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24565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5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1. xx浙江测试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 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B. 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C. 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D.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解析:题干反映了当时美苏两个国家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大国,都想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格局,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答案:A2. xx广东名校联考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B. 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C. 二战后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D. 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解析:题目的问题是“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因而要从杜鲁门的角度出发,“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突出的是“共产主义”,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因而A项正确;而B项从杜鲁门的立场看,强调的是“扩张”,不是苏联保障安全,故B项不正确;杜鲁门强调的是“回答”,是一种被动的反应,若说“美国试图控制苏联”则是主动的,故C项不正确;D项是外部原因,且与杜鲁门的话无关,故不正确。答案:A3. xx湖南湘潭一中模拟国务卿希拉里抵达缅甸,开启对缅甸的“历史性访问”。美联社与路透社都将此举视为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赌博”,文章充满了“冷战”思维。世界史上“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 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B项正确。答案:B4. xx陕西榆林模拟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已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A. 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C. 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解析:题干“意识形态对立”“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等信息符合1950年的朝鲜战争,1953年签订了朝鲜战争停战协定,故A项正确。答案:A5. xx安徽师大附中模拟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 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 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 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 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解析: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日益强大,尤其是中国国内国民党政权的迅速崩溃,引起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仇视和恐慌。为阻止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展,美国迅速改变了对日政策,扶日反共,把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堡垒。联系材料本题选B项。答案:B6. xx湖北武汉调研下列史实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时间大事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A. 苏联力图维护二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B. 美国放弃了对苏遏制战略C. 美苏关系缓和与对抗交替D. 美苏处于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之中解析: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反映了双方关系的缓和,柏林墙的建立和古巴导弹危机体现了双方对抗的加剧,B项说法错误,A、D两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应为C项。答案:C二、提能题组(本题组分为两部分,7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3、14题为材料分析题,每题26分;总合计76分)7. xx湖北联考关于右幅漫画所反映的对外政策,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批评意见,认为它“开了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他国的先例”。批评者的理由是()A. 无视欧共体力量的壮大B. 主观上排斥东欧国家加入C. 公开叫嚣遏制共产主义D. 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美国此举是“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欧洲,可知这是马歇尔计划。美国希望通过该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但也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出现了“批评”。故选D项。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马歇尔计划提出于1947年,可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C项表述不当,马歇尔计划是用隐蔽的经济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答案:D8. xx江南十校联考“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 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C. 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解析:由“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可知,苏联的军事力量是强大的,所以C项不正确;材料说的是“这两个争夺者”,不强调其同盟者,所以A项不正确;不能说意识形态“不对称”,B项不正确;不对称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水平的差距,所以选D。答案:D9. xx惠州调研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从古至今,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不过是另外一个形式的霸权而已。”可以作为例证的联盟是()A. 华约 B.欧盟C. 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解析:由“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可知此组织中各成员国是结盟关系,且以一个国家为首,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华约。故选A。答案:A10. xx浙江杭州模拟下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登的封面,反映了柏林墙给德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柏林墙有一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长城和柏林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设施,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长城是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标志,柏林墙是现代德国分裂的标志长城为抵御游牧民族的铁骑而建,柏林墙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筑长城和柏林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的象征A. B.C. D.解析:长城是中国古代国家分裂标志的表述错误,柏林墙也不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征,故正确答案选C项。答案:C11. 一位美国学者如此形象地描写某大国关系:“每一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此大国关系最有可能是()A. 二战前的日美关系B. 二战中的法德关系C. “冷战”中的美苏关系D. “冷战”后的美俄关系解析:从材料中所描绘的特征,“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这最符合“冷战”中的美苏关系,因为美苏剧烈对抗,而且双方都表现出空前的敌意,故选C项。答案:C12. xx云南曲靖模拟“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 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C. 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D. 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解析:根据题中的信息“北欧平衡”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平衡虽是冷战政策的产物,但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不是“恶果”,故A项表述不正确,同时D项错误。“北欧平衡”是美苏实力相对平衡的结果,因此C项错误。答案:B13. (26分)xx盐城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冷战”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和争论不休的课题,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冷战”一方的苏联,一直坚持认为是美国在战后推行的反共反苏政策导致了“冷战”。美国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苏联的扩张主义造成了“冷战”,美国采取的行动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基本的反击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冷战”是美苏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决策机构和决策人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美苏共振)。刘金质关于冷战的几点思考评价材料中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准观点,然后围绕观点进行评述。注意题目要求,评述一种或两种观点。答案:第一种观点:苏联认为美国应该负主要责任。理由: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实行对苏“冷战”政策。依据: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发动“冷战”;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1949年分裂德国;1949年建立北约军事集团,使“冷战”恶性发展。第二种观点:美国认为苏联应该负主要责任。理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在东欧强行推行社会主义,引发西方国家发起“冷战”,而苏联对西方政策又做出强烈反应,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依据:1949年导致德国分裂;同年成立经互会;1955年建立华约组织,与北约对峙;1962年在古巴引发导弹危机。第三种观点:中国学者认为美苏均有责任(或美苏共振)。理由:答出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和苏联实行强硬对抗政策,并分别举出两例史实说明即可。14. (26分)xx山东烟台模拟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请指出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这一观点。(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和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14分)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问,首先是明确材料一的观点:二战后欧洲体系崩溃。然后根据所学知识从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格局的变化上分析论证。第(2)问,考查战后东欧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东欧应从苏联因素、经济体制、经互会上分析;西欧要从战后美国扶持、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政策调整等方面归纳。影响主要从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上分析。答案:(1)观点:二战后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论证欧洲经济崩溃,政治经济受制于美国;殖民地纷纷独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答出两点即可)(2)原因:东欧:苏联的扶持;经互会的成立;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西欧:美国的扶持(或马歇尔计划);建立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加剧了欧洲两种制度的对峙,冲击了两极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