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15100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点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知识链接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例1(2018安徽蚌埠固镇实验中学第二次段考)小明所在学校组织了学农活动。在一周的学农活动中,小明了解了我们平时所吃的粮食是如何加工而来的,了解了我们吃的菜是如何上餐桌的。小明认识到了没有这些农业生产,我们的生活一天都难以维持。下列说法与小明的认识相符合的是()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都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组织学农活动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学习组织学农活动能让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A.B.C.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解析本题考查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从题干“小明认识到了没有这些农业生产,我们的生活一天都难以维持”可分析出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是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表述;参加学农活动,丰富了小明的知识,增强了生活阅历,有利于促进小明的学习,说法正确,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B,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知识点二养成亲社会行为,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2.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和意义,知识拓展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这一类行为统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人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4.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例2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同学们踊跃为贫困地区的同学捐款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李阳同学把刚买的数学辅导书借给同学传阅李真的好朋友被王亮欺负了,他挺身而出,把王亮揍了一顿A.B.C.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解析养成亲社会行为要学会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贫困地区的同学捐款和宣传环保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表现,李阳把刚买的数学辅导书借给同学传阅是分享的表现,所以都属于亲社会行为;李真把王亮揍了一顿侵犯了王亮的生命健康权,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应排除。故选A。,答案A,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既可以拥抱社会,也可以脱离社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否认了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割裂开来。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2.亲社会行为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培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知识点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不断丰富知识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规则意识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A.B.C.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答案D本题考查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所以都正确。故选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2.社会是由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下列说法不能体现社会的重要性的是()A.我们的衣食住行与社会息息相关B.我们的学习和娱乐需要社会提供支持、保证C.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付出和努力D.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答案C本题考查社会的重要性。我们1的生活与社会息息相关,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C项表述的是社会成员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强调的不是社会的重要性,符合题意。故选C。,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知识点二养成亲社会行为3.(2018河南许昌长葛第一初级中学期中)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这有利于青少年()追求时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A.B.C.D.,答案D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因此,正确。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不是追求时尚的表现,排除。故选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4.(2018福建三明宁化三中期中)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子怡在学习中搜集到的图片,其中不能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是(),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答案D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A、B、C三项都属于亲社会行为,D项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主要的渠道有()父母的抚育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A.B.C.D.,答案D本题考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渠道。在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抚育、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由此可知都正确。故选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2.(2018辽宁大石桥水源九年一贯制学校期中)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对这种亲社会的行为理解错误的是()A.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服务社会B.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C.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D.亲社会行为只与青少年有关,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答案D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A、B、C三项都是对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正确表述;养成亲社会行为与每个人都有关系,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2018广西桂林一中期中)很多年前,人们在某地的一个偏僻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个与狼群生活在一起的六七岁的小男孩。在人们发现他时,他根本听不懂人话也不会说话,像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生活习性也和狼一样,其智力也只相当于一两岁的婴儿。这个事例说明()A.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B.“狼孩”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智力水平低下C.离开社会,个人同样能够生存和发展D.社会可以离开个人而发展,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答案A本题考查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材料中小男孩与狼群生活在一起,没有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即没有转化为社会人,属于自然的生物个体,说明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A项说法正确,C、D两项说法错误;“狼孩”没有经过社会化的过程是造成其智力低下的原因,B项说法错误。故选A。,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期中)对于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有()同学甲:“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会影响学习。”同学乙:“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的。”同学丙:“中学生年龄小,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同学丁:“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适合的社会实践活动。”,A.B.C.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答案B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中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有益处。说法错误,说法正确。故选B。,3.(2018安徽蚌埠第一实验学校期中)当前,龙岩市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要成为一名好市民,就要把自己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A.B.C.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答案D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要求。中学生要学会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还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亲社会行为。所以都符合题意。故选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4.寒潮来势汹汹,可汕头市龙湖区的200多名义工,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整座城市。这群被老人们亲切称为“电子保姆”的年轻人,一年365天都在无偿为老人们提供服务,从救助危难到陪伴聊天、从上门理发到水电维修,事无巨细,他们随叫随到,用爱心和耐心筑起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他们是来自汕头“呼援通”的青年义工团体。多年来,这群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的力量,也成为汕头这座城市的爱心使者和文明担当。2018年新年伊始,“呼援通”获得汕头市首届“十大品牌社会组织”荣誉称号。(1)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呼援通”青年义工团体的行为。(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向青年义工学习?,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答案(1)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增进关心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情感;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解析本题结合一则先进团体的事迹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第(1)问,“呼援通”青年义工团体无偿为老人提供服务,是帮助他人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然后回答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即可。第(2)问,可结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等知识回答。,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给我们的启示是()A.勤奋读书,刻苦学习B.社会生活丰富多彩C.在社会课堂中成长D.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答案C本题考查走进社会课堂的重要性。“躬行”强调的是要走进社会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2.为了更好地践行慈善公益事业,让善行善举扎根人民心中,CCTV推出的大型线上活动“手写善行”登陆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各大新媒体平台。本次“手写善行”对于参与作品不做形式限制,可以是手写故事也可以是助人为乐的视频。该活动()A.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社会声望B.能够服务困难群众,帮助维护权利C.有利于参与者养成亲社会行为,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D.启示我们现在只需努力学习,将来奉献社会,答案C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手写善行”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人们参与社会热点讨论,培养人们关爱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行为,引导我们从小事做起,奉献爱心,C项说法正确。故选C。,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2018北京师大附中期中,8,)“中国飞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做客朗读者节目,围绕主题“第一次”和大家分享了他难忘的飞天任务。在接受董卿采访时他提到,回顾中国60年的航天历程,无数人的很多次造就了中国人民飞天梦的第一次,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他送上太空。这深刻阐释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由个人组成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舍弃个人利益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A.B.C.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答案C本题考查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认识正确;说法错误,为了国家的发展,我们有时必须舍弃个人利益。故选C。,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2.(2017江苏连云港期中,3,)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途径了解最新的时事。这有利于我们()了解社会,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成绩,一定会使我们考上理想的学校A.B.C.D.,答案D题干中“通过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途径了解最新的时事”有利于我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题意;说法绝对。故选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3.(2018广东东莞黄冈理想学校期中,4,)2017年10月17日上午,为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踊跃奉献爱心,白玉县开展了第四个全国扶贫日“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慈善捐款活动,募集捐款超过42万元。参加慈善捐款活动()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行为是奉献社会的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A.B.C.D.,答案C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慈善捐款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奉献社会的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说法正确,是对慈善捐款的错误认识。故选C。,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4.(2018河南郑州一中期中,14,)某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防空防灾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该活动为同学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同时也使同学们收获了很多。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答案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析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可从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和意义等角度回答。,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2018山西太原期中,3,)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要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A.B.C.D.,答案B本题考查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说明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要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说法符合题意;观点本身正确,但题干未体现。故选B。,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2.(2018云南昭通威信二中期中,6,)简答题2017年1月21日,“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颁奖典礼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10位“草根英雄”用质朴的心灵创造着感动时代的力量,用平凡的故事书写着自己的公益人生。“公益达人”刘天明16年如一日坚持行善,众筹助学金350多万元,帮助留守儿童300多名,带动了更多劳动者投身慈善事业。(1)“公益达人”刘天明的善举是一种什么行为?(2分)(2)向“公益达人”刘天明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4分),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答案(1)“公益达人”刘天明的善举是一种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2分)(2)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分)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建言献策;(1分)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1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热心帮助他人。(1分),解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第(l)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公益达人”刘天明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第(2)问可围绕“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这一观点展开回答。,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2017江苏苏州中考,11,)从G20杭州峰会的“小青荷”到江苏发展大会的“小流苏”,青年志愿者们积极传递文明礼仪,制止不文明的行为。该举动告诉我们要()A.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C.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D.强调服务社会,不应获取回报,答案A本题考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G20杭州峰会的“小青荷”和江苏发展大会的“小流苏”都是志愿者,他们的行为都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A观点正确。B、C观点与题意无关;D表述错误,应排除。故选A。,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2.(2014贵州安顺中考,3,)曾有人问一位哲人:“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人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去。”这简短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是()A.只要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D.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对社会的发展作用不大,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滴水放到大海中才能不干涸,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人的作用,即个人离不开社会,因此B项正确;C项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与题意不符;A、D两项表述错误。故选B。,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3.(2017山东临沂中考,13,)江苏省劳动模范范正国,从2004年开始,坚持每年从薪水中拿出一半来帮扶寒门学子、困难家庭和孤独老人。十几年来累计捐助三十余万元,在为他点赞的同时,我们也懂得了范正国的坚持,他是把助人当作了一种日常习惯。把助人当作一种日常习惯()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能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能更好地体现着人生价值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A.B.C.D.,答案A范正国把助人当成一种日常习惯,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能更好地体现人生的价值,使我们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的说法均是正确的。故选A。,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4.(2016山东东营中考,5,)截至2016年1月,东营市已有4842人加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20人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种行为()是真善美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是一种大爱的表现,是亲社会行为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使生命得到持续与传承完全靠个人自愿,与我们青少年关系不大A.B.C.D.,答案A本题考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有助于挽救更多的生命,是对该行为的正确认识;是错误的认识。故选A。,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5.(2015云南中考,15,)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表现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A.B.C.D.,答案A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均属于亲社会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应该优先考虑和维护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2017山东泰安中考,22,)今年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增加了这样的条款:见义勇为者在救人时受到损害,可以得到补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损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有助于()弘扬真善美的行为培养人们的亲社会行为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身处危难之中的人们得到及时救助A.B.C.D.,答案D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民法总则的规定有利于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培养亲社会行为,均符合题意。故选D。,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2.(2015江西中考,4,)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后,首都加德满都的饭馆大多关门歇业。在此开餐馆的中国人杨建国拿出自己库存及购买的大米,连续多天向滞留的中国游客及附近的尼泊尔居民免费送上热乎饭。杨建国的善举告诉我们()A.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B.必须自觉遵守正义的制度、规则和程序C.应培养亲社会行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D.要树立自救自护观念,锻炼自救自护能力,答案C本题考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杨建国的行为是无私奉献的行为,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行为,C是杨建国的善举给我们的启示。A、B、D观点正确但与材料不符。故选C。,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2018福建漳州平和期中)某校团委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许多青年团员和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为社会作贡献。请你回答:(1)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2)从亲社会行为的角度,谈谈学校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有何意义。(3)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答案(1)体现了助人为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志愿者精神。(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解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第(1)问,志愿者的行为是在为社会作贡献,体现了助人为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志愿者精神。第(2)问,回答时要注意问题的要求“从亲社会行为的角度”,可结合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等知识回答。第(3)问,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精神。本问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途径,可从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积极投身子社会实践等角度回答。,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鲁滨孙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的故事。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水,克服了最初遇到的困难。鲁滨孙一直独自在岛上生活,直到他救出了一个土著人“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两个人后来一起回到了英国。(1)有人认为鲁滨孙的故事说明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可以离开社会的。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2)鲁滨孙漂流记给了我们哪些启迪?,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答案(1)不赞同。鲁滨孙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家具,说明人类社会给予了他知识和智慧;他猎野味为食,用的猎枪等工具是人类社会提供的;他与土著人“星期五”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他最终回到英国,回到了人类社会。(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要乐观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解析本题考查在社会中成长。第(1)问,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鲁滨孙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前,他就从社会中学习到社会知识,包括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水等生存方面的知识,也包括与“星期五”交往方面的知识,正是因为这些社会知识,才使得他生存下来并回到社会。因此,此观点是错误的。第(2)问,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们要关心社会、奉献社会,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等方面回答。,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