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2章 走近细胞 组成细胞的分子阶段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3562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2章 走近细胞 组成细胞的分子阶段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2章 走近细胞 组成细胞的分子阶段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2章 走近细胞 组成细胞的分子阶段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2章 走近细胞 组成细胞的分子阶段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解析:A项描述的是HIV的结构组成,未涉及其生命活动;乙肝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均可完成全部生命活动;精子和卵细胞参与多细胞生物的遗传活动。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C)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植物无系统这一层次。病毒离开寄主细胞单独存在时,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也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成生命的生物大分子不具有生命,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同的生物有各自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病原体,下图为该病原体的结构模式图。该生物属于(A) A细菌 B草履虫 C病毒 D水绵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物只有拟核,这是原核生物的特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草履虫、水绵是真核生物。4在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雄性羚羊角或犀牛角的用量极少,但是缺少这味药,疗效将大大下降甚至无效。已知动物的角主要是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的,则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C)A特殊活性蛋白质 BDNA C微量元素类 D大量元素类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物质的用量少,但作用显著。由此可推测该有效成分最可能是微量元素类。5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B)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 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解析: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物像会变大,细胞数目会变少,视野亮度会变暗。6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时,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A甘蔗茎的薄壁细胞、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解析:甘蔗、甜菜虽含糖多,但主要为蔗糖,而蔗糖为非还原糖,所以不能作为本实验的材料。7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在使用苏丹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解析:鉴定还原糖时甲液与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8某蛋白质由三条肽链组成(如图),共含有48个氨基酸,那么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共计脱去水分子的个数是(C)A44个 B45个 C46个 D47个解析:三条肽链中有一个是环肽,环肽脱去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所以脱水数目是48246(个)。9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产物中只含有下列3种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将产生5个水分子B在细胞中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要形成5个肽键C1个C22H34O13N6分子完全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D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解析:三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N的总数为6个,说明含有6个氨基酸,要形成一条肽链脱去5分子的水,形成五个肽键; 6个氨基酸形成的肽链有13个O,则含有3个谷氨酸;三个谷氨酸多出3个羧基加上游离的一个羧基,该分子中共有4个游离的羧基。10分析多肽E和多肽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元素或基团CHON氨基羧基多肽E201348625332多肽F182294555461多肽E和多肽F中氨基酸的个数最可能是(D)A199和181 B340和281 C58和53 D51和49解析:多肽的肽键中含有N元素,另外R基中可能还含有氨基,氨基中含有N元素,E的R基中含有2个氨基,所以E可能是由5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同理F可能是由4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11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若将水稻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A)A1种五碳糖 B5种含氮碱基 C4种核苷酸 D8种核苷酸解析: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后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的碱基。12某植物体内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则代表的二糖可能是(C)水A麦芽糖 B乳糖 C蔗糖 DB和C解析:麦芽糖水解后产生两分子葡萄糖,乳糖水解后产生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蔗糖水解后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而乳糖是动物体内所特有的二糖。13甲物质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分子式为C57H110O6。若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A)A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B耗氧多,产生能量多C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D耗氧少,产生能量多解析:甲物质为糖类,乙物质为脂肪。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氧化分解时,耗氧量比糖类多,产生的能量也比糖类多。14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营养物质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1)体内氧化释放能量/(kJg1)耗氧量/(dLg1)糖17170.83蛋白质23.5180.95脂肪39.839.82.03据上表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A)A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的元素比例不同有关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D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解析:表中数据只是反映了体内或体外氧化放能情况及耗氧量,无法说明哪种物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B、C、D三项的解释与表中信息相对应,属于可作出的判断。15某50肽中有2个丙氨酸(NH2CHCH3COOH),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关于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D)A肽键数目减少4个 B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解析:据图分析,脱去两个丙氨酸形成三个游离的氨基酸,两条肽链,一条由20个氨基酸组成,含19个肽键,另一条由27个氨基酸组成,含有26个肽键。原有49个肽键,肽键数目减少4个;断4个肽键需要4个H2O分子,所以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氧原子增加4个;氨基和羧基原各有一个,现各有5个,分别增加4个。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D)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C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其在细胞鲜重中的含量总是最多的解析:微量元素也是生物体的必需元素,其缺乏时也会导致相应的病症,A错。各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是不同的,B错。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D错。17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BD)A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均不具有还原性 B麦芽糖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C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单糖 D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解析: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果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A错。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B错;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之一,DNA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C对;有些糖类不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核糖等,D错。18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C)A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生化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B水是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C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D一个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二环多肽,水解需要m2个水分子解析: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A对。蛋白质是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B错。自由水与结合水可相互转化,C对。环状肽中所含肽键数氨基酸数,因此一个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二环多肽,水解需要m个水分子,D错。19元素和化合物是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D)A磷脂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它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它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它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解析:甘油和脂肪酸是脂肪的组成单位,A错;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错。20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相关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BD)A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解析: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核酸既有DNA又有RNA,蛋白质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肝糖原只存在于动物中,A对;T2噬菌体只含DNA和蛋白质,B对;纤维素只存在于植物中,乳酸菌中没有纤维素,C错;D中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故均含DNA和RNA。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5分)21(8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多选)乙图是一个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该生物(BC)A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B有细胞核,可能是单细胞生物C一定不是原核细胞 D有细胞壁是植物(2)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3)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4)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甲无_、_,而乙有。解析:(1)观察乙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伸出的伪足,应为动物细胞。(2)甲图是细菌细胞结构图,与乙图相比,甲图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3)甲、乙的统一性表现在: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均以DNA为遗传物质。(4)它们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没有核膜,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答案:(1)BC(2)甲乙甲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3)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4)核膜染色体22(9分)如图是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化合物的具体名称是_,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其结构特点是_。(2)该化合物的基本连接键是_,是由一个_与另一个_脱去一分子_形成的。(3)如果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则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解析:(1)该化合物含两个肽键,由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所以为三肽;多肽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为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为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提供一个H,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提供一个OH,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3)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X,那么a3X218,则X(a36)/3。答案:(1)三肽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肽键氨基酸分子的氨基氨基酸分子的羧基水(3)(a36)/3(或a/312)23(9分)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_。(2)物质b是_,其结构通式为_。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种,分子中_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4)物质C分子结构的特异性是由_决定的。解析:a、b、c、d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和性激素,A、B、C分别为淀粉、蛋白质、DNA。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都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但只有脂肪才是最理想的储能物质。B(蛋白质)的形成,共脱掉(n2)个水分子,因此相对分子质量是mn(n2)18。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答案:(1)葡萄糖糖原脂肪(2)氨基酸mn(n2)18(3)4含氮碱基(4)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24(9分)(xx江门高一检测)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探究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实验2: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增加的一种试剂是_,实验原理是_。(2)写出实验2的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_置于试管中;用离心机进行离心,获得上清液;_。(3)实验2的过程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_。解析:葡萄糖是可溶性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能生成砖红色沉淀。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产生的现象与血液颜色一致,不易观察,必须要经过离心分离过程。答案:(1)斐林试剂葡萄糖是可溶性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能生成砖红色沉淀(2)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取上清液,加入斐林试剂后在水浴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3)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产生的现象与血液颜色一致,不易观察,必须要经过离心分离过程。尿液的颜色不会干扰显色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