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4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选修5)讲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26129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4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选修5)讲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4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选修5)讲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4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选修5)讲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4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选修5)讲练xx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1掌握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2掌握世界主要的自然灾害带。3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影响。 重难提示1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重难点)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重点)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重点)考点一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1自然灾害的特点自然灾害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并不是所有的自然变异都会成为自然灾害,只有当它超过一定限度,对人类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往往具有以下特点: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气象灾害项目干旱洪涝热带气旋成因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连续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引起低洼地积水、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受低气压影响危害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陆地水减少,造成人畜和工农业缺水,社会动荡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交通、电力设施和造成人员伤亡强风、暴雨、风暴潮、洪涝、冲毁农田、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造成海难和人员伤亡分布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美国东部、欧洲西部等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防御兴修水利、节水、绿化、生物改良使之耐旱加强预报、绿化、防洪工程加强预报、营造防护林等(2)地质灾害灾害表现分布危害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内能强烈释放,引起地面震动集中于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摧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危害最严重火山地球内部的岩浆、气体、碎屑物从地壳深处喷出与地震相似的断层地带破坏附近的建筑和生态环境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山区毁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泥石流山区爆发的饱含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降水丰富的山区阻塞江河、摧毁建筑物、破坏森林、农田和道路(3)水文灾害洪涝包括洪水和涝渍两种主要类型。类型洪水涝渍成因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分布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低湿洼地从气候因素看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关系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所以通常称为洪涝风暴潮的类型。台风风暴潮温带气旋风暴潮发生季节夏秋春秋海水上涨动力台风温带气旋特点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发生地区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两条灾害带上,即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表解如下:灾害带位置 主要自然灾害形成原因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环太平洋灾害带环太平洋沿岸,宽数百千米的地带地震、火山、台风、海啸、风暴潮等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1(xx湖北七州市二模)读某区域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例甲、乙分别表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甲、乙两类地区分别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解析:图中甲区域多洪涝和湖泊,则地势较低平而为平原;乙区域有冰川必然地势高,同时多滑坡和泥石流而地势落差大,则必然为山地。可依据洪涝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回答。答案:甲为平原,乙为山地。甲地区:修建排水、蓄水、堤坝等水利工程,疏浚湖泊,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乙地区: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修建护坡工程,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考点二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的合理与否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与防御。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陡坡开荒、破坏植被等诱发和加剧洪涝、风沙、干旱、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气象灾害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区采空地表沉降、塌陷等水库蓄水、工程建设挖高填低、开矿等诱发地震、人工边坡出现崩塌、滑坡等2.合理的人类活动利于自然灾害的防御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草等减少局部地区旱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制定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进行减灾教育等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兴建水库、加固房屋等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减轻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强度,减少灾害损失2读某地区滑坡灾害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阐述滑坡灾害形成的自然条件。 (2)分析减轻滑坡灾害的主要措施。解析:(1)滑坡灾害的形成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本题要求从自然因素方面来分析。(2)减轻滑坡灾害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如加固岩体等;还有技术措施如加强预报,依法治理,加强公众的防灾教育等。答案:(1)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2)通过岩体改造工程,加固变形土体;通过植树造林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和预报;通过减灾管理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1(xx河南开封二模)读图,列举A国山区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并分析其多发的原因。解析:图示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而多地质灾害,同时位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海域而多台风灾害;另外要注意山地地形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答案: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或地震泥石流、滑坡。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层活跃;山地,降水丰富。或台风暴雨洪涝(山洪)。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2(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如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xx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解析:由文字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多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岩体松动,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内因;图中又显示多处地方等高线密集,山高坡陡,震后出现降雨,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外因。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3(xx湖北八校联考)2013年11月8日,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登陆。此次台风造成大规模破坏,死亡人数达数千人。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气象学教授威洛比说,根据美国卫星测绘,“海燕”的威力已经不在卫星所能测量的范围内了,堪称“史上最强台风”。下图示意2013年11月8日局部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等值距为4 hpa)。读图,回答问题。(1)估算此时台风中心附近气压值,并描述“海燕”过境时产生的灾害。(2)菲律宾可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台风“海燕”的危害?解析:第(1)题,材料中指出等值距为4 hpa之间,台风是低压中心,所以推断中心气压在982986 hpa之间。台风过境直接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进而会引起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第(2)题,台风破坏力巨大,我们尚没有能力消除台风,目前主要是防御,措施包括灾前监测、预报和建筑物加固、防风林建设等,灾中和灾后的救助和重建等。答案:(1)982986百帕之间(982、986不可取)。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洪涝、滑坡、泥石流。(2)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宣传教育;加固房屋等建筑物;及时转移居民;进行交通管制(保证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顺利到达);积极救援(组织救援队和准备救灾物资);恢复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