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39464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含解析)【基础达标】1王国维说:“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故兄弟之中有未立而死者,其祀之也与己立者同。”这表明 ( )A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承继制度B周代的承继制度比商代更合理C周代在继承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D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承继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周宗法制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实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而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强调贵贱有序。所以C符合题意。而A错误,嫡长子继承并非继承商代的制度,根据“以弟及为主”,可知D错误。而B在材料中无所体现。综上,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千金难买美女一笑,周幽王有权就是任性。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火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A东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幽王荒淫无道 D分封制下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本题系逆向选择题。从材料“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诸侯悉至”中可以看出B、C、D三项,都有所体现(如为博一笑而烽隧大鼓,反映了幽王荒淫无道),只有A项反映不出来。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 3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反映出( )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赖宗庙之灵”,进而利用“天人感应论”等做法,体现了秦始皇将神权和皇权结合,以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ABC三项虽然符合史实,但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皇帝制度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从中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封建皇权至高无上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答案】B考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秦汉政治制度皇帝制5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 B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北宋“三冗”问题是指“冗官”“冗兵”和“冗费”。结合相关史实及所给的选项可知,出现这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官僚机构和军事体系的庞大、战争费用高。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与“三冗”无必然联系。此题应选D项。6下图反映的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治机构。图示中,皇帝之下是六部,说明六部长官直接向皇帝负责。此种制度是在明朝时期出现。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向皇帝负责。唐朝时期,皇帝之下是三省六部。宋朝时期皇帝之下有参知政事等,清朝时期,皇帝之下是军机处。故选C。 考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专制政体的演变明代中枢机构【能力提升】1(xx届湖北省黄冈市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 )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受到的冲击2(xx届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地图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下图可用于了解( )A.西周分封列国 B.战国诸侯兼并C.汉初郡国并行 D.五代十国形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仔细观察题干图片信息,根据关键信息“郡”、“国”,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得出C项正确。其余AB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干图片信息,不正确,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管理汉初的郡国并行3(xx年高考原创历史预测卷 01(江苏卷)“故太平君子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仕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而桀奸无良者或有焉。”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 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唯一途径 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A B C D【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信息可知,科举考试推动了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故正确;从“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 的信息可知,科举考试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故正确;从“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而桀奸无良者或有焉”的信息可知,科举考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故正确;在题干信息中无法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因此答案为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4(xx届海南海口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卷)刘邦认为封建有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国并存的郡国制度。刘邦这一制度探索的着眼点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C完善中央官制 D扩大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对汉初“郡国并行”地方行政管理的相关认识。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D三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题干内容及要求,排除ACD。进一步分析可知,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5(xx届山东潍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旨在说明唐代科举制( )A继承了选官方式 B促进了经学发展C扩大了举荐范围 D淡化了门第出身【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6(xx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三模历史试卷)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 )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升降由皇帝决定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巩固了中央集权【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历数政令十失”,可见阁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政治制度的强化明代内阁制7(xx届湖南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A.汉初的内外朝制度 B.隋唐三省体制C.宋代两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题干的核心,即在强调“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有所改变,据此,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其余AC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干材料核心意思,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的三省六部制8(xx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官俸,历代更厚薄不同,而要以近代之薄为最甚。古代官俸,多用谷物,货币盛行以后,则钱谷并给。又有实物之给,又有给以公田的。明初尚有此制,不知何时废坠,专以银为官俸。而银价折合甚高,清朝又沿袭其制,于是官吏多苦贫穷。内官如部曹等,靠印结等费以自活,外官则靠火耗及陋归。上级官不亲民的,则诛求于下属。京官又靠外官的馈赠。总而言之,都是非法。现代的官俸,较之清代,已稍觉其厚。然究尚失之于薄。而下级的公务员尤甚。材料二 1789年9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明文规定:“新一届从议员选出之前,任何有关改变参议员和众议员的任职报酬的法律,均不得生效。”美国总统即使再有权力,也没有给定工资标准、给自己加薪的权利。1990年11月5日,美国联邦公务员可比性工资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规定了以私企为参照确定美国公务员工资的制度。法案列出了制定公务员工资标准的四项指导原则:(1)在同一地区,一定要毫不折扣地体现同工同酬;(2)在同一地区,工资等级差别取决于岗位性质和工作表现;(3)联邦政府公务员必须与同一地区私营企业同等工作性质的职工工资标准一致;(4)必须彻底消除任何联邦政府公务员与私营企业职工工资不平等的现象。普通公务员不管何种理由所有项目工资之和超过高一级工资标准,该工资不得支付。丁则民欧美公务员制度研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官员俸禄制度的变化趋势,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2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美国公务员任职待遇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得以推行的原因。(13分)【答案】(25分)(1)趋势:厚薄不同,逐渐走低;经历了从实物到货币的变化;官员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收入。(6分)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封建机构庞大臃肿;最高统治集团生活奢侈);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僚制度的弊端(监察制度不健全)。(任一点2分,共6分)(2)特点: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制定程序;利益回避;工资标准参照私企,有严格规定;同工同酬;实行工资封顶制度。(任一点2分,三点7分)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公民素质;政党监督。(任一点2分,共6分)(2)“新一届从议员选出之前,任何有关改变参议员和众议员的任职报酬的法律,均不得生效”反映的是美国公务员任职待遇是有非常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制定程序的。材料中的“以私企为参照确定美国公务员工资的制度”也是近代美国公务员任职待遇的显著特点,从材料中的“四项指导原则”也可以概括出近代美国公务员任职待遇的显著特点包括“同工同酬”的特点。该制度得以推行的原因主要从严密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严密的法律制度、美国是多党制国家、其他党派的不断的监督等等回答即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官员俸禄制度古代中国官员俸禄制度的变化趋势和原因;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近代美国公务员任职待遇的特点以及该制度得以推行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