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0093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课题】地形图的判读【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部位。3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教学重点难点】1、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教具准备】等高线模型【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地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课件陆地、海洋、高山、深谷景观图片,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地球上有峰峦叠嶂、延绵起伏、挺拔俊美的群山;有气势坦荡的高原;有沃野千里、一望无际的平原;有微微隆起、俊俏秀美的丘陵;更有一个个资源丰富的聚宝盆。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一目了然呢?(学生回答)本节课就让我们师生共同探讨,去揭开地形图的神秘面纱。板书: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欣赏图片思考回答,激发学习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美的图片并充满激情的导语,可在最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整个课堂洋溢着盎然的生机,弥漫着动人的芬芳,让本来枯燥的地理课也可以变成求知的天堂。明确原理夯实基础【多媒体演示】 “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提出问题: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讲解强调】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板书:一、海拔和相对高度【观察与发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2图2-2-2,完成下列要求:1、 完成课本P32“活动”。比较五种基本地形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的差异:学生回答: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1.米。2. 500米。3. 1000米.理解并识记:海拔、相对高度。【学以致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43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 “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指的是什么高度? (海拔高度)。而青藏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4000多米”则指的是什么高度?(相对高度)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读懂图,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教师提示学生从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然后延伸与实际相联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珠穆朗玛峰的两个高度值,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的能力。地形类型海拔高低地表起伏特征举例山地较高(500米)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喜马拉雅山高原较高(500米)坦荡,起伏不大青藏高原平原很低(200米)平坦广阔东北高原丘陵较低(500米)相对高度不大,坡度和缓江南丘陵盆地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承转】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他们都是立体的,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怎样将立体的各种地形转化到平面上呢?【课件演示】等高线的绘制原理【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补充强调: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看图: “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多媒体演示】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示图借助课件,并做一定的讲解。山峰: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的曲线,数值内大外小.山脊: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类似马鞍,因此得名.由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又称峭壁.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完成课本P34“活动”。1、观察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2、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并对照山体地形思考: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的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讨论归纳)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系稀疏,坡度缓。观看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部分的名称位置已以及表示它们的等高线的特点,即辨别其的方法。理解等深线的定义。【完成课本P34“活动”。理解识记:山峰: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的曲线,数值内大外小.山脊: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类似马鞍,因此得名.由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又称峭壁.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非常枯燥抽象,因此利用自制感观教具,依赖学生最直观的自身体验,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课件演示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逐步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和判读方法。自己发现,让学生总结,多给学生创造机会,通过学习的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追问与探索【指导阅读】课本 “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比较一下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什么叫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地形看图:课本“分层设色地形图”,讲解:?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 200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 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丘陵 xx3000用深黄色,表示高原 30005000用棕黄色,表示山地思考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定义。思考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200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丘陵xx3000用深黄色,表示高原30005000用棕黄色,表示山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拓展延伸阅读P35“地形剖面图”,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阅读了解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梳理与小结【当堂达标】一、填空题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距离,称为,单位是。2.把各个地点的标注在地图上,再把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3.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等高线稀疏,表示。二、选择题。1.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较稀疏,说明该地是( )A.坡陡地区 B.山谷 C.陡崖 D.缓坡地区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 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约低于海平面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约是( )A.8444米 B.9244米 C.8044米 D.8844米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地点的相对高度总是低于绝对高度 B.以海平面为起点的高度即海拔C.地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 D.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不一定相等4.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峻的地形是(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有一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我们可以判定它为( )A.山谷 B.山脊 C.盆地 D.山顶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内低外高的闭合曲线表示的是( )A.山顶 B.盆地 C.平原 D.山谷7.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峰峦起伏,坡度陡峻B.按一定的走向有规律的分布C.海拔高,相对高度低 D.有起伏,但坡度和缓三、综合题 读图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A B CD E F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垂直 海拔 米 2.海拔 海拔 等高线 3.坡度较陡 坡度较缓 二、选择题1. D 2.B 3.B 4.B 5.B 6.B 7.D 三、综合题山顶 鞍部 山谷 山脊 缓坡 陡坡【教学反思】 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节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为了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本人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着从“立体平面”的思路,尽量从感性(山地模型)入手,用问题引导,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转到平面,把感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充分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性学习者,而非被动的听众。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地形图的能力。使教学变得既形像又生动,较好的化解教材中的教学难点。学生只有积极动脑去讨论、探究、交流合作才能较好的完成学习内容。但对于初一新生来说,培养这样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一段时间,继续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