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限时训练(物理).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1297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限时训练(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限时训练(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限时训练(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限时训练(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行李箱重100N,手对行李箱竖直向上的拉力为80N,则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 ( )A20NB80NC120ND180N2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C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3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A, B,C, D,4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5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必定是OA必定是OB必定是OC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l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与乙同时着地 D甲与乙加速度一样大7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它们的高度相等,长木板C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拉木块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 )AA对C的摩擦力向右 BC对A的摩擦力向右CB对C的摩擦力向右DC对B的摩擦力向右8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a)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A物体的质量2 kgB斜面的倾角3C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D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外力为15N9如图所示,两上下底面平行的滑块重叠在一起,置于固定的倾角为的斜面上,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 ( )A等于零B方向沿斜面向上C大小等于1mgcosD大小等于2mgcos三、实验题10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 (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 (3)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 (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11(8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垫高适当,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ABCDEFGx1x2x3x4x5x6 (3)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 (4)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小车加速度a/ms-2077038025019016小车质量m/kg020040060080100O为了验证猜想,请在下列坐标系中作出最能直观反映a与m之间关系的图象打点计时器木车纸带钩码电源插头四、计算题12在水平路面上用绳子拉一只重100N的箱子,绳子和路面的夹角为37,如图所示当绳子的拉力为50N,恰好使箱子匀速移动,求箱子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7)13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1)求小车静止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2)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加速运动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14如图所示,12两细绳与水平车顶的夹角分别为300和600,物体质量为m,现让小车以2g(g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时,求:绳1中弹力的大小?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解法解:以物体m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x:T1cos300T2cos600=may:T1sin300 +T2sin600=mg解得: T1=(+)mg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法正确吗?如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法。15物块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端,斜面倾角30,斜面的长为l=1m,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斜面顶端的轻滑轮与物块A连接,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绳刚好绷直,如图所示。若在绳的末端施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7N拉绳,物块A由斜面底端到顶端经历的时间为1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物块A的质量mA是多大?(2)若物块A静止在斜面底端时,在绳的末端绕过定滑轮挂一重为GB=15N的物块,A物块经多长时间到达顶端?AaF16如图所示的传送皮带,其水平部分ab=2m,bc=4m,bc与水平面的夹角=370,小物体A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O25,皮带沿图示方向运动,速率为2ms。若把物体A轻轻放到a点处,它将被皮带送到c点,且物体A一直没有脱离皮带。求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g=10 ms2)参考答案1A 2B 3C 4D 5A 6CD 7AD 8A 9BC10答案:(1)(2)A C (3)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4)1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2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3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Oa/ms-2m-1/kg-111(1)C;(2);(3)mM;(4)如图所示。12 答案:13mg竖直向上 ,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4该同学解法错误2此方程求出的,说明物体已飞起,3FFNmAga315(12分)解:(1)对物块A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TFNmAga/mBgTa/-由运动学公式-F=7N,l=1m,t=1s代入两式,解得mA=1kg-(2)物块B的质量为mB=15kg,设绳中拉力为T,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对物块B:-对物块A:-两式联列,解得-设物块A从底端到顶端所用时间为,由运动学公式,解得(或)-16物块A放于传送带上后,物块受力图如答图a所示A先在传送带上滑行一段距离,此时A做匀加速运动(相对地面),直到A与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相同为止,此过程A的加速度为a1,则有:A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这段时间内A对地的位移是 当A相对地的速度达到2m/s时,A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 ,物块在传送带的bc之间,受力情况如图b,由于 ,A在bc段将沿倾斜部分加速下滑,此时A受到的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 A在传送带的倾斜bc部分,以加速度a2向下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其中sbc =4m,v=2m/s解得t3=1s,物块从a到c端所用时间为t=t1+t2+t3=24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