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31051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解析】选D。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D正确。A、B、C都不符合题意。2.(xx江西师大附中模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通过一个生动的、人们生活中的小故事表达出某种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这告诉我们()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源于人们的生活,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给人以智慧,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善于抓重点A.B.C.D.【解析】选B。不符合题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表述有误;依据材料信息,符合题意。3.(xx唐山模拟)当今世界出现的问题、危机和挑战固然与全人类人口过多且增长较快、各种利益矛盾趋于尖锐、人们相互间信任严重不足等因素有关,但从根本上说与人类思想的混乱即价值观多元化有关,而人类思想混乱关键在于哲学思想的滞后。这一现状告诉我们()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的思维任何时代的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A.B.C.D.【解析】选C。表述错误,哲学不是产生于人类的思维;表述错误,“任何时代”应改为“真正”;符合题意。4.(xx威海模拟)没有物就没有影,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物的关系。这种观点()A.是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正确概括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解析】选B。没有物就没有影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但是把思想和事实的关系看作就是影与物的关系,否认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因此选B。【知识拓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5.我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博士获得xx年度沃尔沃环境奖。秦大河主持撰写的关于极端气候事件评估特别报告,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直被公众质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的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报告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阶段性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认识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认识结果的差异性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D.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解析】选A。秦大河的报告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阶段性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这说明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A正确;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认识结果的差异性,B错误;C不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D错误。6.(xx扬州模拟)对于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中与张衡观点的哲理相一致的是()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神存则形存,神谢则形灭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理生气也A.B.C.D.【解析】选B。张衡观点中的“元”指的是“元气”,把金、木、水、火、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阴阳”二气是世界的本原,“火”是世界的本原,二者与张衡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精神”决定“形体”,是唯心主义观点;“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是唯心主义观点。该题选B。7.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作用,脱离了物质以唯心主义为指导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B.C.D.【解析】选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片面地夸大其中某一个片段,就会导致唯心主义,而以唯心主义为指导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所以唯心主义是不结果实的花。唯心主义就其局部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正确。与题意无关。该题选B。【知识拓展】不结果实的花(1)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2)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8.(xx沈阳模拟)唯心主义是把人类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碎片、小段片面地夸大了,以致陷入了错误。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气者,理之依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A.B.C.D.【解析】选B。强调“理”依赖于“气”,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中的“理”指的是并不存在的“客观精神”,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中的“心”与中的“理性”指的是人的主观意志,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因此,答案是B项。9.下列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一定是没有可取之处的凡是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是唯心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唯物主义也有不科学的,唯心主义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二者共同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A.B.C.D.【解析】选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正确的,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存在缺陷,唯心主义根本观点是错误的,但有些观点中也有可以借鉴的成分,因此说法错误,正确;混淆了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10.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认为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认为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上述观点()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最终会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A.B.C.D.【解析】选D。材料中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种观点,对其认识应坚持全面的观点,既要看到它在根本方向上的正确性,又要看到它存在的明显的缺陷。与材料不符,“会有科学依据”说法错误,都是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正确认识,本题选D。11.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种感受()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认为客观事物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说明真理是具体的,因条件的变化而发展说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受主观因素影响的A.B.C.D.【解析】选B。题干说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受主观因素影响的,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12.“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命题。()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悲观主义D.教条主义【解析】选B。“接受自己的长相”是指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符合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观点;A、C、D均与题干不符。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6分)(xx武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6分)(2)简要评析上述观点。(20分)【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找到关键语句是解题的关键。由材料一中“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可知,其强调的是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由材料二中“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等可知,其强调世界是物质的,但其又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故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第(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两种世界观予以评述即可。对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评价一定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说明其合理性与局限性。答案:(1)材料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这是错误的。材料二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不科学的。14.(26分)“伪大师”大行其道,深层次原因之一便是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的缺失,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远低于美国25%的人群比例,同时也低于中国接受高等教育8.93%的人群比例。有人认为: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解答需要紧扣题干中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答案:(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伪大师”大行其道,深层次原因之一便是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的缺失,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2)但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而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因此认为“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具有片面性。(3)从哲学发展史上看,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唯心主义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思想,与唯物主义在相互斗争中共同发展。因此,认为“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也是片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