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活动2 鲁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0620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活动2 鲁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活动2 鲁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活动2 鲁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活动2 鲁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定位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小区域调查的目的与意义。2.联系实例,掌握小区域调查的方法与步骤。3.结合庐山小区域的相关资料,明确小区域调查的内容,初步学会撰写调查报告。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1对区域而言:了解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2对学生而言:掌握区域调查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调查的方法与步骤1调查方法:野外实地考察、调查访问、问卷调查。2调查步骤思维活动1野外考察时,路线考察和典型地段考察是否一定要截然分开?答案不一定。路线考察是沿着某一条选定的线路观察,主要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典型地段考察则是对一些重要的点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正确认识某一地区的地理现象。2济南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小区居民用水问题探讨”,完成该课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案(1)调查、收集资料。(2)分析处理资料、数据。(3)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三、调查的内容1对象(1)自然环境: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形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感性认识。(2)人类经济活动:对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全面实地调查。2分类: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两类。3撰写调查报告(1)基本要求:是对调查工作的全面总结,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报告最好附上相关地图、图表和照片,论述和结论要简明、清楚,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2)基本内容:包括引言、被调查区域的地理概况、地理考察中主要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等。思维活动3济南因“家家泉水户户垂柳”著称于天下,素有“泉城”的美誉,也被称为泉都。如果对济南泉水分布进行调查,你知道按调查内容属于哪类调查?宜采用什么调查方法吗?答案此调查主要是针对泉水分布这一主题进行的,因此属于专题性调查中的自然地理专题调查,宜采用野外实地考察的调查方法。探究点一区域调查的方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某年,由中国地质大学14名学生和5名教师组成的长江源科考队踏上征程。为期20天的科考活动分为两组,一组以登山为主,将登上各拉丹冬主峰(海拔6 140米);一组以科考为主,沿途对格尔木沱沱河尕尔曲各拉丹冬附近进行长江源近代冰川变化、草场退化及其原因、长江源主要环境灾害、长江源地貌与自然环境变化以及牧民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1)长江源头位于哪个省?哪坐山的南坡?以什么水源补给为主?(2)本次区域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本次区域调查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对牧民生存状况的了解需通过什么调查方法才能获得?答案(1)长江源位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南坡,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2)了解长江源近代冰川的变化、草场退化及其原因、长江源主要环境灾害、长江源地貌与自然环境变化以及牧民的生存状况。(3)野外实地考察。调查访问,问卷调查。反思归纳小区域调查的方法方法主要方式特点注意事项野外实地考察路线考察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为地理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应将二者有机结合典型地段考察对一些重要的点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访问对个人、群体的调查访问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及时反馈信息对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访问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问卷调查实地分发主要针对某些涉及面广、量大的社会现象选点要有代表性,调查方式以填表或询问等为主;所拟问题简洁明了,便于操作;结果应与实际相符借助报刊发行借助互联网探究点二区域调查内容探究活动阅读教材P4546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小区域调查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两类,对于中学生而言,更适宜开展哪类调查?为什么?(2)小区域调查往往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组织。对于中学生来说,课题内容的选取有何要求?(3)如何设计课题名称?答案(1)中学生更适宜开展专题性调查。原因:专题性调查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而且调查范围较小;学生对专题性调查更感兴趣,所需时间较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资金和物质条件,中学生更容易实施。(2)要有研究的价值。具有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具有社会经济或生态价值;具有增强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等人文素质的教育价值。课题研究要有可行性,要考虑选题内容范围、能力要求;学生兴趣、精力、时间;所需资金、物质条件等。(3)一般说来,课题名称多为陈述句,其表述要能反映以下三部分内容:研究对象:要具体明确。研究内容:要能体现解决的具体问题。研究方法:实验、探究、调查等。反思归纳区域调查的内容依据调查内容,小区域调查可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两类,具体内容如下表:类型内容综合性调查地理位置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及其流动情况区域产业结构状况产业分布、聚落分布情况城镇建设情况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专题性调查自然地理专题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人文地理专题工业、农业、商业、旅游、资源、聚落、交通等对点训练一小区域调查的目的和意义1下列有关小区域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区域调查是为了了解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B小区域调查是为了了解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C小区域调查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D小区域调查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小区域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小区域调查可以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对学生而言,有助于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D项属于因果关系倒置。对点训练二小区域调查的方法与步骤2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野外实地考察 B调查访问C问卷调查 D路线考察答案A解析野外实地考察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点训练三区域调查内容小区域调查的内容很广,涉及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小区域调查的课题很多,可以是研究性课题,也可以是开放性课题。据此完成34题。3若对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进行区域调查,那么调查的第一项内容是()A青海湖的面积B青海湖的地理位置C青海湖的生态状况D青海湖的自然地理特征4对青海湖及其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研究及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属于()A综合性调查的内容B自然地理专题调查的内容C人文地理专题调查的内容D专题性调查的内容答案3.B4.A解析对青海湖进行区域调查属于综合性调查内容。综合性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及其流动情况;区域产业结构状况;产业分布、聚落分布情况;城镇建设情况;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性调查的第一项内容则是地理位置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综合提升5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材料二图示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拟设立一个镇驻地。(1)简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如果你是该村村民,请阐述你的意见及理由。(3)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图中哪一个村子?理由是什么?(4)根据当地的自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村民应如何进行区域综合开发?答案(1)丘陵和沿海平原地形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淡水资源丰富并濒临海洋。(2)支持:建化工厂可吸纳村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反对:建化工厂虽然经济效益显著,但易污染环境、占用良田,破坏生态平衡。丧失了环境效益,就没有长久的经济效益,不利于本区域可持续发展。(3)D村。理由: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4)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和低山、丘陵地形发展立体农业;立足临近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生产、海水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发挥依山傍海的自然景观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破坏海洋生态。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联系所学知识,从该地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作答。第(2)题,应该从工厂建成后的影响来考虑,如果同意建厂就应该说明建厂的有利影响,不同意建厂就应该说明建厂的不利影响。第(3)题,应结合图示信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第(4)题,对经济发展的设想应该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几个不同角度去思考,然后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基础过关1下面的小区域调查步骤,正确的是()交流调查成果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实地调查选定调查内容与课题制定调查计划撰写调查报告A BC D答案C解析先选定内容与课题再制订计划,先撰写调查报告再交流调查成果。2调查访问的对象不同获取的信息不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通过对个人的调查访问可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查访问,可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通过对群体的调查可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访问可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依据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区域调查方法中调查访问的理解与掌握。调查访问的对象一般包括个人、群体、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调查对象不同所获取的信息也有所区别,对个人、群体的调查访问,可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访问,主要是为了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我国科技工作者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古今变化做了分析研究,并绘制成图。据此回答34题。3调查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变化,有利于()A防治荒漠化 B防治水土流失C加快资源开发与利用 D产业结构升级换代4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绿洲分布的调查,采取的主要方法是()A调查访问 B问卷调查C野外实地考察 D上网查询答案3.A4.C解析第3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第4题,对自然地理的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野外实地考察。丽江古称丽水,因地处万里长江第一湾河套地区而得名。丽江不但风景秀美,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因而旅游业成为其重要经济支柱。做好该区的调查研究活动,可以更好地为丽江今后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据此回答56题。5丽江古城位于()A云南省西北 B四川省西南C贵州省西部 D西藏自治区东南6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着的象形文字,被称为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对东巴文化的调查属于()A综合性调查 B专题性调查C自然地理专题调查 D都不是答案5.A6.B解析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对东巴文字的调查应属于人文地理专题调查内容。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唯一的选择,而小区域调查又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据此回答78题。7小区域调查方法有多种,若想了解一地的人口旅游动机,最经济和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A问卷调查 B调查访问C路线考察 D典型地段考察8若想获得长江从入海口到源头的自然地理概况,最适合的区域调查方法是()A调查访问 B路线考察C问卷调查 D典型地段考察答案7.A8.B解析第7题,问卷调查面广、方法简单且花费精力和费用较少。第8题,沿江进行路线考察才可获得从入海口到源头的详细地理资料。9下图是地处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现有一支青年志愿者队伍,欲对该岛进行开发。该岛盛行较强的东南风,有山和流速较大的河流及森林、温泉。结合上述材料,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处气温为25 ,那么山顶有可能是_以下。(2)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建一个小型农场,则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有哪些?(3)假如随着岛屿的开发,本区域将形成一个小城镇,你认为在图中代表的地点中,最有可能形成小城镇的是哪点?并说明理由。(4)拟在岛上建立一个科学考察站,请你为该站设计三套供电方案。(5)从图中地的环境特征入手,分析说明此地最有利于哪一种海洋资源的开发?答案(1)22.6(2)甘蔗、菠萝、热带花卉、芦荟、胡椒、剑麻等。(3)点。理由:地形平坦广阔,临河水源充足,位于河口及港湾,交通便利。(4)利用地热能发电、利用风能发电、利用水力发电、利用海洋能(潮汐、波浪)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等。(5)地势比较平坦,地处东南风的背风坡,多晴天,太阳辐射强烈,有利于海洋化学资源海盐的开发。解析(1)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可算出山顶的气温。(2)该岛地处热带太平洋,适宜种植的作物一定是热带作物。(3)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平原地形、河流沿岸、沿海等,由于处地形平坦广阔,临河,所以水源充足,位于河口及港湾,交通便利,最易形成城市。(4)由于该岛盛行较强的东南风,有山和流速较大的河流及森林、温泉,因此可利用地热能、风能、水力、海洋能(潮汐、波浪)、太阳能等多种形式发电。(5)图中地地势比较平坦,地处东南风的背风坡,多晴天,太阳辐射强烈,有利于海洋化学资源海盐的开发。能力提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据此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庐山小区域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庐山城镇建设情况的调查为综合性调查内容关于庐山旅游客源调查为专题性调查庐山小区域调查不能为庐山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信息制定庐山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依据区域调查的信息进行A BC D11小区域调查研究的内容很多,庐山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A背景环境遭到破坏,树木被砍伐殆尽B环境污染加剧,影响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C树林尚存,但野生动物全部消失D茂密的常绿树林和大象等野生动植物将会减少答案10.B11.B解析第10题,在庐山小区域调查中,可充分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调查、旅游客源调查、旅游交通调查等相关调查,为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信息。第11题,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使背景环境遭到破坏,但树木不会砍伐殆尽,野生动物不会全部消失。该地区没有大象。我国一综合考察队沿图中虚线从地出发,到达图中的地。包头太原西安成都川西草原攀枝花昆明桂林赣州。读图,完成1214题。12考察队开展了下列主题考察活动,其目标基本没有实现的是()A:草原森林之旅B:南北景观之旅C:农牧文化之旅D:特色地貌之旅13考察队沿途经过的下列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的是()A B C D14小明在整理考察队给当地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策略时,不小心抄写错了一处,这一项是()A地节约用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B地植树种草,打坝淤地C地抓好粮食,种(植)养(殖)结合D地利用气候,发展彩色农业答案12.A13.A14.C解析第12题,包头太原这一考察线路,气候较为干旱,森林很少,主要以草原景观为主。第13题,包头和攀枝花都是我国著名的“钢城”,属于“资源型”城市。第14题,地川西草原应该加强湿地和草场的保护,合理发展畜牧业。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绿色食品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其生产和加工过程必须是采用一种生态的和对环境友善的方式。越来越多的“绿色食品”出现在世人面前,并由此引发了一种全新消费方式“绿色消费”。那么,人们是如何看待这种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证身体健康的“绿色食品”的呢?作为一种新兴的导向性产品,是否已经得到人们的肯定,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呢?针对这些问题,有关人员在当地以抽样的方法对100个行人做了调查。下面是调查报告中呈现的三个调查分析表。问题:什么是绿色食品?百分比A种植期间无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水果37%B有较高叶绿素含量的产品2%C必须经过专门认定并授予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60%D只要是无污染的食品就行1%表1问题:对绿色食品标志、管理机构及标志性产品的了解选择知道百分比不知道百分比A知道中国绿色食品管理中心何时成立吗?19人19%81人81%B知道绿色食品标志吗?70人70%30人30%C知道哪些产品有绿色食品标志吗?79人79%21人21%表2问题:了解绿色食品的途径选择选择人数百分数A从电视广播上了解63人63%B从报纸杂志上了解36人36%C从其他途径了解1人1%表3(1)调查报告中的三个表格的设计目的主要是想调查什么?(2)表1中关于绿色食品的认识,A、B、C、D哪项是正确的?(3)分析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该调查主要采用的是_方式。(4)分析三个表格,你会发现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请提出自己的建议。答案(1)想调查公众对绿色食品含义、标志的了解。(2)C项正确。(3)问卷调查(4)三个表格反映出公众对绿色食品的了解程度不够。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方式要多样,如媒体、贴画、宣传栏等;宣传要对路,针对青少年对绿色食品认识更快、更容易接受的特点,让绿色食品的宣传进入课堂,从而影响到千家万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等相关知识。由材料可以看出,该项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方式,从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公众对绿色食品的了解程度还不够,了解的途径比较少,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开辟多种宣传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