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指引,思维导图,一,二,三,四,五,六,一、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2.分类(1)按自然属性分: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2)按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他为可再生资源。,一,二,三,四,五,六,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一,二,三,四,五,六,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1)世界能源结构及变化:目前以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后将向可再生能源演变。(2)中国能源结构及变化:当前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国情决定),但煤和石油的生产比重下降,天然气、水电的生产和消费比重上升,尤其是石油的消费比重增加很快。,一,二,三,四,五,六,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一,二,三,四,五,六,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二,三,四,五,六,四、自然灾害的概念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2.类型: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大致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一,二,三,四,五,六,五、自然灾害的危害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灾害危害度较大。,一,二,三,四,五,六,六、中国的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类型(1),一,二,三,四,五,六,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1)原因。,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一,二,三,四,五,六,(2)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3)我国暴雨的特点: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中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变化【典题示例】下图为我国20012010年城镇和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1)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A.风能为主B.水能为主C.化石能源为主D.生物能源为主(2)导致农村和城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型能源的利用B.经济水平的提高C.节能减排的实施D.生态农业的发展,答案,解析,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知识回归中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变化1.图示中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1)世界能源结构及变化:目前以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后将向可再生能源演变。(2)中国能源结构及变化:当前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国情决定),但煤和石油的生产比重下降,天然气、水电的生产和消费比重上升,尤其是石油的消费比重增加很快。,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我国的能源问题(1)成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耗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2)解决措施。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节流: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能源开采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将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国外生产,降低能源使用量。,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1)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读懂纵横坐标的含义(包括名称、数量等)。读图例,明确图例的含义。分析每种图例在图中的分布及数值大小。横向按大小进行排列,纵向对比,分析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如上图中,法国:核电热电水电风电;意大利:热电水电核电;西班牙:热电核电水电风电,然后对三国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常见的曲线图表是动态曲线图表,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这种图一般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能源结构的动态水平。判读方法如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确定纵、横坐标的内容。分析某种能源的变化趋势。如煤炭:19251971年比重逐年下降,19711989年比重缓慢上升。分析某一年中各种能源的比重大小。如1989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分别占32%、33%、21%、10%、4%左右。(注意它们之和为100%)对比不同年份能源结构的变化。综合分析变化的原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特别提醒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区别,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自然灾害的危害及成因【典题示例】图甲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乙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答案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析M城地处东南亚湄南河的河口附近,其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需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M城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河口处河水经常受到海潮顶托,洪水下泄不畅。,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知识回归自然灾害的危害及成因1.常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危害,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洪灾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1)洪灾的成因分析根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足够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及时“去水”。其中“来水”多与自然因素有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造成短时间大量“来水”的原因如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时大量汇水。而淮河流域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无足够空间“容水”的原因流域中下游无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淮河下游少湖泊、围湖造田等,使洪水无处容纳,造成漫溢或溃堤。,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无法及时“去水”的原因如长江中游荆江段河道弯曲造成水流不畅;黄河夺淮后淤塞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淮河下游地势低平;长江、淮河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泄洪能力降低,造成两流域容易发生洪灾。,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洪灾的防治措施结合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对洪涝灾害的防治主要针对“容水”和“去水”过程,采取如下措施: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控制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第13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解析,某年3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但进入6月,强降水持续,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旱涝转换之快非常罕见,也就是常说的“久旱逢暴霖”。据此完成第45题。,4.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A.人工增雨效果明显B.三峡大坝放水影响C.大气环流变化显著D.季风气候正常反应5.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打机井A.B.C.D.,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