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1.1 宇宙中的地球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6831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地理 1.1 宇宙中的地球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地理 1.1 宇宙中的地球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中地理 1.1 宇宙中的地球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地理 1.1 宇宙中的地球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我国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在夜行观星里有“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这里的“大星”“小星”绝大多数是()A.流星B.彗星C.恒星D.行星【解析】选C。夜晚在天空中发亮的天体多是自行发光的恒星。(xx济宁高一检测)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这一精彩瞬间,全球华人为之振奋。根据材料完成2、3题。2.“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后,隶属于()A.月球天体B.地球天体C.“嫦娥”天体D.非天体3.上图所示天体系统是下图中的()A.B.C.D.【解析】2选A,3选D。第2题,“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着陆后,就成为了月球天体的一部分。第3题,图中所示为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故为。4.(xx辽宁学业水平测试)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A.地球B.水星C.海王星D.天王星【解析】选B。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距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xx浙江学业水平测试)xx年6月,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直径约600 m的小天体“结伴”从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之后向小行星带“飞去”。据此完成5、6题。5.该小天体的类型属于()A.行星B.卫星C.矮行星D.小行星6.小行星带位于()A.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B.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C.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D.金星轨道和地球轨道之间【解析】5选D,6选B。第5题,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故材料中的小天体属于小行星。第6题,太阳系中绕日运行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知识拓展】图解太阳系八颗行星位置及特征读下表,完成7、8题。行星名称与太阳距离(106千米)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大气及成分表面平均温度()水星57.987.9天58.6天极稀薄,氦、气化钠白天350,夜晚-170(固体表面)金星108.5224.7天243天浓密,CO2480(固体表面)地球149.61.0年23时56分4秒浓密,N、O22(固体表面)7.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B.C.D.8.下列关于表中各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星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B.水星公转方向自东向西C.水星昼夜温差比地球大D.金星表面平均温度比水星低【解析】7选D,8选C。第7题,由于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的水以液态方式存在。第8题,八颗行星及小行星带的轨道排序由内向外为“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八颗行星具有同向性,水星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金星固体表面平均温度为480,比水星高。【知识拓展】目前各国在宇宙研究方面,特别关注对火星的研究,美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勇气”号、“机遇”号和“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欧洲也发射了“火星快车”探测器;美国“火星实验室”于xx年12月启程前往火星,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11年发射升空。之所以对火星感兴趣是因为其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属于同一类行星类地行星;其密度、距太阳距离、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多,自转周期几乎相等,也是距地球较近的一颗行星。如果地球以外还存在生命,那么,火星是最有可能的一颗行星,因为它也具有与地球类似的比较安全和稳定的宇宙环境。二、非选择题(共10分)9.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名称),相邻外侧的行星是_(名称)。(2)图中C表示的是_,B表示的是_。(3)按照计划,中国“萤火一号”探测器于2011年11月发射,登陆_(字母)星球。(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系八颗行星和小行星带的位置及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图中A为太阳、B为哈雷彗星、C为小行星带、D为天王星、E为火星。答案:(1)金星火星(2)小行星带哈雷彗星(3)E(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5)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变式训练】读太阳系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A行星处标出A行星绕日公转方向。(2)图中B是_,C是_带。按结构特征分类A行星属_,B行星属_。(3)图中D表示彗星,当其运行到距离太阳较近的位置时,外层物质呈现为背向太阳的尾状(_状),其尾部所留下的碎屑物质同地球大气摩擦会出现_现象。著名的哈雷彗星围绕太阳的运行周期约为_。(4)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具有_性,公转的轨道具有_性,这样使得它们在运行中能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稳定安全的环境之中。【解析】第(1)题,从北极上空看,八颗行星呈逆时针方向公转。第(2)题,B在小行星带之外,为质量、体积巨大的木星,属于巨行星;A为质量、体积、密度与地球相似的火星,属于类地行星。第(3)题,彗星由冰物质组成,其运行到离太阳较近的位置时,冰物质受热升华成气体,在背向太阳方向形成扫帚状彗尾。彗尾中的一些碎屑物质,被地球吸引后,有的会坠入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产生流星现象。著名的哈雷彗星围绕太阳的运行周期为76年。第(4)题,八颗行星都是围绕太阳逆时针公转的,即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内,即具有共面性。答案:(1)略(逆时针)(2)木星小行星类地行星巨行星(3)扫帚流星雨(流星)76年(4)同向共面(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xx扬州高一检测)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1、2题。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B.地球C.行星D.恒星【解析】1选C,2选D。第1题,“蓝月亮”绕行星旋转,属于卫星。第2题,“蓝月亮”本身不发光,其光照是来自所处系统的恒星上的光。下图为古希腊时期托勒密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该体系认为,宇宙的中心是()A.太阳B.地球C.恒星天D.最高天4.与现代科学相比,该体系的正确之处是()A.月球与火星和木星等是同一级别的天体B.太阳与土星和木星等是同一级别的天体C.水星和土星等天体具有公转的同向性D.所有恒星与地球之间距离相等【解析】3选B,4选C。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地球位于托勒密体系中心位置,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第4题,与现代科学相比,其准确性表现在水星和土星等天体都按逆时针方向公转,具有同向性的特点。(xx鹤岗高一检测)“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软着陆,标志着“嫦娥三号”落月成功!随着嫦娥奔月的成功,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将进一步加快。据此回答5、6题。5.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是()昼夜现象电闪雷鸣朝霞、晚霞日食、月食行走如跳远A.B.C.D.6.在太阳系中,地球不同于其他7颗行星的地方是()A.由固体物质组成B.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C.体积巨大,能够吸引住大气D.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解析】5选D,6选D。第5题,月球上无大气层,无云雨现象,日食、月食是在地球上可观测到的现象。月球自转使得其有昼夜现象,月球质量小,其引力小,在月球上行走如跳远。第6题,地球与其他行星的不同之处是具有适宜的温度,地球在固体物质组成、公转方向和体积方面与其他行星有着相似的地方。二、非选择题(共20分)7.(能力挑战题)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也是人们准备移民太空的理想场所。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如下表),回答问题。(20分)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千米)赤道半径(千米)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地球1.4966 3781年23时56分4秒112326火星2.2793 3951.9年24时37分0.110.152359(1)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_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_(填“长”或“短”)。(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_、_;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_(填“高”或“低”)。为了探索火星的秘密,也为了解决地球上人口过于拥挤的问题,科学家把目光对准了火星。近30年来人类已发射了20多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这些探测器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样品进行检验,获得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3)根据你对火星的了解,结合上表数据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的原因。人类为了开辟太空居住地,为什么选择火星作为研究对象?【解析】本题组以统计资料为背景考查太阳系中火星及地球的基本特征。由于太阳引力作用,距太阳越近其公转周期越短,火星轨道与地球相邻,在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方面和地球有许多接近之处。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生存的原因时,应从生命生存所需具备的条件入手,而人们开辟太空居住地时,应选择与地球环境最为接近的天体作为研究对象。答案:(1)4长(2)自转周期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低(3)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我们认为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备,故火星上没有生命生存。但在太阳系中,特别是在离地球较近的天体中,无论是从与太阳的距离、质量和体积的大小,还是自转和公转周期等方面,火星都比较接近地球,所以成为人类目前的重点研究对象。【变式训练】华盛顿2013年4月12日电美国航天局11日说,美国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到了疑似属于人类第一个成功登上火星的探测器苏联“火星3号”的残骸照片。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回答(1)(3)题。与日均距(百万千米)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表面均温()自转周期公转周期地球149.61.001.002223时56分4秒1年火星227.90.110.15-2324时37分1.9年(1)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自转周期相近(2)火星在太阳系中运行在()A.水星和金星轨道之间B.金星和地球轨道之间C.地球和木星轨道之间D.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3)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这是因为两者()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解析】(1)选D,(2)选C,(3)选A。第(1)题,由表中地球和火星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两者最为相近的是自转周期。第(2)题,根据八颗行星运转轨道顺序很容易判读出C项正确。第(3)题,相近的距日距离使得火星表面的气温与地球较为接近;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得火星的昼夜温差较小,适宜的温度和较小的昼夜温差都有利于生命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