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30519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必修)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A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3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4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科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学术界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从哲学上看,这一发现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5右图漫画蕴含的哲学观点是A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决定存在C物质依赖于意识 D意识是本原的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万物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7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意识第一性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9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观点中与贝克莱的观点相一致的有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10下列观点与漫画观点相一致的是“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A我思故我在 B气者,理之依也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1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12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这说明A物质是客观的,意识也是客观的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3“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恩格斯的物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 B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C物质就是各种物的总和 D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42014年9月18日,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团队宣布了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寻找暗物质(反物质)的最新成果,在业已完成的观测中,暗物质的6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这一研究结果将人类对暗物质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上述暗物质与哲学上的物质的关系是 高 考 资 源 网 A前者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后者不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B前者依赖于人的意识,后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后者是对前者的概括和总结,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形态,两者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1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共同之处是肯定A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于物质 B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C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16“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7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拖着不还,朋友前去讨债,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欧布里德的荒谬在于A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C认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 D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18“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诗的第三四两句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C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1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的话说明了规律具有A特殊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客观性20人的身体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无论日常生活中摄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H值是基本不变的。可见A人们在规律面前总是无能为力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C人为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是主观的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21“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A B C D22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A B C D23人们的一切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意识,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外界其他因素作用于人脑的结果,上述材料中的意识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其内容来源于人脑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既包括感觉,也包括抽象思维A B C D24目前,美国科学家研究揭示人类创新思维的奥秘。人类的想象力来自于大脑区域网络的广泛链接,它们共同操纵思想、想象力和符号。这说明意识A是人脑的机能 B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5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A主观意志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产物 C人脑机能决定的 D客观存在的反映26传说远古的伏羲部落原图腾是蟒蛇,后来伏羲集各归顺部落的图腾形象于一身,形成了蛇身、马首、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虎须的综合体,伏羲将之定名为“龙”,并作为部落的新图腾。从龙的形象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D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27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反对者则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A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B世界观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不同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28“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为共筑中国梦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原因在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29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人类的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0“按图索骥”、“纸上谈兵”这两个成语从反面启示我们,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A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理论观点C从自己的良好愿望出发 D重视个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3“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3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5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6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37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38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39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都属于自然规律。40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纸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41材料一:“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了“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观点。材料二:霍尔巴赫是18世纪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材料三:恩格斯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是把它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1)上述材料的三种观点都属于哪个哲学派别?它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3分)(2)请结合所学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对以上三种观点作出简要评价。(6分)42千年古城扬州,贯穿城区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只有文昌路一条,随着城市发展,原有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出行的需要。2014年9月19日,历时三年建设的扬州瘦西湖隧道正式通车,这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缓解城市交通瓶颈的制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瘦西湖隧道穿越国家5A级风景名胜瘦西湖,景区内唐城、宋城等历史文物众多,搞大开挖行不通,工程设计者依据扬州古城池演变的历史和考古规律,采取“单管双层”的盾构方法,把掘井打到-10米以下,从而兼顾了节约成本、集约资源、保护文物三方诉求。隧道所在地层为硬质黏土层,针对此类地质的施工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无成功经验可借鉴。为此,施工方成立科研团队攻关,通过对盾构机冲刷系统、泥水分离系统的改造,终于解决全黏土层盾构泥水处理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瘦西湖隧道建设工程所蕴含的唯物论道理。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写在答题纸上(本部分1题,12分)432014年6月 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环境保护部6月4日公布最新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74个实施新标准监测的城市,其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仅为4.1。生态环境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甚至成为人们的集体焦虑。材料一:恩格斯早就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顾自然条件,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盲目追求高速度。可用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换来高速度时,却发现蓝天、绿地、净水、清新空气都变成了稀缺品。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1)警惕和反对“没有意义的发展”体现了哪些唯物论道理?(4分)材料二:基于目前的严峻形势,我国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后将抓紧制定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和要求,推动环境治理工作有效进行,力争改善大气、水、土壤的环境质量。(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4分)材料三:xx年8月27日人民日报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呵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协调,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各地情况不同,在发展速度上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要用铁规、铁腕来强化污染治理,全民积极行动起来,用零容忍的态度攻克污染防治问题,才能守住碧海蓝天,保卫人类唯一的家园。(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 高二政治质量检测答题纸 xx.10得分41(1) (2)42 得分43(1) (2)(3) 得分 高二政治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xx.10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DAAABCBABCBD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CDBDCCADACCDA二判断题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 AAAB AABBB 三简答题41(1)都属于唯物主义。(1分)根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分)(2)材料一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2分)材料二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它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所以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2分)材料三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科学地概括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是物质,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2分)42(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扬州交通需要,结合景区构成和地质状况制定和实施隧道工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3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设计建设瘦西湖隧道,完善了城市交通网络,缓解了城市交通瓶颈的制约,体现了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3分)(3)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隧道设计依据扬州古城池演变的历史和考古规律,兼顾各方需求,施工中科研攻关,解决了世界性技术难题,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3分)四探究题43(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与自然和谐相处。不顾自然条件,破坏生态环境,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报复。(2分)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追求高速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样的发展没有意义。(2分)(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立足现实,针对当前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颁布了相关防治行动计划,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我国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是对现实的正确反映,将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2分)(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我们在发展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各地实际,不搞一刀切,做到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发展中我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破坏自然,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在发展中,我们要全民行动,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用铁规铁腕强化污染治理,努力实现目标。(答出上述任意两点得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