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课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2083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课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课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课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课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3一、选择题1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之所以能产生一批先哲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希腊城邦制的出现D古罗马法律的影响2普罗塔哥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D珍视个人自由,强调集体荣誉至上3伊索克拉底说:“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种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代表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漫长的海岸线,风光旖旎集体管理的民主制度人文主义精神泽被后世的法律A B C D4“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5(xx年广东惠州高三模拟考试)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对此,理解错误的是,当时()A希腊人对神没有神秘感B希腊“神人同形共性”C希腊出现早期人文主义思想D希腊人亵渎神灵6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文艺复兴()A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B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C其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D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7(xx年广东省百校高三联考)“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8下图为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A实现了当时那个时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B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范围广阔而又登峰造极的成就C把高度的科学观察、分析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在一起D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都是新时代的巨人9“文艺复兴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时代,但也是世界探险家和航海家的时代。”下列对其正确的解读是()A发生的时间大体吻合 B发生的地点大致相同C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一致 D人文主义都在起作用10(xx年广东揭阳三校联考)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A BC D11(xx年广东韶关质检)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12(xx年广东汕尾高三摸底)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B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C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二、非选择题13人文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材料二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薄伽丘十日谈材料三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2)材料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将人文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第31讲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一、选择题1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君权直接来自于上帝),提出“国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这体现了马丁路德()A否定教皇的权威B思想出现了倒退C主张教会高于国家D与其因信称义的思想相矛盾2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3(xx年广东顺德高三期中质检)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路德肯定了赎罪券的功效B路德认为个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C路德主张“因行称义”D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4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5(xx年广东广州一模)下列言论,符合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是()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除了关乎上帝的福音以外,再没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了对于人类的救赎而言,上帝扮演的角色和圣经的权威都是独一无二的A BC D6(xx年广东梅州高三期末)下图是柏林日报刊登的一则广告,这则广告应出现于哪一时期?()A古罗马时期 B15世纪以前C15世纪 D16世纪以后 7(xx年广东东莞一模)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法语自身的魅力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启蒙运动的影响 D文艺复兴的影响8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写道:“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欧洲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9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是()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C理想国 D纯粹理性批判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 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启蒙运动前只有迷信和无知B启蒙运动兴起消灭了迷信和无知C“阳光”是指理性和科学D黑暗完全是由天主教统治造成的11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12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二、非选择题13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主题二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迈进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使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请回答:(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2)结合材料及所学内容,归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3)路德被称为“异端”,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其异端思想的矛头所向及原因。14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哥拉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卢梭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第32 讲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选择题1牛顿曾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从与牛顿取得主要成就的关系来看,这里的“巨人”最有可能是()A伽利略 B哥白尼C达尔文 D爱因斯坦2(xx年广东五校高三联考)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3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4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A B C D5(xx年广东佛山二模)近代世界史上,某书出版后,引起宗教势力恐慌,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组织集会大造声势,提出“拯救心灵”,并联合30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本书的出版,这本书是()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论法的精神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6“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这段话最有可能是对下列哪一科学成就的评论?()A达尔文的进化论 B哥白尼的日心说C牛顿的运动三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7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民调,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不到四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源在于()A教育的进步状况 B科学的发达程度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水平高低8(xx年广东惠州高三期末)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教会对传统大学控制的削弱B工业革命的推动C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影响D达尔文进化论促成思想解放9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本茨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0犹太人有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在上帝面前微不足道,而人类思想最终摆脱上帝(神)束缚是在()A古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11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力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力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12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主要变化是()A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B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C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D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二、非选择题13(xx年浙江温州高三测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牛顿(力学)体系花了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获得了普及,导致一种伟大的智力自满。对人的能力从未有过那么高的信心。启蒙思想家们相信,如果牛顿可以发现主宰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的话,那么用他的方法,他们也可以发现主宰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等材料二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许知远转折年代:美国著名学者眼中的世界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人的扰乱无与伦比,因为它紧接着“进步的时代”而来。物质繁荣以及对于科学技术进步的热情信仰使许多人相信,人类正处在建设一个人类已梦想许多个世纪的乌托邦的边缘。事实已经再明显不过了,欧洲文明并未成为理想国,而是一场噩梦。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牛顿力学体系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伦敦居民这种现代生活出现的技术条件,并简述这一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人思想观点的影响。14(xx年江苏九校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二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材料三达尔文推翻了哪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材料四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恩格斯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等科学成就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第十五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30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B解析: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雅典民主政治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史实。2B解析:普罗塔哥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这一思想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故选B项。3C解析:项自然环境与“精神面貌”无关联;项是罗马法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苏格拉底、智者学派的思想成为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故正确,选C项。4B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理想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由此可判断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选B项。5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色诺芬尼认为,神和人一样都是生出来的,与人没有多大的区别,这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故A、B、C三项表述正确。D项理解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项。6C解析:文艺复兴反对宗教神权,它的成就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但在科学上也有哥白尼、布鲁诺、培根等代表人物,他们提倡科学研究方法。故选C项。7C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项。8A解析: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在题干中诸多方面的成就,从本质上看,A项正确。9D解析:二者都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故D项正确。10D解析: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都体现了这一核心。故选D项。11D解析:该建筑建造的时间是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主张提倡人性和自由平等,故建筑物由原来的封闭到留开窗洞让阳光射入,也就反映了该时期思想领域对自由的追求。故选D项。12C解析:文艺复兴反对宗教神权,它的成就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但在科学上也有哥白尼、布鲁诺、培根等代表,他们提倡科学研究方法,故选择C项。13(1)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孟子强调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观点:人生而平等。积极意义: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新高度:从对人性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3)内涵: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14(1)相同之处:都重视道德、知识并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2)不同: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文艺复兴思想家弘扬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主要原因:封建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结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要客观、辩证地看待。第31讲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1A解析: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否定教皇的权威。故选A项。2D解析:“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说明权力已经有了明确划分,应是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故选D项。3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获救,事实上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主张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选B项。4B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旨在打破天主教会的独裁统治,建立适合资产阶级要求的宗教思想和体系。所以,前一个“枷锁”指天主教会的独裁统治,后一个“枷锁”指适合资产阶级要求的宗教思想和体系。故选B项。5C解析: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圣经至上,这种论点实际上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神圣至上的地位。强调教会的神圣地位,与马丁路德观点相矛盾。故选C项。6D解析:材料描述了牧师可以结婚,由此看出是宗教改革时期出现的现象,故选D项。7C解析: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并由法国影响到欧洲大陆,而且根据时间“1718世纪开始”,故选C项。8D解析:德先生是指民主,赛先生是指科学。用民主与科学作为武器把人从封建愚昧的黑暗中解放出来,是指启蒙运动,符合理性主义的定义。故选D项。9A解析:材料中“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说明在统治者和人民之间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属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内容。故选A项。10C解析:将过去看做是“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说明反对迷信和无知,主张理性和科学,故选C项。11D解析:材料认为行政权是大脑,大脑麻痹,人依然可以存活,但立法权是心脏,心脏停止机能,任何动物就会马上死掉,故此观点突出立法权的重要性,强调的是议会至上,依法治国。故选D项。12C解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应该包括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上自然科学的进步。故选C项。13(1)表现:孔子“仁者爱人”(“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社会根源: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宗法分封制解体,“士”阶层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办。(2)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的自由原则奠定了基础;摆脱思想禁锢, 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德意志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带有人文主义色彩,在重新认识人类自己方面功不可没。(3)矛头所向:罗马天主教会。原因:天主教会垄断西欧的文化教育,束缚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14(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背景:民主政治高度发展。(2)观点: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积极意义: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3)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积极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第32讲近代科学技术革命1A解析:哥白尼是天文学家,而牛顿是物理学家,“从与牛顿取得主要成就的关系来看”可排除。达尔文、爱因斯坦在牛顿之后,也可排除。故选A项。2A解析:题干中“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是因为重力作用和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而对这两个力作最早科学的阐述和解释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3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潮”“汐”和所学知识,海水的水位经常发生变化,时高时低,在白天出现的海水水位变化叫“潮”,晚上的叫“汐”。对潮汐现象作出科学解释是在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之后。故选B项。4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主张,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16401688年,排除;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其思想渊源不可能是进化论,排除。故选B项。5D解析:注意提取信息“拯救心灵”“30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可以推断出此书应该属于自然科学,A、B、C三项属于人文科学。6A解析:“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即“适者生存”。故选A项。7C解析:迷信思想一般是科技、教育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的结果,而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科技发达,教育先进,生产力水平很高,因此造成美国坚信上帝造人的人数众多的原因,只能归结于世界观的认识差异。故选C项。8B解析:关键信息“19世纪初”“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题干问的是主要原因,因此,应从经济角度分析。19世纪初经济上重要的就是工业革命,故选B项。9C解析:早期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其对应的时间不正确,在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选C项。10D解析: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感觉“人定胜天”;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同时也表明人类思想最终摆脱上帝(神)的束缚。故选D项。11D解析:材料强调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力时代,从电力时代进入电子时代,都是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故D项最符合题意。12C解析:电气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最主要变化是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故选C项。13(1)完成了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信心;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2)条件: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与电信工具的革新。方面:商业信息的传播;商品和资本的流通;人员与货币的流动。(3)欧洲文明成为人类理想国的幻想破灭;在人们心中留下对战争伤亡和破坏的长久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深刻地影响到各个方面。14(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影响: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因: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3)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4)重要条件:不盲从权威,敢于创新。经济:小农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文化: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