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文言文阅读习题课2“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二).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42325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文言文阅读习题课2“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文言文阅读习题课2“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文言文阅读习题课2“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文言文阅读习题课2“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放 鹤 亭 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精读方案第一段1“升高而望”,“而”,连词,表示_关系。答案承接2“作亭于其上”,状语后置句,应为“_”作亭,译为:_。答案于其上在山上建亭子第二段3“或立于陂田”,“陂”,读bi,解释为:_。答案水边4“傃东山而归”,“傃”,动词,解释为:_。答案向方位5“故名之曰”,“名”,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_。答案命名第三段6“时从宾佐僚吏”,“从”,使动用法,解释为:_。答案使跟从7“饮酒于斯亭而乐之”,“乐”,意动用法,解释为:_;此句为状语后置句,应为“_”,译为:_。答案以为乐(于斯亭)饮酒而乐之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8“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南面”,解释为:_;“易”,动词,解释为:_。答案面向南交换9“而刘伶、阮籍之徒”,“之”,可联系师说“郯子之徒”来理解,解释为:_。答案指示代词,这10“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_。答案保全11“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黄冠”,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_。后面的“葛衣”“草履”与“黄冠”用法相同。答案戴黄冠原题练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答案B解析B项,“其子和之”的“和”读h,动词,意思是“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此处不作形容词,也不能理解为“和睦”。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是作者阐述“隐居之乐”的一组是(3分)()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ABCD答案B解析是描述彭城山景色;是说明放鹤亭的得名原因。3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的四季景色。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答案D解析D项,对引用“山人”作歌的作用理解不当,它不能理解为“意境悠远,余韵绵长”。文章最后写山人作“放鹤、招鹤之歌”,点明主旨,含意深刻,也表现隐居之乐。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3分)译文:_(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3分)译文:_(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4分)译文:_答案(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3)整天独自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木 假 山 记苏洵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蘖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精读方案第一段1“不知其几百年”,“其”,副词,表示_语气。答案推测2“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所薪”,“所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性短语,这里的“薪”应解释为:_。答案名词作动词,砍木柴3“何可胜数”,“胜”,读shn,解释为:_。答案尽4树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许多不幸,试概括树木遭遇的最大不幸。答:_答案不被人们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做了木柴。第二段5“予家有三峰”,译为:_。答案我家有一座三个峰头的木假山6“出于湍沙之间”为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湍沙之间出”,句子译为:_。答案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7本段写自家的木假山,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内容上,以复叠的手法来证明前段观点,树木生长成材确实很不容易。结构上,为下一段抒发感慨再作铺垫。第三段8“然予之爱之”,“然”,转折连词,解释为:然而。前一个“之”,助词,_。后一个“之”,代词,_。答案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木假山9“而又有所感焉”,“焉”,兼词,兼“于之”,解释为:_。答案在其中10“凛乎不可犯”,“乎”,助词,用在形容词后面,解释为:_。答案的样子11本段写由木假山内在之美引发的感慨与敬意,有什么意图?答:_答案苏洵一生政治抱负未能得到施展,于是在文中托物寓意、借题发挥,以不幸中有大幸的木假山为喻,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而又不愿与世浮沉,力图自立的精神。文中对三峰的爱敬,乃作者自颂三苏父子的人格。原题练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之生,或蘖而殇 蘖:长大B幸而得不破折不腐 得:能够C而有斧斤之患 斧斤:重量单位D不幸而为风之所拔 拔:攻取答案B解析A项,应解释为“长芽”;C项,应解释为“斧头”;D项,应解释为“拔”的本义,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喜爱木假山的一组是(3分)()魁岸踞肆,意气端重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ABCD答案A解析谈的是树木生长的“幸”与“不幸”的问题;讲的是木假山存下来的“理数”。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木假山记”为题,借欣赏木假山,抒发感慨,阐述事理。B树木遭受斧伐、风拔、水漂之后而成为木假山,是不幸中的大幸。C作者对木假山的“爱”与“敬”,不是因其外形像山,而是心有所感。D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议结合,使文章显得厚重,耐人寻味。答案C解析C项,“不是因其外形像山”过于绝对。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3分)译文:_(2)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3分)译文:_(3)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4分)译文:_答案(1)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采分点:“以为”,把当做(做成);(1分)“远”,远离,作动词;(1分)“斧斤”,斧子。(1分)(2)我每当想到它,就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采分点:“思”,想到;(1分)“数”,命运;(1分)“则”,就。(1分)(3)我看到中峰,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二峰倾服似的。采分点:“魁岸踞肆”,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2分)“服”,使动用法,使倾服。(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