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4.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12201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中国大型系列活动演说论语首发式”于2012年11月18日在人民政协报社大厦举行。,请思考:1.演说论语中能体现孔子哪些宝贵的思想?2.文化中国大型系列活动为何要以演说论语为首发式?,知识点一追求礼乐的一生和开创儒家思想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自学礼乐:(1)立志学习礼乐,通过刻苦自学,成为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的_。(2)他以“每事问”“好古敏求”的精神,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_为己任。,儒士,礼乐文化,(3)三十岁时,将“_”等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_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诗书礼乐易春,秋,办私学,2.从政失败:(1)先后在鲁国任中都宰和_。(2)力图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恢复_,结果失败。3.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宣传主张,未被采纳。4.献身文教:整理文化典籍、删修_,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司寇,礼治社会,春秋,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_转变的时期,充满新与旧的矛盾。(2)孔子决心通过恢复_,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_的社会道义。,封建制社会,周礼,人际关系,2.内容:(1)“礼”的思想:恢复周礼的权威,使社会能够_。主张“_”,匡正社会秩序。(2)“仁”的思想:_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就是爱人,包含_、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体现在政治上反对苛政,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3)“仁”与“礼”的关系:将礼和仁结合起来。(4)中庸思想:反对“_”,主张恰到好处、“_”。,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克己复礼,仁,仁爱,过犹不及,和而不,同,【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观点中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探究分析:(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特性。提示:社会和谐,个体的美德。(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思路分析】孔子思想中的“礼”和“仁”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应加以区分。提示: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3)孔子观念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提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知识点二古代大教育家和对后世的影响一、古代大教育家1.开创私学:(1)背景:春秋以前,文化一向被_垄断。(2)概况:孔子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贵族,2.教学目的、目标:(1)“成人”:通过教育,使学生们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_”“_”。(2)“君子”: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统一,既能独善其身,还要_。3.教学方法:_,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还注重_,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道。,兼济天下,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忠,信,4.整编典籍:(1)孔子整编“_”。(2)孔子的弟子把其思想整理成_,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六经,论语,二、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1)古代政治:其思想有利于_、缓和矛盾、维护一统,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2)古代文化:“五经”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_,其核心“仁”“礼”、道义的观念长期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稳定社会,核心内,容,(3)古代教育:孔子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改变了以往_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贵族垄断文化,2.对世界:(1)亚洲:_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2)西方:_以后传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汉朝,明清,【合作探究】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探究分析:(1)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提示: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提出了合理的教育方法。(2)材料在评价孔子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提示: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结论: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3)综合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提示:避免简单贴标签,应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一、孔子对后世的影响(1)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2)孔子主张“仁”,其理想贤人的标准就是“内圣外王”,孔子理想人才的主张,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的标准,也是一个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3)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直到五四运动前,儒家思想一直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统治地位,也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儒家思想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流派。(4)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人民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5)孔子的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欧洲的一些启蒙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特别提醒】孔子开创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这就决定了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克己复礼”,即强调社会各阶层的自我克制进而恢复原来周初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但是,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根源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因此孔子的这种主张与历史发展潮流相违背,也无法适应统治者的需要。,二、礼、仁、中庸三者的相互关系孔子思想中的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三者都是伦理道德、政治理想和方法技巧的综合,但又各有侧重。(1)“仁”侧重于伦理道德范畴,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以个人内在的“仁”为出发点向外延伸到外在的行为规范就体现为“礼”。,(2)“礼”侧重于政治范畴,强调社会各等级各有不同于其他等级的行为规范,将“礼”内化到个人的道德和情感就表现为“仁”。(3)“中庸”侧重于哲学范畴,也是一种至高的道德修养和方法技巧,强调既坚持原则又适当变通,以实现“礼”和“仁”的和谐统一。总之,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特别提醒】孔子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圣人,其原因一方面是孔子思想中包含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后代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不断创新、改造。对儒家思想的分析、评价和对孔子的认识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问题,不可混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