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第2讲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巩固演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3994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第2讲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巩固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第2讲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巩固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第2讲 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巩固演练1(xx安徽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现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现代文明国家最难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我国的社会问题不严重,但要未雨绸缪,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中国工商业不发达,社会纠纷不多,但需要未雨绸缪,实行民生主义,解决这个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比较,排除B项;材料最后一句虽然讲平均地权,但平均地权不等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而且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只是为实现谋人民全体之福利的第一步,排除D项。2(xx天津6)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大众传媒。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阐释问题能力。从题干信息看出辛亥革命后报刊业快速发展。由此判断原因主要是人民对社会变革的关心而致。B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C项发生在1915年后的新文化运动中;D项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因此正确答案选A。3(xx广东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概括能力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看体现出的是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反对满清政府的统治。但此时民族主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鞑子指的是满洲贵族。由此可知A、D两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B。4(xx天津8)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过渡时期的国家形式。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在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要分两步走: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其间有个过渡阶段:新民主主义阶段。因此符合题干要求的是B项。其余三项与题意不符。5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答案】B【解析】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正确答案为B项。6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目的都是()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实行全民族抗战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宣传新三民主义【答案】C【解析】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认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可见两者都是从民主革命的高度做出上述判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