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适应新环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33585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适应新环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适应新环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适应新环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适应新环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教学设计活动设计一:假如我是校长活动主题:设计自己理想的校园环境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校园环境分类的方法,熟悉新校园环境,并且思考新校园环境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积极参与校园生活的态度。在活动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设计能力。活动步骤:步骤一:说明活动主题。如何理解这个主题。步骤二:简介完成活动的方法。首先,调查校园管理的组织结构,部门以及机构的设置,学生管理等;其次,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最后,设计出理想状况的校园。步骤三:学生进行自主分组,教师指导学生分工合作。步骤四:观察学生的活动,并及时指导。步骤五:最后提问“学生喜欢在你的校园里学习吗?为什么?”根据回答情况,给学生以评价。步骤六:请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改进方案。活动设计二:我来当导游活动主题:了解校园环境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环境的内容,掌握适应学校环境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且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做校园主人翁的生活态度。活动步骤:步骤一:将校园分成若干个主题区,对应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指派负责人和责任区。步骤二:教师指导各个小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新学校的基本情况。(因为是第一次开展这样的活动,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如可以采访学校领导或老师、上学校的网站、向高年级同学调查等。)步骤三:由当导游的学生带领全班同学按路线在校园旅游,教师记录每个学生做导游的情况。步骤四:一个责任区结束时,由组长介绍小组的分工合作情况,以及完成任务情况。步骤五:回到教室或其他合适地方,教师给出恰当的反馈,包括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各位同学的表现,全班同学介绍之外遗漏的信息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分工合作与任务完成质量,给出每组一个总的评价分数。活动设计三:串名字活动活动主题:串名字活动活动目的: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学生讲礼貌的习惯。活动步骤:步骤一: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步骤二: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互相认识,并且要记住对方的名字。步骤三:让一个组的成员来自我介绍。例如: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第二名学生轮流介绍,但是说: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旁边(后面)的热情善良的某某;第三名学生说: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旁边(后面)的热情善良的某某的后面的某某,依次下去,介绍的一名学生要将前面所有学生的名字和所采用的修饰复述一遍。步骤四:其中一组介绍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也要认真记住自我介绍的同学的名字,集中注意力不要大声说笑。步骤五:考查每个同学记住了多少位同学的名字及性格特征。第2课 开始新学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接受并可以解释小学与初中学习具有不同特点;在各科的学习过程中,能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热爱学习、重视学习,积极而正确地对待学习中的困难。教材分析1逻辑分析学习以及学习方法是中学生的重要话题。在小学阶段,也许没有讲学习方法也能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可是,进入中学阶段,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学习方法变得重要起来。学习环境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习方式有很大的改变,根据教师教学和课程的不同,由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竞争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次,学习的内容有了较大的扩展;此外,知识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在第一节中加入了有关义务教育法的内容,是个很好的尝试,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入学率较低,辍学率较高的地区,教师也应该适当地扩充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新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学习的管理者。如果学生还是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那么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都将下降。怎样做学习的主人呢?(1)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动机,做好努力学习、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准备。(2)加强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学会自主学习。(3)了解学习和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4)科学安排时间,养成好习惯,持之以恒。现在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书籍和资料非常多,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知识本身不是学习的全部,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学习方法的一般理论,而且要关注协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以及创新性学习等学习方法及其理论,并恰当地把这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教给学生。2内容分析本课共分为两站。第一站:学习的理由。首先由一个小小的活动(学习的困惑)来引入主题:为什么要学习?接着分三个教学点来论证学习的理由:学校是知识的殿堂,进步的阶梯;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自己的潜质,培育自己的能力;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中国公民法定的权利和义务。最后以活动“帮帮子强”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第二站:学习风向标。本站有三个教学点,三个活动。首先,以教材上的“美燕的故事”导入,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教师总结出:学习需要良好的态度、价值观、习惯和方法。紧接着以“我要退货”这个活动来强化这个教学点,接着以“学习有法,学无定法”为主题,用丰富的阅读资源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了解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小测验”这个活动帮助学生测试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方法。最后,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学习大检阅”活动用于配合检查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的活动。图示:学校是知识的殿堂,进步的阶梯学习的理由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自己的潜质,培育自己的能力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中国公民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学习需要良好的态度、习惯和方法学习风向标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不断学习,我们才会成长教学建议1重点难点分析学会学习是本课的重点,这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本课以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式两个方面展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日益下降,由于不会学习,从而引发其他问题的学生日益增多,这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许多学校直接开设了学习方法课,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从实践上看,在初中学习之初就开展学习方法的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代信息社会需要我们学会学习,从而能够进行终身学习。早在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终身教育观念。终身学习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与推动,已然在全球社会中广受重视。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学习的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技能能使得学生受益终身,反之,会妨碍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到:(1)学习的重要意义;(2)初中与小学学习的不同特点;(3)学习的一般规律;(4)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学习活动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活动,学习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对学生个人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要学习还要终身学习,人民日报(2003年8月14日)评论了北大学子陆步轩街头卖肉的事件,并总结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生存,要发展,就得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就是学习的竞争。谁要在学习上止步不前,谁就有可能被时代抛在后面,被社会淘汰出局。关于学习的其他材料,如名言隽语、事例等都容易找到,因此不难向学生说明:学习很重要,不但要学习,而且要好好学习,要终身学习。关于第二点,初中与小学学习的不同特点,在上一课中已经有论述,这一课中补充在学习上的不同特点。参考教学资源中的背景知识“重视学习的过渡”。第三点,学习的一般规律,这个部分的内容非常多,不管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论,还是专业的著作都有很多不同的关于学习的理论。其内容多,研究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学习论。这门学科涉及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许多知识。这里我们给出最基本的一套关于学习的理论框架。见教学资源背景知识“学习过程的组成”,“学习的原则”,“学习的过程”,“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等文章。由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的限制,只能重点介绍中学学习的几个环节(见教学资源背景知识“学习的过程”)。这几个环节基本按照目前教育现状,学习目的要求进行设置,对于部分课程可以也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对初中生来讲,学习方法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习方法理论如何能被中学生理解、接受并应用于实践,是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根据经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方法最为有效,学生的困难也只有学生了解得最清楚,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自主地、合作地学习“学习方法”是较好的教学建议。最后一点,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学习计划的制定是学习策略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实施了素质教育以来,中学生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自己也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小组,于是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家庭内外的矛盾日益加深。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也有很大改变,中学生不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而是懂得如何去学,懂得学什么的能动的人。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呢?最基本的原则是要符合学习和认知的基本规律,适应学习的目标。关于制定学习计划的两个重要的方面,记忆和时间管理,在教学资源背景知识中给出了相应的参考资料:“记忆的方法”,“时间管理”。学习的目标则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制定学习计划是本课难点。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讲是个很抽象的概念,而且学习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要学生靠自己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跟学生讲学习方法是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只有工作做到实处,并在以后不断强化和反馈,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突破难点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用鲜活的例子来说明,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并且作长期的监督和指导。教材中的扩展阅读“几位名人的读书法”,提供了一些学习的样例。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讲学习方法要注意个性差异。即对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来讲,别人(榜样)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而最适合个人和最适合当前学习环境的方法才是理想的方法。教材中给出了学习方法测验中的大部分方法一看就知道怎样做是符合学习规律的方法。但是在实际中,学生会有一些独特的学习方法,这时不要断然否定,而是要问清环境、效果等等。在介绍涉及个性的学习方法时,应该注意辩证地介绍,以免学生机械效仿,导致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并不适合自己,反而达不到效果。如果教师请以前教过的学生回到现在的新班级中给师弟师妹们讲切身体会,是不是更好呢?教学本来是开放的。2教学过程教师可选择以下任一种方式导入,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1)事例导入。用教材第23页的故事:美燕的感受。提问:从美燕的故事中,你有什么启示?你是否也曾遇到这方面的情况?那么学习的好坏一般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活动导入。设计一个“温故知新”的活动,让学生比较中学和小学的学习生活的不同。提问:“还记得刚开学时发了多少本新书吗?这些新书当中哪些是新面孔啊?当你面对这么多门课程的时候,你产生了哪些想法呢?”(3)影片导入。放映反映中学学习生活和小学学习生活的影片,讨论学习方式的不同对学生的影响。第一站学习的理由(1)学校是知识的殿堂,进步的阶梯。学生阅读,教师通过事例、名言隽语等辅助教学,说明学习的重要性。这个教学点通过事例的导入,使得学生了解中学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消极思想,重点突破学生厌学、自卑等问题的解决,给学生打好预防针。学习的意义在于:(1)学习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2)学习可以促进人的成熟;(3)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4)学习是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个人来讲则是自我实现的必经途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著名的研究报告,题为学会生存,就把学习同生存直接联系在一起,可见学习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而教材则基于学生的比较朴实的生活经验出发论证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下面则从个人体验和法律的角度来论述学习的意义。既是本站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2)讨论:你喜欢学习吗?这个部分是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回顾小学的学习经历、获得的成功,明确学习对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教师准备一些材料,尤其是名人、伟人学习的例子,或者有关现在社会的终身学习、全民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视听资料供讨论,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质,培育自己的能力。(3)学生自学: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中国公民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在这个部分加入有关法律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关义务教育法的案例非常多,很多地区的学校里就存在很多与法律相冲突的事件,学生会对这方面的事情比较熟悉。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从材料中获得有关的知识。课文第19页给出了关于义务教育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其他补充资料如下: 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拟议和提出,起源于20世纪初。在清朝末期,当我国处于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新学制时期,欧美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大都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清政府某些官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在20世纪初草拟清廷有关文件时使用了“义务教育”、“强迫教育”这样的词语。 据建国后的资料统计,解放前夕儿童入学率仅为20,全国总人口中,文盲占80。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在xx年,内地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荀子的名言:“学至乎殁而后止”,其意思是: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4)活动:帮帮子强。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适当的简单道具,让学生就课外提出的情景进行模拟,并以虚拟的人物身份进行帮助子强的活动。这个活动用来深化义务教育法的教学效果,同时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获得好的效果。(5)学习环境来之不易。在课堂最后,以一组现阶段中国的部分教育图片作为结尾,要强调每个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对比自己现有的学习环境与贫困地区的学生的学习环境,体验并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6)小结。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受教育的权利是来之不易的。学习也是我们成才的重要的和唯一的途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环境,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还要能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改进我们的学习效率。(7)作业。学习方法调查。分析自己的学习方法,访谈老师、同学以及家长、朋友,收集成功的学习方法,并将好的学习方法归纳出来,同学间互相交流。 第二站学习风向标(1)讨论:美燕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教材以美燕的故事导入,通过学生讨论“学习的影响因素”的方式展开,学生会罗列出许多因素,教师要按下面要点进行引导: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很多,本站主要涉及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所说的影响学习的因素,教师要指出,哪些是隶属于态度上的因素,哪些是习惯上的,哪些是方法上的。并同时解释态度、习惯、方法这三个词的具体含义。从理论上了解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可以参考本课教学资源背景知识“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2)活动:我要“退货”。基于对美燕的学习方法的讨论,接着独自写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这个活动用来强化教学效果。对于新生,他们不一定清楚什么样的方法是需要“退货”的,因此为了使讨论更有成效,也可以与高年级学生交流学习的体验、学习的规律。(3)学习有法,学无定法。教材扩展阅读“几位名人的读书法”可以调整到这里,指导学生阅读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总结出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对个人的意义。这个部分教师应该作较大的扩展,参考现存的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并对几种学习方法进行重点教学,以图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并使得教学有内容,有深度。推荐从重点分析中谈到的四个方面进行教学突破:端正学习态度,做好努力学习,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准备。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和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养成好习惯,持之以恒。教材中省略了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教师更灵活地设计教学。(4)活动:学习方法小测验。对照根据上面讲述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迅速地完成小测试,对于测试结果用客观、建议的态度进行评价和反馈,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有哪些较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其中有异议的学习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讨论。(5)不断学习,我们才会成长。教师讲述。通过这个教学点,激励学生不断地关注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习惯不能一蹴而就,而且形成良好的习惯也需要坚韧的毅力,所以,这一课的内容应该贯穿于学生大部分的学习生活中。(6)研究式教学:学习大检阅。首先,给出中学学习的几个环节,提问:有没有注意到学习的这几个环节,如果注意到了,又是怎么做的?有没有什么技巧?如果忽视这几个环节,又会遇到什么问题。然后学生独自根据学习结果完成教材上学习大检阅这个活动。这个活动设计用来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上的问题。本活动可以作为长期活动开展。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上的困扰提前准备解决方案。可能的学习困扰有: 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做作业拖沓,用时过长; 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 有很多陌生知识; 找出上述学习困扰的原因,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7)小结。小结各个学习环节应注意的问题。(8)作业。“我的学习我负责”,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要求说明制定学习计划的一些考虑依据以及检查方式。教师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根据这个计划检查一次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将结果记录到成长记录袋中。3教学评价建议(1)建议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将学生活动的资料收集起来,作为学生成长记录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以后评价的参考依据。(2)本课可以设计较多的集体活动,建议采用项目评价。(3)本课学习方法一节,可以挖得很深,部分内容不易为学生所理解,可以对个别学生以谈话方式的评价。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让学生们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是小学生,而是初中生了,相应地增加了很多社会责任。教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对自己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认清自己的优点和局限,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学会热爱生命、做到自尊自信。教材分析逻辑分析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生有了更复杂的角色和更大的责任,而刚刚开始初中生活的学生们可能还不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负责任。他们还会根据某些信息片面地认识自己,而产生种种自卑或自满的心理。青少年正处于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学生在尝试不同的角色,并希望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角色。本课主要介绍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并为学生提供了几个既系统,又切合实际的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本课共分为两站。第一站:角色与责任。本站主要让学生明确:每个人因其社会地位不同,会有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很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都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两层含义:(1)步入初中,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2)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这两个问题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步入初中后,学生就进入了人生发展的新阶段,这必然会导致个体的社会角色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又会使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第二站:认识自己。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对如何认识自己还很迷茫。学生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也有些同学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所以,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和讨论。本站就是告诉学生,如何从实践中、从别人的态度里、通过多重比较和自省正确认识自己。图示:步入初中,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角色与责任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内容分析第一站:角色与责任本站讲的是学生进入初中后,角色和责任的变化。一些新生入学后,心理不太适应这一角色转变,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对此,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自己的新角色,接纳自我。在本站开始的“想一想”中,学生拿出自己以前的照片,对比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看看自己有什么变化。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从而明白自己已经步入初中了,跟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接下来的“知识链接”这一栏目中,呈现了“社会角色”这个词的概念,在让学生理解了这个概念后,就告诉学生,步入了初中后,我们进入了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有了新的社会角色,这些社会角色的特征是要求学生学会自立、助人、守则。学生了解了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后,就会明白,针对这些新角色,有了新的责任。学生要对学习负责、对生活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还必须承担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责任。蓝极速网吧的事件就证明了,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教材第36页的“活动平台”中的“新角色定位”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很多种不同的角色。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明确自己的各种角色,以及自己要为这些角色所负的责任。通过对社会角色和责任的进一步讨论,引出下一站的内容:学生要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对自己和社会负责。第二站:认识自己本站讲的是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各种途径。本站开始的“想一想”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自己的。“各抒己见”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正确认识自己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下面的内容,即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课文中描述了认识自我的四种途径:(1)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自己绝不能完全依靠想像和感觉。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必须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自己适合或擅长的是什么,不擅长的是什么,等等。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也不能因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要全面地看待自己。(2)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由于别人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你,所以,往往比自己带着某种情绪看自己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我们可以参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唐太宗李世民“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就是很好的例子。(3)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答案,使得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似懂非懂,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常常找不对位置,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孔雀和朱娜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这里,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与别人做比较。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做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恰当地评价自我,发挥加强自身的长处,克服弱点,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正确与他人比较,才能获得自信、发展自身。(4)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关键在于自己的观察和内省,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非常重视内省,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这是认识自己的最好方法。对自己的评价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对自己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才能准确地对自己进行重新的角色定位,也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克服心理失衡。教材第40页的活动平台中的“小记者在线”这一活动,通过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对身边的人进行采访,归纳自己的优缺点和潜力,从而更加了解自己,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本课最后的扩展阅读所选的文章讲的是认识自己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很多名人的事例来告诉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扬长避短,才能获得成功。教学建议重点难点分析掌握认识自己的技能,正确审视自己,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不盲目自卑或骄傲。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从人的身心发育规律看,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发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加以矫正,再加上一些地方放松警惕,就会后患无穷。许多同学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导致能力下降,心理不健全,以至引发诸如轻生、出走、暴力袭击他人之类的行为发生。由此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何等重要。同样,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也很重要。现实中没有人是全才全能,清醒、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实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最好保障。以付出同样的努力而论:扬长避短的人,事半而功倍;扬短避长的人,事倍而功半。生活中没有人愿意做无效劳动,付出无谓的牺牲,但实际上经常走弯路的人并不少。除了可能对形势判断有误以外,更多的因素也许是:不了解自己。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帮助学生抛弃自负。自负的学生大多是比较聪明,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或者是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因此,在同学面前自以为是,常常喜欢炫耀自己,好哗众取宠,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招致同学反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信是绝不可缺少的,但这得有个度。自信恰到好处,同学们便会因为这个学生自信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而喜欢并靠近他。但自信一旦过了头,变成自负,别人就会对这个学生有种排斥心理。自然,这个学生便不受欢迎,不能与同学相处得愉快。因此,要帮助那些自负的同学正确认识自己这一缺点,赶快改正。其次,要引导学生走出自卑。自卑的同学大多数是因为自己的家庭状况不太好,或者是在学习等方面不如其他同学,便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认为自己无用,也无能,把一次小小的失败归结到自己的智力低下,父母遗传基因不好,家庭生活水平不高等原因上。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积极主动,平日沉默寡言,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就会越来越消极。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悲观。这样的学生这一方面不如别人,另一方面也许就比别人强;此时无用,并不代表他将永无用处。关键是要让这样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重新树立信心,努力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优秀。第三,要让学生远离虚荣心和嫉妒。有虚荣、嫉妒心的学生大多是在一定的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某些地方有些天分,或者有一定的优越性,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因此产生畸形心理,对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嫉妒,有的甚至对别人进行诽谤,恶性攻击,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这样我们就必须要提醒学生,面对强有力的对手,不要用卑鄙的手段,不正当的方式与其竞争。我们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公平,公正的方法打败对手,这才是正确的胜利。虚荣,嫉妒心人人都会有,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这种心理压力化作不断完善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让它支配学生做错事。第四,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些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掌心中,或者长期在父母,老师的包办、专制中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事依赖父母、老师,而从来不自己用大脑去思考问题,从来不主动、积极地去做某一件自己想干的事。毕竟,学生要长大,都要独立。人生道路漫长,还要学生们自己去走。我们应向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学习,从现在开始,就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能力,让他们尽量不要再依赖别人,做到力所能及的独立。教学过程第一站:角色与责任(1)不同时期的变化。课前让学生准备婴儿、学前、小学和初中时期共四张照片。上课后,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3页“想一想”里的问题:瞧瞧照片中不同时期的你,发现有什么变化?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一下,教师再做出总结:“就像刚才同学们讨论中所说的那样,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再到现在意气风发地步入初中,我们的身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怎样更好地理解这个变化呢?”引出教材第34页知识链接中“社会角色”这一概念,并加以解释:社会角色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在各种社会关系上的体现,是人们社会价值观的集结;社会角色是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角色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模式,它由社会体系通过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加以规范;社会角色是社会对特定社会关系上的同一种社会位置的价值与意义期望;社会角色是人们社会行动的依据和基础,人总是根据自己所扮演的特定社会角色进行自己的社会行动。角色可以解释人类社会是如何建构起各种各样复杂而又有序的社会关系的;可以解释社会地位是通过什么而得以表现的;可以解释每个社会的社会规范为什么是统一的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可以解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动依据问题。(2)步入初中后,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让每位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教师的指导语如下:“同学们,你们在社会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角色又对我们有怎样的要求呢?请写在纸上,越多越好!”写完后,让同学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进行报告,教师进行归纳。(3)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了解了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之后,我们还要知道,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责任。这包括对自己负责、对班级负责、对社会负责等等。(4)小品表演:让学生填写教材第36页的图表,回答这些问题,并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让每一组的同学表演学生在学校、家庭、班级和社会上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这些角色时做出的行为。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表演出来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大家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总结。最后得出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以及与之相伴的责任。总之,在教学和讨论中,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想像力,自行讨论、学习并得出结论,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防止单纯说教。第二站:认识自己(1)你了解自己吗?提问:你了解你自己吗?我想请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并归纳出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优缺点等。这些归纳到底全不全面呢?我们要如何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呢?教师找几名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了解一些学生对自我的错误或不当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在这一环节中,先不要对学生做出的评价提出任何指导意见,留下悬念,让同学对学习接下来的课程更有兴趣。提问:认识自己,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呢?教师给学生讲述小孩抓糖的故事:一个小孩跟他爸爸去邻居家玩,邻居很喜欢这个小家伙,就拿出糖罐说:“来,抓一把。”小孩两眼看着糖罐,手却一动不动,邻居催促了几次,小孩就是不伸手。最后,邻居只好自己动手,抓了一大把糖果塞到小孩的衣袋里。在回家的路上,小孩的爸爸问他:“平时你最爱吃糖果了,今天为什么自己不伸手?”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怎样回答?是因为害羞吗?不是。故事中的小孩是这样告诉他爸爸的:“我的手小,抓一把抓得太少。他的手大得多,还是让他抓好一些。”提问:这个小孩的聪明之处在哪里?(知道自己的短处并巧妙地避开,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好处。)“认识你自己”,这是几千年前镌刻在古希腊阿波罗庙宇上的一句话,作为神对人的忠告,这被当时的哲学家认为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智慧。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条军事箴言写入孙子兵法以传之后世。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我们不妨闭目想一想:我知道自己每一天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吗?我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吗?我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专长吗?我们看到很多同学不分昼夜地在努力学习,却始终无法取得好成绩;可是还有另外一种同学,这些人学习起来很轻松,但却很成功。不努力肯定不能成功,但努力也未必一定能成功。很多人虽然很努力,也很勤奋,但可惜的是,成功似乎总是在遥不可及的天之尽头。是他们没有天分么?不是这样的,如果这样的学生能在每天努力学习的过程中,稍微停下来,抽出一点时间来进行深入的内省和思考,花一点时间来重新定位自己努力的方向,也许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一个人如果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再加上勤奋努力,也许离成功就不远了。(2)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指的就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认识、体验自我。提问: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回顾一下,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成功或者失败经历,在体验这些成功或失败的时候,你是怎样认识你自己的?成功时有没有觉得特别自信?失败时有没有感到自卑?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这些成功和失败呢?教师作出总结: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成功,也不可能永远失败。所以,不必为暂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以免加重自卑,形成恶性循环,也不必为一时的成功而过分沾沾自喜,产生优越感。优越感是自卑的另一表现形式,越是自卑的人越想体验优越的快感。另外,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要对在提问中表现出对自己评价不当或自卑的学生予以适当的鼓励,让他们说一说成功的事情。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还可以模拟实际情景,让学生表演小品,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3)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讨论:找出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并让同一小组的同学对这些特点和优、缺点进行分析讨论。这样讨论可以让学生达到正确认识自己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时,最好是主动些,态度要虚心和诚恳。整天被老师、家长表扬的同学,难免过于自信,甚至可能会变成自大狂:相信离开了他地球就不再以每天四万公里的速度旋转、人类就会陷于水深火热;整天被老师点名、家长批评的学生,又难免会过于低估自己,安于“差生”的现状,不再努力和奋斗,只是叹息着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完全不可知的命运。所以,虽然我们要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接受别人评价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4)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学生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著名作家劳伦斯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相同的自我和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只是所占比例不同。”所以,在比较时,一定要头脑清醒,真正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切不可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忽视了自己的优点,这样只会让自己变得自卑,进而导致失败。教师给学生讲下面的上帝没有看轻卑微这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原来,很多时候,是出身卑微的人自己看低了自己。提问:伊东?布拉格的成功之处在哪里?人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怀有一颗自信的、积极进取的心。自己可能和别人相比暂时有一定差距,但只要努力不懈,就一定可以成功的。教师给学生讲索菲亚.罗兰的故事: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中学毕业后,一直未能找到工作,有一次她看到招聘演员的广告,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应聘。但几次试镜之后,化妆师说她的鼻子太长,臀部过宽,不太理想,要做适当的整形手术。但是罗兰拒绝改变自己的容貌,后来有机会参与了演艺活动,发挥了自己的长处,终于以自己本来的面目获得了成功。提问:索菲亚.罗兰与别人比较是否有优势?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与别人相比的优势和劣势?索菲亚.罗兰与别人比较时的劣势是相对的,而这些劣势如果应用得当的话,恰恰会变成自己的特色,进而成为自己的优势。另外,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大家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或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5)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孔夫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抽出三次时间用于自省。也许正因如此,他才在不经意间成了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思想巨擘,以致于他的真知灼见要用厚厚的一本论语来记载,并光耀中国文化两千余年。而内省这种方法,也恰恰是认识自己的最好方法。要认识自己,关键在于自己的观察和内省,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恰当看待别人的态度,合理地与别人比较,这样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所谓内省,就是让学生在外界的帮助和督促下,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刚开始,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差,谈不上什么评价、调控及如何去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教材,联系实际并创设情境,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在现实人生中,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真正关怀和关注自己,甚至没弄清自己是谁、是干什么的。“你到底是谁”,其实是一个关乎心灵走向、关乎事业抉择的人生命题。教师给学生讲述下面的这个故事:一位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写过一篇文章,文章里面叙述了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的故事。该教授欢送又一批学生即将毕业时,他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非常敬仰他的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他,他问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幻想干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同学们觉着老教授在眼睛失明之后居然这样关心他们,都很感动,就把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如实的告诉老教授。老教授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不时地说着:“好”、“很好”、“再说一遍”、“你很了解自己了”、“你目标明确,好好的实践吧”等等。与同学们分手时,他又一一握着同学们的手,异常亲切而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是谁了!不过,今后的漫长岁月里,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谁啊!”有的同学就觉得怪怪的,偷偷的对其他同学说:“老人家的眼睛一瞎,思维也好像不太清晰了,有些絮叨了。”谁知,在学生们毕业离校的前一天,老教授的眼睛又“奇迹”般的复明了。他在送别会上对同学们说:“在我双目失明、意志消沉的时候,是同学们的关怀和激励让我重又心明眼亮了!我也给那些曾经看望我的同学们精心制作了一件礼品我们的谈话录音。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当你们失意的时候、迷茫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听听这盘录音带吧”直到这时,同学们才真正领悟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提问:这个老教授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如何内省?建议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询问学生的内心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注重自我观察和内省。并引用名人自省的例子,为学生做出榜样。另外,要正确认识自己,除了需要深刻的内省,更需要超然、客观的心态,无论何时何地都对自己前进的方向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教师单纯的说教,必须把各种生动的事例、生活实际融入其中。教师应当运用讨论、情境模拟法、小品表演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学会评价自己的方法。而且,本参考书还为在下面提供了几种相应的活动,使这些内容和方法更易被学生掌握。评价建议本课的评价应主要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辅以学生的小组互评。自我认识非常的个人化,每个学生的性格、优势和局限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都会不同,学生是否真的认识到自己、是否真的树立了自信,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建议让学生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和改变,这样能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到自己的进步。小组的互评可以使用下面教学活动设计里面提供的“乐音、噪音”这一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提出优缺点,并与学生原有的自我认识进行对比,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第4课 共同建设集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个体发展与班集体的关系,并学会如何建设班集体,学生应该在班集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学生了解了班集体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后,就会更加热爱班集体,并具有集体责任感,自觉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课还培养了学生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在建设班级的过程中与同学和谐相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都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在本课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贯穿着这几种品质的培养。教材分析逻辑分析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度过的,班集体是学生共同生活的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而且班级是一个小社会,适应班级生活有利于学生顺利社会化。所以班级是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环境之一,良好的班集体、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团结氛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良好的班集体必须由所有同学共同建设、维护,本课就告诉学生如何为集体贡献力量。本课共分为两站。第一站:集体与我。本站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我们每个人都是成长在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集体在我们的成长和个性形成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班集体是由所有学生共同组成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而良好的集体又需要大家共同建设,所以只有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集体的建设中来,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这部分主要有两层含义:首先,良好的班集体和良好的班风对我们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其次,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第二站:我爱我班。什么是良好的班集体,又要怎样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第二站就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本站从集体目标、纪律和成员间团结互助三个方面入手,促使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来热爱班集体。图示: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集体与我互帮互助的班风有助于塑造我们的良好个性建设良好班集体,人人有责建立一个良好的新集体,需要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我爱我班建立一个良好的新集体,需要严明的纪律建立一个良好的新集体,需要班级成员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内容分析第一站:集体与我本站讲的是班集体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每个学生的责任。在本站开始的“想一想”中,让学生为自己所在的班级设计班训、班歌、班徽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班集体中发挥的作用,并在以后学习和生活中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怀抱中来。接下来,通过论述良好的班集体的作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与班集体的发展密不可分。森林中的树木的例子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集体对个人的作用。“知识链接”栏目,告诉学生什么是班风,班风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班级不仅仅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互帮互助的班风有助于塑造我们的良好个性。教材中的事例就告诉我们,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而在一个班风不好、学风不正的班集体中生活,耽误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还会给学生的性格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而良好的集体又需要大家共同建设。我们健康成长的环境要通过自己来创造,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都有维护集体荣誉的责任和义务。本站最后的“活动平台”让同学们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班集体,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表达自己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的意愿,也让学生对什么是良好的班集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站:我爱我班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班集体对自己来说不重要,只要自己学习好就行了;而更多的同学则是真心热爱班集体,希望维护集体荣誉,却不知从何做起。本站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同学们应该为班集体做些什么。本站开始的“想一想”中,让学生考虑怎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了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每个人都应该做些什么。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建立一个良好的新集体,需要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这些目标汇在一起就是我们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共同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高效团体的必要条件,班级只有形成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凝聚力,真正地团结在一起,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同学们在共同的目标的指引下,共同努力建设班集体。在这部分的“活动平台”中,可以让学生共同讨论班级的目标,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制定好目标之后,就会努力朝着目标迈进。建立一个良好的新集体,需要严明的纪律。每个团体都有其自己的行动规则和纪律,班级也不例外。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然有严明的班级纪律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这一纪律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不管是哪一种纪律,都要求班级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只有这样,一个班级才能有良好的班风。下面的岳飞、戚继光的例子,以及“各抒己见”和“活动平台”这两个板块都是要让学生了解纪律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校风和班风在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新集体,需要班级成员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团体的动力来自于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合作。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定是一个团结的班集体。关于团结的歌曲非常的多,所以在“活动平台”中,就安排了让学生唱跟团结有关的歌曲的内容,这样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形成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接下来的“社会观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提供给学生几种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这可以教给学生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另外,建设班集体还需要每个同学的关心和参与,教材第51页的图片就是让学生与不文明现象告别,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本站最后的“活动平台”让学生主动为班集体提意见、想办法,为集体出谋划策,共同处理班集体中出现的问题,为班集体的建设出力。本课最后的“扩展阅读”中讲到的成语故事“同心同德” 综合了本课的几点内容,这个故事里面既包括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也包括了纪律、团结等等。所以,可以作为本课的总结和内涵的延伸。教学建议1重点难点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白建设良好班级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自觉热爱班集体,投身班集体的建设。中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基层组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班集体建设与教学的关系是一种互为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班集体建设离不开教学,成功的教学有助于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优秀班集体的建立与发展,对教学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什么班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