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28484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点指引,思维导图,一,二,三,四,五,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1)生物进化植物界:海生藻类植物裸子植物陆上孢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界: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人类。(2)生物进化引起的环境变迁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一,二,三,四,五,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地质历史时期环境变迁促使生物灭绝和进化。古生代末期(如三叶虫)和中生代末期(如恐龙),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一,二,三,四,五,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特点: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2.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下图)。3.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一,二,三,四,五,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含义: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及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具体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一,二,三,四,五,四、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人类活动,其中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1)成土母质与土壤: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2)气候与土壤: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一,二,三,四,五,(3)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4)地形与土壤: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如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或因坡度、坡向的变化,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山区土层较薄,平原土层较厚。,一,二,三,四,五,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人类的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种成分,这必然要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因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典题示例】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米。R河中上游地区降水量约为250500毫米,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毫米。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答案径流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缩小;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解析主要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知识回归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以示意图来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实例分析(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例如:,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青藏高原隆起产生的影响,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典题示例】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曲线、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2)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答案,解析,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知识回归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特别提醒(1)水稻土是人工培育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酸性红壤、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是自然土壤。(2)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比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肥沃;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比青藏高寒土肥沃。(3)温带森林土壤比热带森林土壤肥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第13题。,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生物量降低植株密度改变植被分布改变A.B.C.D.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答案,解析,科考队在大兴安岭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原始地貌为山前冲积扇前缘,土壤分为粗颗粒层和细颗粒层两种。土壤类型主要为淋溶黑钙土。但在背风坡海拔200米处(454501N,1223347E),发现土壤变为栗钙土,并且该处地层的上部偏红,说明氧化铁在该处富集。据此完成第45题。,4.若土壤温度与铁元素的富集能力成正比,则土壤变为栗钙土的条件应为()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5.当地越靠近冲积扇的前缘方向,土层的变化情况为()A.粗颗粒层变厚,细颗粒层变厚B.粗颗粒层变厚,细颗粒层变薄C.粗颗粒层变薄,细颗粒层变厚D.粗颗粒层变薄,细颗粒层变薄,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