物到景物,有近写到远。本段文字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看出的?迎春图:人们通过哪些活动喜迎春天?用书上的语句表现。2再读课文,仔细揣摩,试着背诵。3这五幅图,你最喜欢哪幅,说说理由。学生自己谈看法,全班交流。(三) 比较五幅图1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之间的异同。(从特征、写法、角度、修辞方面比较)名称 特征 角度 写法 修辞春草图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面侧面结合 拟人春花图 多、艳、香、甜 从高到底 虚实结合 排比、拟人比喻春风图 温暖、轻柔 触觉、嗅觉、视觉、听觉 调动多感官描写 比喻、拟人、引用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静到动、从物到人、由近及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相同点: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相关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2迎春图与其它四幅图之间有何关系?其它四幅图层层铺垫,很好衬托了迎春图。(四) 最后三节的学习:最后三节是赞美春天,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运用比喻句,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告诉人们,春天在发展、在成长。(五) 综观全文,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1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的”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钻”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这样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竟相开放的情景。3“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热烈开放时绚丽的色彩。生动感人,富有生气。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个“闹”字,不仅有声音,而且有热烈的气氛,绘声绘态,突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5(野花)散在草丛里。“散”有分散的意思,写出了野花之多。三体验与反思:春是我们所学过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结构匀称,语言清新、生动、形象,使人充满向往之情。同学们是否想过,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小组讨论、交流:观察细致,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征。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生动形象。调动人的感觉器官,使难写的事物形象突出。我们在平日学习中,要勤观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练笔,多读书,活运用。四拓展与延伸:交流有关春的诗句。五作业:根据这节课学到的观察景物的方法,认真观察我校的景致的布局、特点,抓住特征,以“春到校园”为题,写一篇文章,400字左右。六教学体会与反思:春是一篇充满诗意的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征,描绘了大地春回,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的希望,从而激发人们在大好的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本文声情并茂,适合朗读,因此读是讲授本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在讲授本文时,以读贯穿全文。采用听读、齐读、自读、默读、朗读比赛等方式,以读带讲,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整体感悟、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拓展与延伸及作业的设置,五大版块的设置处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因为本文生动形象,明白易懂,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欲望很高,即使是平日很少发言的学生,也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学生熟悉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从学生对本文的积极参与,对本文语言的玩味、赏析、运用中可窥见一斑。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教材只是用来教会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运用。教是为了不教,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那是老师的最大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